敵烈,指的是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敵烈
- 實質:遼、金時期遊牧民族
- 地點:蒙古東部地區
- 詳細內容:有迪烈、敵烈、敵刺、敵拉、迪烈
敵烈,指的是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
敵烈,指的是遼、金時期遊牧在蒙古東部地區的民族。...... 有迪烈、敵烈、敵刺、敵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達里底得諸譯,與烏古為姊妹民族,分布在臚朐河(今...
敵烈部,遼金時東北部族名。又作敵拉、迭烈、敵剌、迪里、迪烈子、敵烈得(德)、迪烈得(德)、迭烈德、達里底、德哷勒。始見於《遼史》,遼太宗天顯五年(930...
遼討敵烈部之戰,宋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1014),地處遼國西北的敵烈部反叛,殺死遼國的詳袞耶律刷。不久,敵烈部又攻陷遼國要城巨穆(位今黑龍江海拉爾河下...
遼時,居地東接室韋部,西鄰敵烈、蒙古,南與契丹族地相鄰,大體上以海勒水(今海拉爾河)為中心,包有額爾古納河及呼倫湖以東一帶地。內有烏古部與三河烏古部之...
6. 脫脫等·《遼史·第六卷·本紀第六·穆宗耶律璟上》秋七月乙亥,政事令婁國、林牙敵烈、侍中神都、郎君海里等謀亂就執。 7. 脫脫等·《遼史·第六卷...
敵烈麻都司,設特烈麻都、總知朝廷禮儀、總禮儀事等官,掌禮儀諸事。大惕隱司,太祖建國時首設此機構,置惕隱(亦稱梯里巳)、知惕隱司事、惕隱都監等官,掌...
保大三年(1123年)四月,從金兵勢力下投奔天祚帝,此時天祚帝西奔,耶律雅里被耶律敵烈與特母哥等人劫奪向北奔逃。五月,百官擁立耶律雅里為帝,改年號為神歷。...
時敵烈部數為鄰部侵擾,民多困弊,命烏野為敵烈部節度使,恤困窮,省徭役,不數月,部人以安。尋以母老,歸養於家。母亡,尤極哀毀。服闋,歷官興聖、延慶二...
《元史》之乃蠻部),位千外蒙北部色楞格河流域及貝加爾湖東南面的梅里急部(即《元史》之蔑兒乞部),位於外蒙東端克魯倫河下游及呼盟東部的敵烈、烏古諸部,位於...
西夏與遼合兵,先後於統和二十六年(1008 年)、二十八年和太平六年(1026 年)三次合兵襲擊甘州回鶻,遼數敗於回鶻,並導致烏古、敵烈、阻卜各部的反抗。太平八...
烈勢沮。時敵烈方為邊患,而阻卜相繼寇掠,邊人以故疲弊。朝廷以地遠,不能時益援軍,而使疆圉帖然者,皆迂魯力也。帝嘉其功,拜左皮室詳穩。會宋求天...
1068年設定烏古敵烈都統軍司為統轄兩部的最高機構,其最高長官為統軍使(有時仍稱都詳穩),由契丹人擔任。僻處今鄂嫩河及貝加爾湖東南面的萌古部,在遼大康十...
梁王耶律雅里於公元1123年10月病死後,耶律敵烈等立他為帝。同年11月,耶律敵烈的部下發動兵變殺死了耶律敵烈,耶律術烈也為亂兵所殺。在位僅20餘日。葬處不...
指導員一聲令下,余斌等四人一起開火,將越軍擊退,當場斃敵8名(余斌斃敵2名).兩分鐘後,又有三十餘名越軍從右翼遇回包抄過來,指導員命令余斌和戰士胡興龍速撤...
烏古敵烈統軍司,掌管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流域烏古、敵烈等屬部分布區的防務。東北統軍司,負責對女真、五國、達魯虢等東北部族的防務。東京(今遼寧遼陽)統軍...
15日在上海和武漢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使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隨即率部向敵衝鋒,打得敵人潰不成軍。但敵軍退至沙河後占據了有利地形,農民...
七月,政事令耶律婁國、林牙、耶律敵烈等謀亂被捕後伏誅。953年(應歷三年)十月,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等人謀反,事情被察覺後被捕。959年(應歷九年)王子敵烈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