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倡導的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樣式,也是中國人民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途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敵後游擊戰爭
  • 外文名:guerrilla warfare in the enemy’s rear
  • 所屬學科:軍事
  • 提出者:毛澤東
  • 所屬分支:軍事思想
進行敵後游擊戰爭的主要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共中央就發出了關於組織東北游擊戰爭,直接給日本帝國主義以嚴重打擊的指示。中共滿洲省委發動民眾,組織抗日武裝,長期堅持了東北敵後游擊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決定採取“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 的戰略方針,要求人民軍隊實行軍事戰略轉變,由國內革命戰爭的運動戰向抗日戰爭的游擊戰轉變。1938年,毛澤東先後發表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和《戰爭和戰略問題》等重要文章,強調把游擊戰提高到戰略地位,堅持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毛澤東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一個大而弱的國家被另一個小而強的國家所攻擊,但這個大而弱的國家處於進步的時代。敵人是小國、兵力不足,但占地甚廣,在占領區留下很多空虛的地方,因此抗日游擊戰爭就主要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中國處於進步的時代,有共產黨領導的堅強的軍隊和廣大人民民眾存在,因此抗日游擊戰爭就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有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等一整套戰略戰術。在戰略防禦階段,敵後游擊戰爭擔負著開闢敵後戰場、創建根據地、牽制與打擊敵人、配合正面戰場作戰的戰略任務;在戰略相持階段,敵後游擊戰爭擔負著堅持敵後抗戰,發展與鞏固根據地,消耗與削弱敵人,支持正面戰場作戰,並積蓄力量,逐步由游擊戰向正規戰轉變和準備反攻的戰略任務;在戰略反攻階段,敵後游擊戰爭則轉變為正規戰,展開大規模反攻,收復失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迅速開赴抗日前線,在敵後發動民眾,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從此,在華北、華中、華南敵後及東北淪陷區,敵後游擊戰爭猶如雨後春筍般蓬勃開展起來,把日本侵略者的後方變成了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武裝的前線。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敵後游擊戰爭抗擊和牽制日本侵略軍大部和幾乎全部的偽軍,解放國土1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1億以上,開闢了19塊解放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游擊戰爭,是堅持持久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最後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