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姓(姓氏)

敦(中華姓氏之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姓氏,最早淵源從盤古氏開始經過大敦氏、姬姓、嬴姓,鮮卑族拓跋部丘敦氏、鮮卑族拓跋部賀若氏、中亞安國、蒙古族、滿族、錫伯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等溶合後的姓氏。名人現收錄的有:春秋時期衛國極醜之女敦洽,建國後的著名地震學專家敦振國,著名檔案學專家敦樹森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姓
  • 讀音:dūn
  • 始祖盤古
  • 名人:敦洽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第八個淵源,第九個淵源,第十個淵源,第十一個淵源,第十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敦 洽,敦振國,敦樹森,

基本介紹

敦[敦、憞,讀音作dūn(ㄉㄨㄣ)]
敦姓
敦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盤古氏,出自上古第一帝盤古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據史籍《三五歷記》記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在史籍廈晚和《五運歷年記》中亦記載:“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髡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玉,精髓為珠石,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氓”。盤古氏,又稱混沌氏、渾敦氏,為上古第一帝。在典籍《莊子》中記載:“南海之帝為脩,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脩、忽乃相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脩與忽欲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己府企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莊子》中所描述“渾沌”,即渾敦,又曰混沌,字雖有異,但字音相同,這是古漢語中常見的凡字音相同,字即可以互假通用的現象。渾敦氏在歷史上又稱“帝江”和“帝鴻氏”。在史籍《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畢沅釋曰:“江讀如鴻”。在史籍《春秋傳》中也記載: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匿,天下謂之渾敦是此”。顯然,《莊子》中的寓言主要來源於上述歷史文化背景,而並非其虛構,因此渾敦氏所建的中央之國亦應存在。盤古氏所尋艱地蜜建的中央之國,簡稱為“中國”,立於天山湯谷,有學者考證其在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藏語譯之為“高原上的山”。隨著盤古氏族在歷史上的遷徙腳步,“天山”一名亦隨之移植於各地,古代時期的唐古拉山、崑崙山、祁連山、仲山、中山、鐘山、湯山、唐山、景山、常山、恆山、齊山、我山、殷山、陰山、白山、長白山、嵩山、商山、太山、泰山、華山等山,在許多史籍中皆被稱作“天山”,因此,這些山皆有“中央”之意,而以這些山名為國名的王國或王朝,符雄尋皆為中央王國或中央王朝。
在盤古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渾敦氏、或混沌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有省文簡化為渾氏、混氏、敦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大敦氏,出自上古帝王大敦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據史籍《三五歷記》記載:盤古氏時代距今已有一萬八千年。但中華民族的文字歷史亦不過六千餘年而已,如何證明盤古氏並非虛構的歷史人物,只有從祭拜梁父的天子帝王人數入手。在史籍《歷代小史》中,收錄了自天皇氏統攝天下以來的歷代帝王名錄,到周武王共有六十三位帝王,依順序而有天下,其中第十八位為大敦氏。大敦氏,始見於著名的“盤古王表”。據四川省鹽亭縣天垣地區遠古傳說,那裡不但是古西陵氏的發祥地,出了黃帝元妃嫘祖,而且還是盤古王的故鄉。
公元前2090年,大禹受帝堯之命領導治水,來到北川他出生地附近的西陵氏發祥地之一的梓潼縣,指揮民工間伐西陵氏第一代國君文昌封地內梓潼山上的高大樟梓林,準備造舟,借便運送他曾在家鄉發現的治水需要的天然類水泥“息壤”。 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緊急任務,但伐木隊伍遭到文昌後人中頑童主的己奔百般阻攔,在萬般無奈之下,大禹只得下令誅殺了梓潼頑主。
治水成功之後的公元前2070年,大禹接替舜帝登上帝王之位,但他十分思念家鄉西陵氏人民曾經作出過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因此在公元前2045年,大禹親自來到盤古王的誕生之地天垣盤埡村,在盤母石旁立下一方經他多年考證的王表龜碑,記下了從盤古到他自己四千多年間套翻腿中華帝王的更代情況,即後人稱的“盤古王表”。
在大敦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大敦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省文簡化為大氏、敦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從天垣流傳的“盤古王表”帝王世系:只鍵項故
1.五方區系時期(約公元前8000~前6390年):
東、南、西、北、中,五方都有分布的原始社會。
2.法天法地時期(約公元前6390~前6210年):
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五龍紀→攝提紀→合雒紀→連通紀→敘命紀。
3.叩向自身時期(約公元前6210~前5770年):
巨靈氏→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陳氏→黃神氏→巨神氏→犁靈氏→大隗氏→鬼隗氏→掩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雲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
4.重鑄煙火時期(約公元前5770~前4070年):
辰放氏(共四代)→蜀山氏(共六代)→虺傀氏(共六代)→兒遽氏→希韋氏(共四代)→有巢氏(共兩代)→燧人氏(共四代)→庸成氏(共八代)。
5.立足山海時期(約公元前5070~前4170年):
渾沌氏(共有七代)→葛天氏(共有四代)→女媧氏→伏羲氏→赫胥氏→東戶氏(共有十七代)→皇覃氏(共有七代)→啟統氏(共有三代)→吉夷氏(共有四代)。
6.城邦之美時期(約公元前4170~前3150年):
倉帝史皇氏→柏皇氏(共有二十代)→中皇氏(共有四代)→大庭炎帝氏(共有五代)→粟陸氏(共有五代)→崑崙氏(共有十一代)→西陵氏(共有五代: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
7.躍起中原時期(約公元前3150~2230年):
軒轅氏(共有三代)→祝融氏(共有兩代)→昊英氏(共有九代)→古皇有巢氏(共有七代)→朱襄氏(共有三代)→陰康氏(共有三代)→無懷氏(共有六代)→神農氏(共有八代)。
8.大同王土時期(約公元前2230~前2070年):
黃帝有熊氏(共有三代)→顓頊→帝嚳→堯→舜。
9.夏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癸。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子姞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傳說,黃帝有四妃,生二十五子,黃帝賜與兒子們十二個姓,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
在這十二個姓氏中的姞姓之子,後有裔孫被封於敦丘(今河南溫縣),其後代中即有人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稱敦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四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大夫史敦,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秦國在君主秦文公執政時期(公元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屬下有個大夫,字史敦。在史敦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古鮮卑族拓拔部丘敦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執政時期(公元466~470年在位),他將國人分成七份,賜與自己的兄弟,其中以次弟拓跋·豆真析為丘敦氏,領所屬國人。
丘敦氏,在史籍《庾子山集》中稱為丘乃敦氏,到了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執政時期,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丘敦氏多改為丘氏,亦有稱敦氏者。

第六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長孫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宋書·索虜傳》中,記載有一位著名的北平公,名叫“拔敦”,即史籍《魏書》中記載的北平王長孫敦。長孫氏,主要是北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後,世為貴族,拓跋·嵩的長孫拓跋·敦就是其中的一個世襲王,史書稱其為長孫敦。拓跋·敦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農曆12月因“坐事降爵為公”,因坐何事,史籍中位詳述。不過,到了北魏文成帝拓跋·浚興安二年(公元453年)農曆12月,北魏文成帝又“復北平公長孫敦王爵”。拓跋·敦一直到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皇興五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宏延興元年,公元471年)農曆4月逝世,據說是鮮卑拓拔氏皇族中的長壽者。
在拓跋·敦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排行為姓氏者,形成了鮮卑族的長孫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孫氏者;還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敦氏,後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

源於中亞安國,出自唐朝時期昭武九姓之安國國王別頓之王后可敦,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安國,在今布哈拉地區,即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南部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獻中所稱的粟特境內,當時其地區還有東安國、西安國、畢國、史國、石國等。唐高宗李治顯慶時期,安國之地為大唐附屬,唐高宗設定安息州,任命安國國王為刺史。安國國王別頓逝世後,其王后可敦在公元七世紀下半葉多次率領國內軍民抗擊大食國的入侵。
在唐中宗李顯景龍三~四年(公元709~710年),可敦之子、安國國王篤薩波提曾一度被篡位,後由大食國哈里發(國王)埃米爾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篤薩波提為國王。但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篤薩波提試圖反抗大食國的控制,曾向唐朝上表乞師以抗大食,結果被大食國人所殺,其子屈底波即位。屈底波即位後,亦圖反抗大食國,曾遣使來唐朝,結果在唐天寶九年(公元751年)又被大食人所殺,其子阿悉蘭在位七年,也被大食國哈里發下令殺死,然後其兄弟在位七年,於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還是被大食國哈里發殺死,安國遂滅亡。
安國王后可敦家族在國王篤薩波被大食國人所殺後,遷逃至中原地區,被唐玄宗安置在唐都長安地區(今陝西西安),後取漢姓為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察哈爾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察哈爾部落有哈斯額爾敦氏,漢義為“寶玉”,其族人中有以氏族名稱取諧音漢字單姓者,稱敦氏。
②蒙古族鄂爾敦氏,世居敖漢地區(今內蒙古敖漢旗)。後滿族中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rdun Hala,漢義為“風”。後有冠漢字姓為敦氏、鳳氏、杜氏者。
③蒙古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世居扎魯特、歸化城、土默特。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尹氏、章氏等。

第九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鄂通氏,亦稱鄂屯氏,源出金國時期的奧敦氏部落,或稱奧屯氏,滿語為Etung Hala,漢義“強盛”,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鄂通(今黑龍江鶴崗東梧桐河流域),隸屬滿洲正白旗。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曹氏、鄂氏、杜氏等。其敦氏出自著名的金國禮部尚書奧敦良弼的後裔子孫。
②滿族索齊哷氏,亦稱索齊禮氏、索齊勒氏,滿語為Soceri Hala,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吉林),後多冠漢姓為敦氏、索氏、齊氏等。
③滿族圖爾敦氏,滿語為Turdun Hala,世居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後多冠漢姓為敦氏、圖氏、杜氏等。
④滿族溫屯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溫敦氏部落,金國時期亦為溫敦氏,滿語為Wentun Hala,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烏拉(今吉林長春)。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溫氏、空氏、孔氏等。
⑤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dun Hala,漢義“站”,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杜氏、鄧氏等。
⑥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anggiya Hala,是蒙古族、錫伯族共有的姓氏。滿族、錫伯族世居章佳(今遼寧本溪)、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舊老城,亦稱費阿拉)、馬爾墩(今吉林新賓上夾河鎮)、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遼寧朝陽)等地。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尹氏、章氏、車氏、英氏、寧氏等。其敦氏出自章佳·阿克敦,滿洲正藍旗人,清康熙四十年進士,累官至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兼署步軍統領、左都御史,充國史館總裁,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敦氏。

第十個淵源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錫伯語亦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遼寧本溪)、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舊老城,亦稱費阿拉)、馬爾墩(今吉林新賓上夾河鎮)、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遼寧朝陽)等地。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章氏、英氏、寧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鄂溫克族圖克敦氏,亦稱塗格敦氏,世居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輝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輝河)、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阿爾本(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kdun Hala,漢義為“在禿山腳下住的人”,後多冠漢姓為敦氏、圖氏、杜氏、克氏等。

第十二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圖克敦氏,亦稱塗格敦氏,世居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輝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輝河)、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阿爾本(今吉林松源)等地。達斡爾語為“住在山腳下的人”,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杜氏、柯氏等。

得姓始祖

盤古氏、大敦氏、黃帝、史敦、拓跋·豆真析、拓跋·敦(長孫敦)、賀若·敦、可敦、奧敦·醜和尚、奧敦·良弼、章佳·阿克敦。

遷徙分布

敦氏總人口數量比較稀少,但卻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四十五位,以河南、洛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洛 陽: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故城轄地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懷孟路:懷孟路在唐朝時期稱懷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的沁陽、焦作等六市縣一帶地區。宋朝寶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國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稱懷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稱懷慶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為懷孟路總管府。元太宗時期該府立十路課稅使,元世祖中統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撫司,每路所轄郡縣甚廣,尚沿襲宋朝、金國之舊制。
付逯城:亦稱河內縣、沁陽縣。夏王朝時期為覃懷地,屬冀州。商王朝時期為鄂侯國,屬畿內。西周時期為邘國地,又為雍國之西境;春秋時期為周地、鄭地,後又為晉國之野王邑,再後為楚國所占。戰國時期為魏國之地,後又屬韓國,再後為衛國。秦朝時期為河內郡所轄的野王邑。漢朝時期置野王縣,後析為武德、波二縣。晉朝時期廢黜,恢復野王縣,郡治由懷移至此縣。隋朝時期改為河內縣,因在黃河北。唐朝時期析為太行、忠義、紫陵三縣,旋複合為河內縣,為懷州治所。宋朝時期析置武德縣,不久復併入河內縣,屬河北西路懷州。金國時期為南懷州治。元朝時期屬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明朝時期屬懷慶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存縣,改為沁陽縣,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陽縣先後屬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以後,改屬平原省新鄉專區,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銷,改屬河南省新鄉專區,1986年改屬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沁陽縣,設立沁陽市。沁陽市直屬於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懷孟堂:以望立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敦 洽

(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衛國極醜之女。春秋時期,衛國有一極醜之女,因其敦厚和合,與人無仇,故名敦洽。

敦振國

(公元1938~今),遼寧瀋陽人。著名地震學專家。高級工程師。1961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系。現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學會部主任,河南省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畢業後至1971年在地礦部從事地球物理方法技術研究,1971年後至今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從事地震觀測技術研究。主要研製儀器成果有:超音波岩石探測儀、WTC-75型地震儀器系列等。在我國地震測深儀器中最早套用MOS技術。
1981年赴美進行地震測深技術考察,負責聯合國項目的總體計畫,推動和實現我國人工地震測深儀器的數位化。1989年獲外向型企業經濟管理系畢業證書,任技術經理五年。主要研究項目有:地下人防工程與抗震防災,研究並推廣了諧振法勘探技術和振動效應觀測技術。曾參加八項較大科研項目,獨立編寫成果及學術文章二十餘篇,多次獲科技成果獎和優秀論文獎。主要發表文章有:《地震測深儀器總體方案設計與研究》、《振動效應的觀測與計算》、《人工地震測深儀器綜合論評》、《我國地震研究中人工地震測深工作概況》、《美國地震測深技術述評》、《語音技術在物探儀器中的套用》等。1993年主編了《河南地球物理科學論文集》一書。由於科技開發服務工作成績顯著,曾獲河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及鄭州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敦樹森

(公元1951~今),河北鹿泉人。著名檔案學專家。河北省檔案局現行處副處長,副研究館員,中國檔案學會、省檔案學會、省黨史學會,省紅十字會會員。參加編纂了《河北革命歷史大事記》、《河北省志·檔案志》、《河北省檔案館指南》,主編了《中共順直省委》;撰寫《社會科學情報工作概論》輔導文章萬字以上;著有《順直省委的成立、工作範圍、主要活動及變化情況》、《劉少奇在順直省委》、《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述要》等科研專題、論文。此外,還在國家和省級報刊發表各類文章多篇。《順直省委的成立、工作範圍、主要活動及變化情況》是中央交給河北並要完成的十八個黨史科研專題之一;《劉少奇在順直省委》論文在1988年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部門召開的劉少奇研究學術討論會上提交並交流;《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述要》一文是在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等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時入選《中共中央北方局叢書》。《檔案檔案中人名考證方法初探》論文獲省檔案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載於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課題成果集《探索集》第一輯。《中共順直省委概述院》榮獲河北省第四屆檔案學成果三等獎。《依法向社會開放檔案》一文被評為1998年度全省檔案宣傳五個一工程提名獎。
其個人辭條先後入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
公元前2090年,大禹受帝堯之命領導治水,來到北川他出生地附近的西陵氏發祥地之一的梓潼縣,指揮民工間伐西陵氏第一代國君文昌封地內梓潼山上的高大樟梓林,準備造舟,借便運送他曾在家鄉發現的治水需要的天然類水泥“息壤”。 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緊急任務,但伐木隊伍遭到文昌後人中頑童主的百般阻攔,在萬般無奈之下,大禹只得下令誅殺了梓潼頑主。
治水成功之後的公元前2070年,大禹接替舜帝登上帝王之位,但他十分思念家鄉西陵氏人民曾經作出過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因此在公元前2045年,大禹親自來到盤古王的誕生之地天垣盤埡村,在盤母石旁立下一方經他多年考證的王表龜碑,記下了從盤古到他自己四千多年間中華帝王的更代情況,即後人稱的“盤古王表”。
在大敦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大敦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後省文簡化為大氏、敦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本書按:
從天垣流傳的“盤古王表”帝王世系:
1.五方區系時期(約公元前8000~前6390年):
東、南、西、北、中,五方都有分布的原始社會。
2.法天法地時期(約公元前6390~前6210年):
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五龍紀→攝提紀→合雒紀→連通紀→敘命紀。
3.叩向自身時期(約公元前6210~前5770年):
巨靈氏→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陳氏→黃神氏→巨神氏→犁靈氏→大隗氏→鬼隗氏→掩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雲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
4.重鑄煙火時期(約公元前5770~前4070年):
辰放氏(共四代)→蜀山氏(共六代)→虺傀氏(共六代)→兒遽氏→希韋氏(共四代)→有巢氏(共兩代)→燧人氏(共四代)→庸成氏(共八代)。
5.立足山海時期(約公元前5070~前4170年):
渾沌氏(共有七代)→葛天氏(共有四代)→女媧氏→伏羲氏→赫胥氏→東戶氏(共有十七代)→皇覃氏(共有七代)→啟統氏(共有三代)→吉夷氏(共有四代)。
6.城邦之美時期(約公元前4170~前3150年):
倉帝史皇氏→柏皇氏(共有二十代)→中皇氏(共有四代)→大庭炎帝氏(共有五代)→粟陸氏(共有五代)→崑崙氏(共有十一代)→西陵氏(共有五代: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
7.躍起中原時期(約公元前3150~2230年):
軒轅氏(共有三代)→祝融氏(共有兩代)→昊英氏(共有九代)→古皇有巢氏(共有七代)→朱襄氏(共有三代)→陰康氏(共有三代)→無懷氏(共有六代)→神農氏(共有八代)。
8.大同王土時期(約公元前2230~前2070年):
黃帝有熊氏(共有三代)→顓頊→帝嚳→堯→舜。
9.夏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癸。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子姞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傳說,黃帝有四妃,生二十五子,黃帝賜與兒子們十二個姓,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
在這十二個姓氏中的姞姓之子,後有裔孫被封於敦丘(今河南溫縣),其後代中即有人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稱敦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四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大夫史敦,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秦國在君主秦文公執政時期(公元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屬下有個大夫,字史敦。在史敦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古鮮卑族拓拔部丘敦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執政時期(公元466~470年在位),他將國人分成七份,賜與自己的兄弟,其中以次弟拓跋·豆真析為丘敦氏,領所屬國人。
丘敦氏,在史籍《庾子山集》中稱為丘乃敦氏,到了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執政時期,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丘敦氏多改為丘氏,亦有稱敦氏者。

第六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拔部長孫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史籍《宋書·索虜傳》中,記載有一位著名的北平公,名叫“拔敦”,即史籍《魏書》中記載的北平王長孫敦。長孫氏,主要是北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後,世為貴族,拓跋·嵩的長孫拓跋·敦就是其中的一個世襲王,史書稱其為長孫敦。拓跋·敦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農曆12月因“坐事降爵為公”,因坐何事,史籍中位詳述。不過,到了北魏文成帝拓跋·浚興安二年(公元453年)農曆12月,北魏文成帝又“復北平公長孫敦王爵”。拓跋·敦一直到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皇興五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宏延興元年,公元471年)農曆4月逝世,據說是鮮卑拓拔氏皇族中的長壽者。
在拓跋·敦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排行為姓氏者,形成了鮮卑族的長孫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孫氏者;還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敦氏,後皆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

源於中亞安國,出自唐朝時期昭武九姓之安國國王別頓之王后可敦,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安國,在今布哈拉地區,即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南部澤拉夫尚河和卡什卡河流域,即穆斯林文獻中所稱的粟特境內,當時其地區還有東安國、西安國、畢國、史國、石國等。唐高宗李治顯慶時期,安國之地為大唐附屬,唐高宗設定安息州,任命安國國王為刺史。安國國王別頓逝世後,其王后可敦在公元七世紀下半葉多次率領國內軍民抗擊大食國的入侵。
在唐中宗李顯景龍三~四年(公元709~710年),可敦之子、安國國王篤薩波提曾一度被篡位,後由大食國哈里發(國王)埃米爾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重立篤薩波提為國王。但在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七年(公元719年),篤薩波提試圖反抗大食國的控制,曾向唐朝上表乞師以抗大食,結果被大食國人所殺,其子屈底波即位。屈底波即位後,亦圖反抗大食國,曾遣使來唐朝,結果在唐天寶九年(公元751年)又被大食人所殺,其子阿悉蘭在位七年,也被大食國哈里發下令殺死,然後其兄弟在位七年,於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還是被大食國哈里發殺死,安國遂滅亡。
安國王后可敦家族在國王篤薩波被大食國人所殺後,遷逃至中原地區,被唐玄宗安置在唐都長安地區(今陝西西安),後取漢姓為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察哈爾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察哈爾部落有哈斯額爾敦氏,漢義為“寶玉”,其族人中有以氏族名稱取諧音漢字單姓者,稱敦氏。
②蒙古族鄂爾敦氏,世居敖漢地區(今內蒙古敖漢旗)。後滿族中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rdun Hala,漢義為“風”。後有冠漢字姓為敦氏、鳳氏、杜氏者。
③蒙古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世居扎魯特、歸化城、土默特。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尹氏、章氏等。

第九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鄂通氏,亦稱鄂屯氏,源出金國時期的奧敦氏部落,或稱奧屯氏,滿語為Etung Hala,漢義“強盛”,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鄂通(今黑龍江鶴崗東梧桐河流域),隸屬滿洲正白旗。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曹氏、鄂氏、杜氏等。其敦氏出自著名的金國禮部尚書奧敦良弼的後裔子孫。
②滿族索齊哷氏,亦稱索齊禮氏、索齊勒氏,滿語為Soceri Hala,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吉林),後多冠漢姓為敦氏、索氏、齊氏等。
③滿族圖爾敦氏,滿語為Turdun Hala,世居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後多冠漢姓為敦氏、圖氏、杜氏等。
④滿族溫屯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溫敦氏部落,金國時期亦為溫敦氏,滿語為Wentun Hala,為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烏拉(今吉林長春)。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溫氏、空氏、孔氏等。
⑤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dun Hala,漢義“站”,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杜氏、鄧氏等。
⑥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滿語為Janggiya Hala,是蒙古族、錫伯族共有的姓氏。滿族、錫伯族世居章佳(今遼寧本溪)、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舊老城,亦稱費阿拉)、馬爾墩(今吉林新賓上夾河鎮)、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遼寧朝陽)等地。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尹氏、章氏、車氏、英氏、寧氏等。其敦氏出自章佳·阿克敦,滿洲正藍旗人,清康熙四十年進士,累官至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兼署步軍統領、左都御史,充國史館總裁,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敦氏。

第十個淵源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齋佳氏,以地為氏,錫伯語亦為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遼寧本溪)、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舊老城,亦稱費阿拉)、馬爾墩(今吉林新賓上夾河鎮)、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遼寧朝陽)等地。所冠漢姓有敦氏、張氏、章氏、英氏、寧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鄂溫克族圖克敦氏,亦稱塗格敦氏,世居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輝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輝河)、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阿爾本(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kdun Hala,漢義為“在禿山腳下住的人”,後多冠漢姓為敦氏、圖氏、杜氏、克氏等。

第十二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圖克敦氏,亦稱塗格敦氏,世居扎羅木得(今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輝河(今內蒙古呼倫貝爾輝河)、墨爾根城(今黑龍江嫩江)、阿爾本(今吉林松源)等地。達斡爾語為“住在山腳下的人”,後多冠漢姓為敦氏、杜氏、柯氏等。

得姓始祖

盤古氏、大敦氏、黃帝、史敦、拓跋·豆真析、拓跋·敦(長孫敦)、賀若·敦、可敦、奧敦·醜和尚、奧敦·良弼、章佳·阿克敦。

遷徙分布

敦氏總人口數量比較稀少,但卻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四十五位,以河南、洛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洛 陽: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故城轄地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懷孟路:懷孟路在唐朝時期稱懷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的沁陽、焦作等六市縣一帶地區。宋朝寶祐五年(丁巳,大蒙古國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曾改稱懷孟路,元朝延祐六年(己未,公元1319年)改稱懷慶路,元延祐七年(庚申,公元1320年)又改為懷孟路總管府。元太宗時期該府立十路課稅使,元世祖中統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又立十路宣撫司,每路所轄郡縣甚廣,尚沿襲宋朝、金國之舊制。
付逯城:亦稱河內縣、沁陽縣。夏王朝時期為覃懷地,屬冀州。商王朝時期為鄂侯國,屬畿內。西周時期為邘國地,又為雍國之西境;春秋時期為周地、鄭地,後又為晉國之野王邑,再後為楚國所占。戰國時期為魏國之地,後又屬韓國,再後為衛國。秦朝時期為河內郡所轄的野王邑。漢朝時期置野王縣,後析為武德、波二縣。晉朝時期廢黜,恢復野王縣,郡治由懷移至此縣。隋朝時期改為河內縣,因在黃河北。唐朝時期析為太行、忠義、紫陵三縣,旋複合為河內縣,為懷州治所。宋朝時期析置武德縣,不久復併入河內縣,屬河北西路懷州。金國時期為南懷州治。元朝時期屬懷孟路,後改為懷慶路。明朝時期屬懷慶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存縣,改為沁陽縣,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沁陽縣先後屬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及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以後,改屬平原省新鄉專區,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銷,改屬河南省新鄉專區,1986年改屬焦作市。1989年9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沁陽縣,設立沁陽市。沁陽市直屬於河南省,由焦作市代管。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懷孟堂:以望立堂。
付逯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敦 洽

(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衛國極醜之女。春秋時期,衛國有一極醜之女,因其敦厚和合,與人無仇,故名敦洽。

敦振國

(公元1938~今),遼寧瀋陽人。著名地震學專家。高級工程師。1961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系。現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學會部主任,河南省地球物理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畢業後至1971年在地礦部從事地球物理方法技術研究,1971年後至今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從事地震觀測技術研究。主要研製儀器成果有:超音波岩石探測儀、WTC-75型地震儀器系列等。在我國地震測深儀器中最早套用MOS技術。
1981年赴美進行地震測深技術考察,負責聯合國項目的總體計畫,推動和實現我國人工地震測深儀器的數位化。1989年獲外向型企業經濟管理系畢業證書,任技術經理五年。主要研究項目有:地下人防工程與抗震防災,研究並推廣了諧振法勘探技術和振動效應觀測技術。曾參加八項較大科研項目,獨立編寫成果及學術文章二十餘篇,多次獲科技成果獎和優秀論文獎。主要發表文章有:《地震測深儀器總體方案設計與研究》、《振動效應的觀測與計算》、《人工地震測深儀器綜合論評》、《我國地震研究中人工地震測深工作概況》、《美國地震測深技術述評》、《語音技術在物探儀器中的套用》等。1993年主編了《河南地球物理科學論文集》一書。由於科技開發服務工作成績顯著,曾獲河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及鄭州市先進工作者稱號。

敦樹森

(公元1951~今),河北鹿泉人。著名檔案學專家。河北省檔案局現行處副處長,副研究館員,中國檔案學會、省檔案學會、省黨史學會,省紅十字會會員。參加編纂了《河北革命歷史大事記》、《河北省志·檔案志》、《河北省檔案館指南》,主編了《中共順直省委》;撰寫《社會科學情報工作概論》輔導文章萬字以上;著有《順直省委的成立、工作範圍、主要活動及變化情況》、《劉少奇在順直省委》、《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述要》等科研專題、論文。此外,還在國家和省級報刊發表各類文章多篇。《順直省委的成立、工作範圍、主要活動及變化情況》是中央交給河北並要完成的十八個黨史科研專題之一;《劉少奇在順直省委》論文在1988年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部門召開的劉少奇研究學術討論會上提交並交流;《劉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述要》一文是在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等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時入選《中共中央北方局叢書》。《檔案檔案中人名考證方法初探》論文獲省檔案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載於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課題成果集《探索集》第一輯。《中共順直省委概述院》榮獲河北省第四屆檔案學成果三等獎。《依法向社會開放檔案》一文被評為1998年度全省檔案宣傳五個一工程提名獎。
其個人辭條先後入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科技專家大典》、《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