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食器和禮器。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由鼎、簋的形制給合發展而成。基本造型為圓腹、雙環耳,三足或圈足,窄蓋。器身常飾有環帶紋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敦
- 外文名:Bronze dun
- 作用:盛食器和禮器
- 流行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簡介,分析,圖片,上海博物館藏品,肥東博物館藏品,
簡介
中文名稱: 青銅敦
英文名稱: Bronze dui (a kind of ding shaped of watermelon)
分析
鼎和簋相結合演變而成
根據周代禮儀的規定,敦是專門盛黍、稷、稻、粱等糧食作物製成品的盛食具。敦的形態是由鼎和簋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呈一個渾圓的球狀或橢圓狀。由上下兩個造形完全相同的三足深腹缽扣合而成,上體為蓋,倒置後也可盛食。敦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後期,至秦代已基本消失。《周禮》中簋敦不分,宋代稱敦為鼎,至清代始有學者將敦單獨分出。
絢麗華貴的裝飾
此件傳世青銅敦是敦在消亡前夜的形態的代表作。橢圓形球狀的中部有兩對環狀耳,頂面和器底裝飾有火紋,口部飾三角重幛紋,兩組紋飾之間則填以交錯的捲雲紋。所有的紋樣均以銀絲、紅銅絲和綠松石鑲嵌而成,顯得極為絢麗華貴。
火紋又叫圓渦紋,因其形狀極似商周時期的文字"冏",因而金石學家又稱之為冏紋。冏在古代字書中被稱為光,古代詩賦中有"冏然鳥逝"的章句,極言鳥飛之快。但冏字實為太陽的形象。太陽是天火,火神是祝融,而祝融兩字的合音就是冏,因此冏紋應是遠古太陽神崇拜的遺響。此種紋樣在二里頭文化中既已出現,盛行於商代及西周前期。
圖片
上海博物館藏品
Image
規格: 腹徑25.4厘米 通高8.8厘米
出處: 走進珍寶世界:中國古代飲食具
年代: 戰國
類型
質地類型: 銅器
功用類型: 飲食具
欄目關鍵字: 吃出來的等級—夏商周時期 盛食具 飲食具
收藏地: 上海博物館
主題詞或關鍵字: 敦
輔助分類項: 飲食具
肥東博物館藏品
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敦是古代王侯貴族才有資格享用的青銅器。肥東縣的一個戰國墓葬就出土過陪葬用的青銅敦,這個青銅敦與其他珍貴的陪葬品被掩埋在地下數千年,直到2007年才重見天日,成為歷史的又一個實物見證。
這個渾圓的青銅器不僅長了三隻“腳”,還在腰部和頭部長了七個“耳朵”。原來,這個長相奇特的青銅器叫做“敦”,既是食器,也是禮器。古代人在祭祀和宴會時,會將黍、稷、稻、粱等作物盛放在青銅敦里。青銅敦的底部可以加熱。與其他很多青銅食器不同的是,青銅敦的蓋子揭開後,可以翻過來盛放食物,就像碗一樣。它頭頂的三個環形的小耳朵正好形成三角,使其可以穩穩地安放在案几上。腰部兩邊各有兩個耳朵,分別在“腰帶”上下,起到方便用手拿的作用。
從出土的青銅敦來看,其基本造型為圓腹、雙環耳,三足或圈足,器身常飾有環帶紋等,但這個青銅敦周身素淨,沒有裝飾紋。這個青銅敦,通身渾圓,近似一個球體,用青銅慢慢打造成這種形狀,其工藝十分複雜,可見當時這個地區的青銅器製造水平已經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