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巴頓橡樹園會議

敦巴頓橡樹園會議

敦巴頓橡樹園會議規劃了聯合國憲章的基本輪廓,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主要問題。美國總統羅斯福將會議提案稱為“國際政治合作的奠基石”,蘇聯主席史達林認為這次會議是“聯合國家戰線的鮮明標誌”。但是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在兩個重要問題上未達成協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巴頓橡樹園會議
  • 外文名: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
  • 主要問題:解決了聯合國建立的問題
  • 類型:名詞
  •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 地點:華盛頓附近的敦巴頓橡樹園
簡介,過程,影響,

簡介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1944年的時候,反法西斯盟國勝利在望,為了協調戰後國際關係,蘇美英三國在華盛頓附近的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議,被稱為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由於三國在是否邀請中國參加會議上存在分歧,因此會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44年8月21日到9月28日,美英蘇三國參加,就戰後聯合國的組織機構基本達成了協定,但是,安理會否決權和創始會員國資格問題沒有達成協定。第二個階段從1944年9月29日到10月7日,中美英三國參加,對聯合國組織問題作了進一步討論。
經過會談,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普遍性國際組織的議案,並建議將這個組織定名為“聯合國”。議案規定了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秘書處等主要機構的組織和職權,以及關於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和關於國際經濟與社會合作的各種安排。
一、安理會投票程式問題。按照《提案》,聯合國包括大會、安理會、國際法庭和秘書處四個主要機構。安理會負有維護國際和平的主要責任,由美英蘇中法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六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對此三國並無歧義。但美英代表認為,如果一個常任理事國是爭端的當事國,該國不應享有否決權。蘇聯代表則認為,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取消否決權。雙方竟未能統一,故敦巴頓橡樹園會議提案中只說安理會的投票程式仍在考慮之中。
二、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資格問題。美國提出,除26個《聯合國家共同宣言》簽字國外,再增加8個未曾向軸心國宣戰的國家,其中6個是拉美國家。蘇聯代表葛羅米柯提出,假如16個蘇聯加盟共和國也被列入創始會員國之內,蘇聯就同意接納這8個非宣戰國。美國代表聞此大驚。羅斯福認為,蘇聯的要求,就像美國要求接納美國的48個州為聯合國會員國一樣,實為“荒謬”。他要求會議對此問題嚴加保密。1944年8月31日,他致電史達林,進行了緊急磋商,雙方同意將這個問題暫時擱置起來。
在1945年2月的美蘇英三國首腦雅爾達會議上,羅斯福對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提出折衷方案。關於安理會表決程式,他提出:對採取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準司法性”問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如系當事國,不得使用否決權;對採用強制手段加以解決的“實質性”問題,如制止對和平的破壞、控制軍備等問題,安理會所做的一切決定均需常任理事國的一致意見,不論其是否是爭端或衝突的當事國。這一方案被稱為“大國一致原則”,又稱“雅爾達公式”。關於聯合國創始國問題,美英對蘇作出讓步,同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為該組織創始國。三方同時達成一項默契,如果美國也要求增加投票權,蘇英將支持美國享有同蘇聯相等的三票。這一訊息傳出後,美國公眾輿論指責美蘇進行“幕後交易”。美國政府不得不於4月3日宣布,美國支持蘇聯要求,但不為自己謀求三個投票權。

過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國際聯盟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實際上已名存實亡。經過磋商,美、英、蘇、中於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在美國華盛頓郊區喬治城的敦巴頓橡樹園大廈舉行了會議。會議分美、英、蘇(1944年8月21日至1944年9月28日)和美、英、中(1944年9月29日至1944年10月7日)兩個階段進行。中國在第二階段會議上除同意前一階段的議案外,補充3點重要建議:1、在和平解決爭端上,國際組織應適當考慮正義和國際法原則;2、大會應承擔國際法的編纂和發展的任務;3、經濟和社會理事會應擴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國的建議先後取得美英蘇贊同。會議雖然在常任理事國、安理會的否決權創始會員國的資格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它通過的議案成為1945年舊金山會議擬訂的《聯合國憲章》的基礎。

影響

1.決定組建“聯合國”
2.大會的重要決議,由與會國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一般決議,由簡單多數通過等。同時,4國在建議案中一致同意中國在未來的聯合國安理會中擁有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就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4大國之一的地位。中國的大國地位進一步得到其他3大盟國的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