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教體藝〔2019〕2號),該檔案生成日期為2019年4月2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發文時間:2019年3月29日
  • 發文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發文字號:教體藝〔2019〕2號
教育部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教體藝〔2019〕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學校美育是培根鑄魂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全面加強和改進美育是高等教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美育工作取得可喜的進展,美育的育人導向更加凸顯,結構布局不斷最佳化,課程建設穩步推進,美育活動豐富多彩,資源保障持續向好。但是,高校美育工作與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還不相適應,與滿足廣大青年學生對優質豐富美育資源的期盼還不相適應。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校美育工作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明德引領風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切實改變高校美育的薄弱現狀,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正確方向。學校美育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屬性,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成高校學生自覺增強文化主體意識、強化文化擔當的新面貌。
堅持面向全體。健全並不斷完善面向人人的高校美育育人機制,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促進德智體美勞有機融合。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因校制宜,鼓勵特色發展,形成“一校多品”的新局面。
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深化高校美育綜合改革,整合美育資源,全面提高普及藝術教育教學質量,切實推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範教育的改革發展,形成充滿活力、多方協作、開放高效的高校美育新格局。
(三)總體目標
到2022年,高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師資隊伍建設和場館設施明顯加強,推進機制和評價體系日益完善,高校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顯著提升。到2035年,形成多樣化高質量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高等學校美育體系。
二、高校美育工作的重點任務
高校美育要以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為重點,緊緊圍繞高校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範教育三個重點領域,大力加強和改進美育教育教學。
(一)強化普及藝術教育
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完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推進機制。規範公共藝術課程,加強公共藝術課程教材建設,修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各高校要明確普及藝術教育管理機構,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畫,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高校要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結合自身優勢和跨學科特點,針對學生美育的實際需要,積極探索構建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鼓勵學校因地因校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創造具有時代特徵、校園特色、學生特點、教育特質的藝術實踐活動形式。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微課展示,培育建設一批高質量的美育精品課程。加強高校藝術社團建設,加大從普通在校生中挖掘、選拔、培養藝術團成員力度,帶動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學校藝術實踐活動要讓大多數學生參與其中,享受其中。
(二)提升專業藝術教育
專業藝術教育要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內涵建設,突出辦學特色,進一步最佳化學科專業布局,構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學科專業體系。專業設定應與學科建設、產業發展、社會需求、藝術前沿有機銜接,加強社會服務意識,增強人才培養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契合度,依託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畫”(一萬個國家級一流專業點和一萬個省級一流專業點),建設好國家級一流藝術類專業點。遵循藝術人才培養規律,推動高校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進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相輔相成,深入實施普通高校藝術相關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高等職業學校文化藝術大類專業教學標準,不斷完善藝術專業人才評價標準。提高高校藝術人才培養能力,加強卓越拔尖藝術人才培養,鼓勵和支持藝術類高校和綜合性大學聯合開展藝術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造就文化底蘊豐厚、素質全面、專業紮實的藝術專門人才。
(三)改進藝術師範教育
高等學校藝術師範專業要凸顯師範教育特質。要以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根本,堅定辦學方向、堅守師範特質、堅持服務需求、強化實踐環節,依託卓越教師培養計畫2.0,推進高校藝術師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構建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中國小校協同培養的育人機制。支持高校設立並辦好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戲劇教育、戲曲教育、影視教育相關專業。建設一批高師改革試點學校,大力開展高校藝術師範專業學生和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引導藝術師範專業不斷最佳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培養造就教育情懷深厚、專業基礎紮實、勇於創新教學、善於綜合育人和具有終身學習發展能力的中國小藝術教師。
三、高校美育工作的主要舉措
(一)建強美育教師隊伍
配齊配好美育教師。要把提高美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全面提高美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質量。要按照在校學生總數合理安排普及藝術教育教師,鼓勵高校探索實施公共藝術課特聘教授制度。要最佳化專業藝術教育教師結構,搭建院系、校際合作交流平台。要加強藝術師範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鼓勵高校建立與中國小藝術教師互聘和雙向交流等長效機制。要建設一批高校美育名師工作室,匯聚培養一批美育名家名師。要加大教師教學崗位激勵力度,鼓勵高校建立符合美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為美育教師職稱晉升、職業發展、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提供支撐。
(二)深化美育教學改革
推進美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高校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相融合,與各學科專業教學、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 探索構建網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規劃建設一批高質量美育慕課,擴大優質課程覆蓋面。成立全國高校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提高面向全體大學生的美育教育質量,發揮高校藝術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專業藝術人才培養。提升高校美育科學研究水平,打造一批美育綜合研究的高地和決策諮詢的重地,建設一批美育高端智庫,重點研究高校美育的課程和教材體系、教學規律和模式、考核評價標準、教師隊伍建設等,深入研究中華美育精神。推動美育協同創新,促使高校美育聯盟發揮實質性作用,探索建設一批校校協同、校所協同、校企協同、校地協同創新培養模式,逐步完善高校與文化宣傳部門、文藝團體、中國小校等協同育人機制。
(三)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美育培根鑄魂的基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要在傳統文化藝術的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讓收藏在館所里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藝術遺產成為學校美育的豐厚資源,讓廣大青年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汲取中華文化藝術的精髓。持續深入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傳承的力量”“五月的鮮花”等品牌活動,組織原創校園歌曲、舞台劇、舞蹈、影視、校園景觀設計等作品的展示與推廣,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藝術專業院校要大力推進主題性藝術創作活動,實施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畫,以弘揚主旋律為己任,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情用心用功抒寫人民,以精品奉獻人民,為時代畫像、為時代謳歌、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四)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水平
高校美育要主動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引導高校美育教師和學生強化服務社會意識,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支持高校參與基礎教育的美育教學改革、課程教材建設等工作。實施高校美育浸潤行動計畫,依託“結對子,種文化”“校園文藝輕騎兵”等項目,積極開展對口定點幫扶、支教扶貧、社區服務等美育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充分挖掘高校藝術場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推動高校藝術場館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政策實施範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將博物館、美術館向社會有序開放。深化國際人文交流合作,藉助國際和國內、政府和民間多種對外交流渠道和活動平台,發揮專業藝術院校和高水平學生藝術社團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和中外人文交流項目。
四、高校美育工作的組織保障
(一)明確高校主體責任
要明確高校黨委在高校美育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高校要建立健全美育管理機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統籌、決策諮詢和評估督導。要創新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高校書記校長及分管負責人要定期研究美育工作和相關學科專業發展,相關部門和院系負責人要切實擔起責任,形成高校領導負責、部門分工、全員協同參與的責任體系。要制定美育發展規劃,落實保障配套條件,將美育工作經費納入學校經費預算,保障美育工作的經費需求。
(二)加強地方統籌協調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本地區高校美育工作的總體規劃和政策措施,並做好與教育規劃和改革任務的有效銜接。要科學配置公共資源,通過多種形式在資金、政策、資源等方面對高校美育給予支持,指導和督促高校將美育工作目標、任務、政策、舉措落到實處。要進一步提高對高校藝術教育場館建設的支持力度,將更多的文化建設項目布點在高校,促進高校資源與社會資源互動互聯,推動優質資源設施共建共享。
(三)落實美育經費保障
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繼續做好美育品牌項目專項經費保障工作,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各高校要加大對美育工作的投入,根據自身建設計畫,加大與國家和地方政策的銜接、配套和執行力度。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應統籌利用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和其他各類資源,結合學校實際,支持美育工作。鼓勵高校建立多元籌資機制,完善政府、社會、高校相結合的共建機制。研製高校美育場地器材建設規劃,加強高校劇院、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場館建設,建立高校美育器材補充機制。
(四)完善評價監測督導
完善高校美育評價體系,把美育工作及效果納入普通高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指標體系,作為辦學評價的重要因素,更加注重過程及效果評價,發揮專家組織和社會機構在美育評價中的作用。研製藝術人才培養評價標準。實施高校美育工作自評和年度報告制度,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現代高校美育評價制度。教育部將把高校美育工作和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納入國家教育督導範疇,強化督導檢查結果套用。
各高校要結合本校實際,制定落實本意見的實施細則,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部屬高校實施細則須於2019年9月1日前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匯總屬地高校實施細則,及時總結落實情況,宣傳工作經驗,推廣先進典型。
教育部
2019年3月2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