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未來學是指運用未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發展趨勢,預測教育發展的未來,並在研究和預測過程中探索和發展適合於教育未來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其套用和評估的科學。是教育科學和未來學的分支學科和套用領域,是一門新興的綜合、邊緣學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未來學
- 類別:學說
- 形成時間:本世紀60年代
- 所在國家:中國
發展,起源,發展趨勢,沿革,研究內容,預測方法和分期,研究狀況,
發展
起源
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後不斷得到發展,如1978年聯合國科文組織就批准了題為“教育未來發展總是研究”的計畫活動。其研究內容主要是未來教育的規模、結構、管理、職能、內容、方法、技術及其實現途徑等。
發展趨勢
研究教育的發展趨勢,並預測未來教育的一門學科。教育科學的新興分支學科之一。它根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和要求,對未來教育的規模、結構、管理、內容、方法和技術等進行預測,為制定教育發展規劃和教育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沿革
現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的急速變化,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它使人們提出了對未來世界進行探索和預測的要求。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預測未來社會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和工具。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預測未來的思想從哲學理論中分化出來,並轉向套用研究,於是出現了未來學。全面的社會預測要求對未來教育也進行預測,同時,部分西方學者為尋求通過改進教育以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便藉助未來學的預測方法探討未來教育的模式,從而使教育未來學的學科體系逐步形成。
研究內容
涉及未來教育的各個方面,主要有:①分析和預測未來社會的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包括政治制度、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等)及其發展水平對教育的總體影響。②分析和預測未來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對教育的影響和要求。③研究在未來社會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這種發展的方針政策。④利用人口預測的成果及方法,預測未來的學齡人口及其構成,以確定教育發展的大致規模和結構。⑤預測在終身教育原則指導下未來教育制度的變化趨勢,探討未來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一體化的途徑。⑥套用現代教學論、課程論、心理學和其他有關學科的最新成果,研究未來課程的設計和教育內容的更新。⑦預測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研究教育、教學過程中科學地套用技術的最佳方式。
預測方法和分期
教育未來預測方法和分期 ①建立在邏輯思維、分析判斷基礎上的"定性"分析法;②運用大量數據的“定量”分析法,即利用統計學、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人口學、運籌學、高等數學等學科的方法論,通過數字、方程、圖表、模型、計算機模擬等進行預測。在上述兩類方法中,套用較廣的有趨勢外推法、特爾斐法、關連樹法、未來情景構想法、類推法等。
預測的分期一般分為 3種:①短期預測(10年以內),②中期預測(20~25年),③遠期預測(25年以上乃至千年)。很多國家的教育未來學學者大多致力於對公元2000年時的教育預測。教育未來研究有長遠意義和現實意義。其主要作用是為教育決策者制訂短期、中期、遠期的教育發展規劃及其政策服務,為他們提供有關學齡人口、人才需求、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式諸方面的科學預測和選擇方案;同時,根據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新傾向,預測它們的未來後果,以避免因盲目性引起的工作失誤。
研究狀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教育未來學的研究,組織了專題計畫活動,舉行了多次國際討論會,出版了不少有關教育未來發展問題的專著。 "世界未來學會"、“羅馬俱樂部” 、 “國際未來可能性協會”、“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人類2000年國際協會”等國際未來研究組織也都開展了教育未來預測活動。在美國、蘇聯、英國、法國、聯邦德國、荷蘭、日本、印度等國家,研究教育未來的活動日益活躍,不僅有多種學科的學者進行專門研究,在一些大學還開設了多種未來問題課程,有些大學還授予未來學研究學位。
馬克思主義重視科學預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對未來世界的預見是在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的。K.馬克思、F.恩格斯在論述共產主義制度必然勝利的同時,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教育的基本構想,認為那時的教育,將擺脫剝削階級影響,擔負起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的任務。中國對教育未來學的研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同時有分析地吸取外國教育未來學研究中有科學價值的理論和方法。中國著重研究本國教育發展的趨勢,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教育提出的新課題,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教育體制中的各方面問題,對未來的教育進行預測,為國家制訂教育規劃和教育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並進行科學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