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課程系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

《教師教育課程系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的作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立足於新穎、系統、實用、可操作及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實踐做了較詳盡、系統的論述。為了反映現代教育技術的最新成果,《教師教育課程系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引入了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多媒體CAI、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教學資源及課件製作、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過程和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師教育課程系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頁數:587頁
  • 開本:32
  • 定價:36.00
  • 作者:黃宇星 丁革民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44837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教師教育課程系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有助於教師對現代教育理論、新型教學媒體及教學方法和過程的掌握和套用。適用於師範院校文、理科學生(本、專科通用)、教育碩士,以及中國小和幼稚園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用書。

作者簡介

黃宇星,男,1957年10月出生,籍貫:福建省南安,1979.12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物理系物理學專業。197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高校教育技術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專家指導組副組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先後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教育評論》及本科學報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30多篇,主編和參編的教材有:《現代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承擔省級課題近10項,多項成果獲省級獎項。承擔的課程有:《現代教育技術》、《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法》等。
丁革民,男,1968年5月出生,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教科院教育技術學系主任、副教授,教育碩士生導師。擔任福建省高校教育技術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以及多媒體課件設計與製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現代教育技術概述
第一節 現代教育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

第二章 現代教育技術的方法論基礎
第一節 視聽教育理論
第二節 傳播理論
第三節 系統科學理論
第四節 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理論

第三章 視聽媒體及其教學套用
第一節 光學投影媒體
第二節 電聲媒體
第三節 電視媒體
第四節 電視教材的編制
第五節 電視的教育套用

第四章 多媒體計算機與教學套用
第一節 多媒體技術基礎
第二節 計算機教育套用概述

第五章 教育技術綜合套用系統
第一節 多媒體綜合教室
第二節 微型教學系統
第三節 計算機網路與教育套用

第六章 教學資源及多媒體素材的採集與處理
第一節 教學(學習)資源概述
第二節 網路教學資源獲取
第三節 多媒體教學素材資源的採集與處理

第七章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與開發
第一節 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過程
第二節 PowerPoint與教學演示文稿製作
第三節 FrontPage與網頁製作
第四節 單元/主題的教學設計

第八章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第一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述
第二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式和策略方法
第三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
第四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水平考試(NTET)教學人員考試大綱(初級)(試行)
附錄二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教學人員教育技術能力標準部分)

文摘

插圖:



第一章 現代教育技術概述
第二節 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
“現代教育技術”一詞,源於我國獨創的名詞“電化教育”。
20世紀20年代,歐美一些國家利用幻燈、電影、廣播進行教學,出現了聽覺教育、視覺教育及視聽教育,取得了顯著效果。在我國相繼也開始這方面的工作,出現了幻燈教育、電影教育以及播音教育等等。1936年我國的一些教育界人士在討論為當時推行的幻燈、電影、播音教育定名時,提出並確立了“電化教育”這個名詞,並沿用下來。
然而,隨著現代科學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的理論和科技成果引入教育,引起了教育觀念、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大變革,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網路通訊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出現,使教育信息的組織、轉換、存儲、調控、傳遞和接收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化教育”一詞已不能適應當今時代以及本學科的發展。因而,“現代教育技術”概念的提出,具有其深刻的時代意義和歷史必然性。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
“現代教育技術”一詞作為教育學科的專業術語,有其明確的科學概念。其中,“現代”是一個修飾詞。“教育”是指人類有目的、有意識地促進自身發展的實踐活動。“技術”一詞,在《辭海》中解釋為:(1)泛指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與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廣義地講,還包括相應的生產工具和其他物質設備,以及生產的工藝過程或作業程式、方法。

序言

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和教材的編寫是教師教育的基礎性工作,是決定教師教育質量和合格教師培養的核心環節。當前,隨著教師專業化進程的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教材改革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么,如何構建教師教育新的課程體系?如何編寫教師教育新的教材?我們的做法是:
一、以新課程為導向,提高教師教育課程教材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我國於2001年啟動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最全面、最深刻,也將是最有影響的一次課程改革。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力軍,“課程改革成也教師,敗也教師”。教師的觀念態度、業務素質和專業精神是課程改革的根本支撐,是保證課程改革運行的內在動力。作為培養中國小師資的重要基地,如何培養適應新課程的合格教師?這是師範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