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名師那些事》甄選全國名師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教育案例為切入點,通過對名師的範例觀摩,進行延伸與思考,最後總結出名師優秀的教育觀念、教育智慧與方法等。這些教育觀念、教育智慧與方法對於我們每個一線教師來說,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與借鑑意義。它能使我們的教師教得更輕鬆、學生學得更有效。名師之所以是名師,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課上得好,還因為他們高超的教育藝術以及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教育智慧。
基本介紹
- 書名:教師成長讀本•學學名師那些事
-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0頁
- 開本:16
- 品牌: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孫志毅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2143803, 978756214380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學學名師那些事》是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1.竇桂梅:情感體驗課堂來自激情教學
2.於永正:來點兒幽默,讓課堂快樂起來
3.魏書生:賞識,讓星光燦爛
4.孫建峰:對話教學,簡單方法教出不簡單的學生
5.支玉恆:融會貫通,大道自然
6.靳家彥:讓學生長真知的導讀藝術
7.盛新鳳:教學需要有詩意
8.黃愛華:讓學生愛上課堂的融匯教學法
9.羅樹庚:讓課堂更具吸引力的借題發揮教學
10.程翔:學生愛聽的課才是好課
11.孫雙金:激發情感,發掘智慧的情智教學
13.李吉林:創設情境,讓知識不再枯燥
14.趙景瑞:機智教學,讓“意外”給課堂添彩
15.唐愛華:從錯誤堆兒里撿寶貝
16.虞嘩如:盪起漣漪的情感與知識結合教學
17.吳正憲:“圈套”教學,把課堂營造得更精彩
18.李聖珍:一萬多孩子媽媽的心靈教育
19.霍懋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20.任小艾:理解、尊重,讓“禁區”亮綠燈
21.李鎮西:把平等落實到細節上的民主教育
22.華應龍:激勵學生進步的積極評價
23.黃靜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
24.高靜:心要公平的教育平等
2.於永正:來點兒幽默,讓課堂快樂起來
3.魏書生:賞識,讓星光燦爛
4.孫建峰:對話教學,簡單方法教出不簡單的學生
5.支玉恆:融會貫通,大道自然
6.靳家彥:讓學生長真知的導讀藝術
7.盛新鳳:教學需要有詩意
8.黃愛華:讓學生愛上課堂的融匯教學法
9.羅樹庚:讓課堂更具吸引力的借題發揮教學
10.程翔:學生愛聽的課才是好課
11.孫雙金:激發情感,發掘智慧的情智教學
13.李吉林:創設情境,讓知識不再枯燥
14.趙景瑞:機智教學,讓“意外”給課堂添彩
15.唐愛華:從錯誤堆兒里撿寶貝
16.虞嘩如:盪起漣漪的情感與知識結合教學
17.吳正憲:“圈套”教學,把課堂營造得更精彩
18.李聖珍:一萬多孩子媽媽的心靈教育
19.霍懋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20.任小艾:理解、尊重,讓“禁區”亮綠燈
21.李鎮西:把平等落實到細節上的民主教育
22.華應龍:激勵學生進步的積極評價
23.黃靜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
24.高靜:心要公平的教育平等
文摘
1.竇桂梅:情感體驗課堂來自激情教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一個私塾先生正拿著書,搖頭晃腦地教學生念《三字經》,再看看下面的學生,一個個早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沒準兒還做著美夢呢!當然,這是古時候課堂教學的一幕。
我們不要以為只有古代才會出現這種情景。今天,在一些老師的課堂上,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
“今天我們學某某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名老師懶洋洋地吩咐學生,學生興趣索然地打開書,老師開始照本宣科,學生聽得毫無興致,於是就出現了和上面類似的一幕:學生開小差,甚至睡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很多,但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老師自己沒有激情,也沒有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一堂老師沒有激情、學生的情緒無法被調動起來的課,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嗎?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
是啊,教師都沒有情緒講課,又怎么能怪學生“沉睡”呢?要知道“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師”。(查德?威伍語)
北京清華大學附屬國小副校長、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的課堂就總是能激發學生情緒,讓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著走人教學內容中,而且很多時候連聽課的教師都會被感染。由此可見,善於激發學生情緒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是多么的重要。
(一)範例觀摩一:做一個“煽情”的高手
雖然說現在講究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是來學習知識的,是接受者;作為授業者,教師在傳授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以飽滿的情緒,充滿激情地進行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以情傳情,感染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
教《難忘的一課》時,在完成了對課文重點的研讀後,竇老師放了一段著名音樂家馬思聰的《思鄉曲》,在這悠揚婉轉的樂曲中,竇老師動情地說道:“同學們,讓我們來共同朗誦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四韻》。”
於是,在竇老師深情的導讀下,師生共同朗誦起這首描寫思鄉之情的詩:“小時候/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讀完後,樂曲也結束了。竇老師望著已沉醉於詩中的學生,激動地說道:“看得出,此時此刻,大家的心已經沸騰,還有什麼話能足以表達我們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她停頓了一下,望了一眼全班學生,學生們立刻領悟,自豪地大聲回答:“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聲音鏗鏘有力。
“對,放聲朗誦,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吧!”竇老師動情地揮了一下手臂。
早已被竇老師情緒感染的學生再次大聲喊道:“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洪亮的聲音一遍一遍在教室里響起。
“下面,請大家拿起筆,再寫一寫這句話,並將這句話永遠地鐫刻在你心靈的深處。”竇老師表情嚴肅地用紅色粉筆用力在黑板上寫下了這句話。學生們也一個個凝重地、莊嚴地、神聖地、含著熱情地隨著老師寫下了這句話,並銘記於心中。
“想讀就讀吧!”竇老師指著黑板上的這句話,情緒激昂地說道。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學生們一個個動容地、滿懷高昂的情緒一遍遍念著這句話。
“很好,語氣雖然不同,但感受和認識卻是一樣的深刻!”竇老師大力誇讚,然後又深情地說:“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相信你一定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世界上什麼都可以選擇,但唯獨不能選擇的是自己的母親、自己的祖國。或許有一天,你身在國外,請你也剮忘了今天的這堂課,更不能忘了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我們大家再讀這句話吧!”
受到強烈感染的學生又鏗鏘有力地讀起了這句振奮人心的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讀得太好了!同學們,咱們今天上的不是普通的語文課,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課,因此,這也就稱得上是——”
學生馬上接口:“難忘的一課!”竇老師在課題後加上感嘆號,至此,一堂充滿激情的課結束。
可以想像,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生們在經歷了這樣一次刻骨銘心的情感體驗後,心靈深處一定烙上了鮮紅的“中國印”。這就是調動情緒帶來的教學效果。
在竇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她的教學激情。如在教古詩《小池》一課時,竇老師一字一頓、抑揚頓挫地朗讀詩文,而且反覆朗讀最後一句“早有蜻蜓立上頭”。在激情聲中,竇老師讀出了蜻蜓的可愛和俏皮,學生也很快隨著老師有感情的朗讀進入到古詩意境之中,並隨著老師的朗讀開始非常投入地輕讀,想像著蜻蜓飛到荷葉上的樣子。
這時,竇老師趁機問道:“同學們想像一下,蜻蜓飛到荷葉上來乾什麼呢?”問題一出,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情緒,大家爭相發言,表達想法:“蜻蜓飛累了,到荷葉上休息一會兒。”有一個學生更有想像力,他說:“蜻蜓在空中飛呀飛,它看見新長出來的荷葉一個人太寂寞了,飛下來和它交個朋友,聊聊天。”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高。
講授《再見了,親人》一課時,由於本文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抒情散文,因此,竇老師在朗讀時,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聲,聲聲有情,使學生受到了很大的感染,深刻體驗到了主人公小金花內心的沉痛,眼前仿佛看到小金花用充滿憤怒的聲音喊道:“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在充滿想像的情感中,學生們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曾經有人質疑竇老師的課堂是不是過於激情了,但竇老師認為激情應該成為教師品格的重要追求。因為教師的激情能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並從外在表象化為內在的精神氣質。
(二)範例觀摩二:激情課堂,激情學生
激情的教師總能夠激活課堂,激起學生的高漲情緒。咱們來看看下面的教學片段。
老師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問學生:“稀疏的籬笆下,一條幽靜的小路伸向遠方,看見了嗎?”
學生一副沉醉的樣子回答:“看見了!”
老師又問:“什麼樣子?”
學生回答:“籬落疏疏一徑深。”
老師問:“樹上的花落了,葉子還沒長大,還沒形成樹蔭呢!”
學生應聲搶著回答:“樹頭花落未成陰。”
老師說道:“小朋友們急忙跑過來抓蝴蝶啦!”
學生立刻回答:“兒童急走追黃蝶。”
老師又問:“抓到沒有?”
學生:“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時,一個叫宗文的學生大聲喊:“老師,請等一等,我馬上就要抓著它了!”大家都靜靜地等著他,過了一會兒,宗文睜開眼睛興奮地說:“終於抓住了,嗯,真難逮呢!菜花是黃色的,蝴蝶也是黃色的。”一邊說著,一邊還做著手捏蝴蝶翅膀的姿勢,再看錶情更是一臉的喜悅……
這個動人的教學片段就發生在竇老師的閱讀教學課堂上。當時,師生一起誦讀《宿新市徐公店》一詩,竇老師激情地描繪著詩意,而學生在老師激情的描述下,一邊想像一邊概括描繪的是哪一個句子。在閉著眼睛想像畫面的過程中,學生的靈魂在詩歌的世界裡自由翱翔,個人的情感體驗與教材文本實現了“無縫對接”,享受著精神自由的快樂與幸福。
竇老師善於調動情緒進行教學的藝術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她僅僅憑著語言的描述就能讓學生進入到詩的意境當中,甚至那個叫宗文的學生閉著眼睛喊:“老師,請等一等,我馬上就要抓住它了!”可見竇老師的語言激情有多大的感染力!它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全部熱情。像這樣的課堂,學生會全情投入,課堂效果能不高嗎?
為了全面領略竇老師的激情課堂,我們再來看看竇老師在教《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的精彩片段。
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圓明園“不可估量的損失”,竇老師滿懷情感地引讀課文:“然而1860年,10月6日——”
學生馬上接讀:“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
竇老師繼續:“結果——”
學生接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但由於歷史久遠,很多學生並不能真正體會到“不可估量”的意義,因此讀起來沒有什麼感情,儘管學生也想盡力讀出感情,但可以聽得出那不是發自內心的。於是竇老師展示了一段真實的資料,並請學生讀一讀。
“參與劫掠的英法軍官回憶——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奪取財寶,從四面八方衝進圓明園。有的搬走景泰藍瓷瓶,有的搶走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著大口袋,裡面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在寬大的口袋裡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裡放滿了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學生們大聲讀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一個私塾先生正拿著書,搖頭晃腦地教學生念《三字經》,再看看下面的學生,一個個早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沒準兒還做著美夢呢!當然,這是古時候課堂教學的一幕。
我們不要以為只有古代才會出現這種情景。今天,在一些老師的課堂上,這種現象也時有發生:
“今天我們學某某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名老師懶洋洋地吩咐學生,學生興趣索然地打開書,老師開始照本宣科,學生聽得毫無興致,於是就出現了和上面類似的一幕:學生開小差,甚至睡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很多,但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老師自己沒有激情,也沒有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一堂老師沒有激情、學生的情緒無法被調動起來的課,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嗎?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
是啊,教師都沒有情緒講課,又怎么能怪學生“沉睡”呢?要知道“偉大的教師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師”。(查德?威伍語)
北京清華大學附屬國小副校長、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的課堂就總是能激發學生情緒,讓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著走人教學內容中,而且很多時候連聽課的教師都會被感染。由此可見,善於激發學生情緒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是多么的重要。
(一)範例觀摩一:做一個“煽情”的高手
雖然說現在講究把課堂還給學生,但學生畢竟是學生,他們是來學習知識的,是接受者;作為授業者,教師在傳授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以飽滿的情緒,充滿激情地進行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以情傳情,感染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
教《難忘的一課》時,在完成了對課文重點的研讀後,竇老師放了一段著名音樂家馬思聰的《思鄉曲》,在這悠揚婉轉的樂曲中,竇老師動情地說道:“同學們,讓我們來共同朗誦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四韻》。”
於是,在竇老師深情的導讀下,師生共同朗誦起這首描寫思鄉之情的詩:“小時候/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讀完後,樂曲也結束了。竇老師望著已沉醉於詩中的學生,激動地說道:“看得出,此時此刻,大家的心已經沸騰,還有什麼話能足以表達我們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她停頓了一下,望了一眼全班學生,學生們立刻領悟,自豪地大聲回答:“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聲音鏗鏘有力。
“對,放聲朗誦,來表達你此時的心情吧!”竇老師動情地揮了一下手臂。
早已被竇老師情緒感染的學生再次大聲喊道:“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洪亮的聲音一遍一遍在教室里響起。
“下面,請大家拿起筆,再寫一寫這句話,並將這句話永遠地鐫刻在你心靈的深處。”竇老師表情嚴肅地用紅色粉筆用力在黑板上寫下了這句話。學生們也一個個凝重地、莊嚴地、神聖地、含著熱情地隨著老師寫下了這句話,並銘記於心中。
“想讀就讀吧!”竇老師指著黑板上的這句話,情緒激昂地說道。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學生們一個個動容地、滿懷高昂的情緒一遍遍念著這句話。
“很好,語氣雖然不同,但感受和認識卻是一樣的深刻!”竇老師大力誇讚,然後又深情地說:“同學們,通過這堂課,相信你一定記住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世界上什麼都可以選擇,但唯獨不能選擇的是自己的母親、自己的祖國。或許有一天,你身在國外,請你也剮忘了今天的這堂課,更不能忘了這堂課里你記住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我們大家再讀這句話吧!”
受到強烈感染的學生又鏗鏘有力地讀起了這句振奮人心的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讀得太好了!同學們,咱們今天上的不是普通的語文課,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課,因此,這也就稱得上是——”
學生馬上接口:“難忘的一課!”竇老師在課題後加上感嘆號,至此,一堂充滿激情的課結束。
可以想像,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生們在經歷了這樣一次刻骨銘心的情感體驗後,心靈深處一定烙上了鮮紅的“中國印”。這就是調動情緒帶來的教學效果。
在竇老師的課堂上,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她的教學激情。如在教古詩《小池》一課時,竇老師一字一頓、抑揚頓挫地朗讀詩文,而且反覆朗讀最後一句“早有蜻蜓立上頭”。在激情聲中,竇老師讀出了蜻蜓的可愛和俏皮,學生也很快隨著老師有感情的朗讀進入到古詩意境之中,並隨著老師的朗讀開始非常投入地輕讀,想像著蜻蜓飛到荷葉上的樣子。
這時,竇老師趁機問道:“同學們想像一下,蜻蜓飛到荷葉上來乾什麼呢?”問題一出,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情緒,大家爭相發言,表達想法:“蜻蜓飛累了,到荷葉上休息一會兒。”有一個學生更有想像力,他說:“蜻蜓在空中飛呀飛,它看見新長出來的荷葉一個人太寂寞了,飛下來和它交個朋友,聊聊天。”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很高。
講授《再見了,親人》一課時,由於本文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抒情散文,因此,竇老師在朗讀時,讀得緩慢而低沉,字字有聲,聲聲有情,使學生受到了很大的感染,深刻體驗到了主人公小金花內心的沉痛,眼前仿佛看到小金花用充滿憤怒的聲音喊道:“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在充滿想像的情感中,學生們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曾經有人質疑竇老師的課堂是不是過於激情了,但竇老師認為激情應該成為教師品格的重要追求。因為教師的激情能點燃學生的情緒,照亮學生的心靈,並從外在表象化為內在的精神氣質。
(二)範例觀摩二:激情課堂,激情學生
激情的教師總能夠激活課堂,激起學生的高漲情緒。咱們來看看下面的教學片段。
老師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問學生:“稀疏的籬笆下,一條幽靜的小路伸向遠方,看見了嗎?”
學生一副沉醉的樣子回答:“看見了!”
老師又問:“什麼樣子?”
學生回答:“籬落疏疏一徑深。”
老師問:“樹上的花落了,葉子還沒長大,還沒形成樹蔭呢!”
學生應聲搶著回答:“樹頭花落未成陰。”
老師說道:“小朋友們急忙跑過來抓蝴蝶啦!”
學生立刻回答:“兒童急走追黃蝶。”
老師又問:“抓到沒有?”
學生:“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時,一個叫宗文的學生大聲喊:“老師,請等一等,我馬上就要抓著它了!”大家都靜靜地等著他,過了一會兒,宗文睜開眼睛興奮地說:“終於抓住了,嗯,真難逮呢!菜花是黃色的,蝴蝶也是黃色的。”一邊說著,一邊還做著手捏蝴蝶翅膀的姿勢,再看錶情更是一臉的喜悅……
這個動人的教學片段就發生在竇老師的閱讀教學課堂上。當時,師生一起誦讀《宿新市徐公店》一詩,竇老師激情地描繪著詩意,而學生在老師激情的描述下,一邊想像一邊概括描繪的是哪一個句子。在閉著眼睛想像畫面的過程中,學生的靈魂在詩歌的世界裡自由翱翔,個人的情感體驗與教材文本實現了“無縫對接”,享受著精神自由的快樂與幸福。
竇老師善於調動情緒進行教學的藝術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她僅僅憑著語言的描述就能讓學生進入到詩的意境當中,甚至那個叫宗文的學生閉著眼睛喊:“老師,請等一等,我馬上就要抓住它了!”可見竇老師的語言激情有多大的感染力!它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全部熱情。像這樣的課堂,學生會全情投入,課堂效果能不高嗎?
為了全面領略竇老師的激情課堂,我們再來看看竇老師在教《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的精彩片段。
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圓明園“不可估量的損失”,竇老師滿懷情感地引讀課文:“然而1860年,10月6日——”
學生馬上接讀:“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
竇老師繼續:“結果——”
學生接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但由於歷史久遠,很多學生並不能真正體會到“不可估量”的意義,因此讀起來沒有什麼感情,儘管學生也想盡力讀出感情,但可以聽得出那不是發自內心的。於是竇老師展示了一段真實的資料,並請學生讀一讀。
“參與劫掠的英法軍官回憶——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奪取財寶,從四面八方衝進圓明園。有的搬走景泰藍瓷瓶,有的搶走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著大口袋,裡面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在寬大的口袋裡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裡放滿了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學生們大聲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