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選舉

教宗選舉

教宗選舉是羅馬天主教會產生羅馬主教的方法,羅馬主教的職務被稱為教宗。 根據傳統,由高級神職人員參加的秘密選舉會議被叫做“秘密會議”(conclave)。該詞來自拉丁語cum clavi (“拿著鑰匙”)暗指選舉進行期間所有的參選人都要被“關起來”。該隔離會議制度始於1274年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發布的政令。現在該選舉在梵蒂岡宮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西斯廷小教堂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宗選舉
  • 類型:羅馬主教的職務
  • 定義:羅馬天主教會產生主教的方法
  • 會議名稱:秘密會議
簡介,選舉過程,歷史,選舉人,表決模式,

簡介

自從1059年,樞機主教團(紅衣主教團)就已開始作為惟一的個體參與選舉教宗。早先,神職人員以及羅馬人民都擁有參與權,更早的時代,世俗社會可以決定選擇誰作為天主教教會的主教。教宗可以對選舉規程做出規定;他們可以決定選舉人組成,如果願意也可以替換掉整個樞機團成員。但教宗是不允許直接指定他們的繼承人的。
教宗選舉

選舉過程

超過1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們在教宗過逝兩周內要到梵蒂岡開會。一般在他們商議很多天后,這組選舉人中的一位主教將成為新教宗。新教宗是經由封閉選票民主選舉產生(即所謂的三分之二多數+1票)。如果在30次投票之後沒有主教得到三分之二多數,那么絕對多數當選。

歷史

選舉新教宗的程式已經持續了兩千年了,類似近代的系統是在1274年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後確立的。

選舉人

最早的主教們似乎是由他們社團的創建者選擇出的。後來, 該方法在羅馬和其他地方被以本地教區神職人員和世俗社會以及附近教區的主教選舉所取代。 真正的選舉人是神職人員, 但當時他們並不投票, 而是根據公眾輿論和大眾擁護程度來選教宗(主教監督整個過程)。參選人會被提交在任命前以獲得官方批准; 羅馬人可以同意(或不同意)決定。選舉過程透明度的缺乏經常導致教宗競爭或偽教宗的產生。
769年舉行的拉特蘭宮宗教大會上,理論上廢止了羅馬人民的投票權, 到862年, 在羅馬的一次宗教大會又恢復了羅馬貴族的選舉權。1059年規則又發生了改變, 教宗尼各老二世下詔宣布由樞機選舉新教宗,樞機們在神職人員和世俗社會同意後才能行使職權。 最高的樞機主教和樞機們會在召集樞機司鐸和樞機助祭選舉前進行第一次會議並討論候選人。 在1139年舉行的拉特蘭宮宗教大會取消了要求獲得低級神職人員和世俗社會贊同的要求。
13世紀主教團降到只有7人,直到1587年, 教宗西斯都五世限制樞機主教團為70人(6名樞機主教, 50名樞機司鐸以及14名樞機助祭)。但從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以來並未執行此限。1970年, 教宗保祿六世下詔規定超過80歲的樞機不能進行投票並且增加樞機團的人數上限至120人。 但即使是這個限制也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超越。 117個教堂共有183名樞機年齡在80歲以下, 他們也因此擁有選舉權。
教宗的助手和三名選出的樞機主教必須損毀教宗的'所羅門之戒'和他的鉛圖章,以確保任何人都不能使用它們。
80歲以下的120名樞機主教有資格投票。他們需要至少三分之二和外加一票的票數通過新的教皇選舉。
最後,當一名官員用一種特殊的化學燃料燃燒選票,從而使一股白色煙霧從教堂的煙囪冒出的時候,全世界就會知道梵蒂岡產生了一位新的教皇。如果梵蒂岡的官員使用其它的化學燃料製造黑色煙霧,則表明表決無效。

表決模式

新當選的教宗往往與其前任反差極大,此種傾向被義大利人形容為“在一個胖教宗之後便是一個瘦教宗”(After a fat pope, a lean pope)。過去的樞機們經常選舉與任命他們的教宗迥異的人。有爭議的一度為平民主義者卻轉趨保守的長壽教宗庇護九世(1846-1878年在位)繼之以貴族氣的和富有外交手腕的教宗利奧十三世(1878-1903年在位)。後者為出身下層,直率敢言的教宗庇護十世所繼。與庇護十世的頑固的極端保守主義形成對照的是其後低調的溫和主義的樞機賈科莫·基耶薩(Giacomo Cardinal della Chiesa),即教宗本篤十五世(1914-1922年在位),後者又和前圖書館員、登山家Achille Cardinal Ratti,即教宗庇護十一世(1922-1939年在位)相對照,後者以極似庇護十世的專制方式領導羅馬天主教,也跟庇護十世有相同的脾氣。 庇護十一世在1939年被貴族化且頗懂內幕的教廷派,庇護十一世的國務卿,樞機尤格尼奧·佩斯里(Eugenio Cardinal Pacelli),即教宗庇護十二世(1939-1958年在位)繼任。庇護十二世被視為20世紀在教宗職位上的偉大思想家之一。他也是熟諳內幕者;他家是羅馬貴族後裔,他兄弟是為聖座服務的律師。庇護被出身下層,年事已高而受歡迎的,不拘禮節的教宗若望二十三世(1958-1963年在位)繼位。在怯懦而聰穎且冷淡的庇護十二世與卑微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普普通通的”(ordinary)好教宗若望(Good Pope John)之間的對比十分富有戲劇性,沒有人比教宗若望本人對選舉更為驚訝,他當選時兜里還揣著回程的火車票。
若望被證明是與其之前兩位教宗迥異,並且更確切地說是與20世紀大多數教宗迥異。在短暫但富戲劇性的教宗任期內,他召開了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在教會內部導致了廣泛的變化。其後驚奇若望(surprise John)的繼任者是眾望所歸的樞機喬瓦尼·巴蒂斯塔·蒙蒂尼——1958年許多人都相信他將當選——此時已經身為樞機。像庇護十二世一樣,蒙蒂尼即教宗保祿六世(1963-1978年在位)是一位教廷派。(他在1930和1940年代與佩斯里在教廷共事。)而教宗保祿六世的繼任者(儘管時間短暫)是非教廷派的教宗若望·保祿一世(1978年在位),據稱他不是作為富有經驗的知內幕者或管理者,而是作為一位“樸實、虔誠之人”(simple,holy man)而被選中的。他依序被非義大利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78-2005年在位)所繼,後者可以操多種語言。後來2005年他的繼任者是極端明智的德國人,信理部(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部長(prefect),兼樞機團團長 (Dean of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樞機若瑟·拉青格,教宗本篤十六世。他是第二位非義大利人以及自教宗亞德六世(一位民族上的德國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後屬荷蘭的領土上,故根據他的民族和公民身份他是一位德國人)以來首位德國的當選Pontiff(教宗,宗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