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記箋訂》是2013年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坊記箋訂
- 作者:(唐)崔令欽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1日
- 出版社:江蘇鳳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18930
- 定價:32 元
《教坊記箋訂》是2013年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教坊記》是記述唐代教坊制度和軼聞的著作,今存一卷。此書是研究盛唐音樂、詩歌的重要資料。內容簡介任半塘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詞曲學家、戲曲學家,他對《教坊記》的箋訂,是古籍點校、整理研究的翹楚之作。1作者簡介崔令欽,生卒年不詳...
①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任半塘《教坊記箋訂》言:“《生查子》乃五言八句仄韻之聲。今傳辭雖以韓偓之作為早,但盛唐間韋應物已有其調。”舊說認為“查”即古“槎”字,詞名取義與張騫乘槎到天河的傳說。②句中的“龍泉劍”,為古代傳說中的寶劍。《太平寰宇記》載,據傳有人用龍泉縣的水鑄...
”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撥棹子:乃民間棹歌,自古已然……此調名三字,唐時原為蟹名。北宋用本調作唱道之辭。”調名本意即為詠梭子蟹的民間小調。調見五代末宋初《尊前集》所輯五代尹鶚詞。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一字,前段五句五仄韻,後段四句四仄韻。以尹鶚《撥棹子·風切切》為代表。...
醉花間,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以‘醉’字相次,可能皆為酒筵間之令曲。”花間,即花叢中。唐韋莊《菩薩蠻》詞:“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調名本意即詠醉酒於花叢中。調見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所輯五代毛文錫詞。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韻...
拂霓裳,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或因霓裳舞內參用拂舞而得名。拂,廛尾也。”霓裳:以虹霓製作的衣裳,這裡指飄拂輕柔的舞衣。唐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詩。霓裳羽衣舞即為身著寬裳的舞曲,敘述唐明皇李隆基嚮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樂、服飾都著力描繪...
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夜半樂》:與《喜迴鑾》《帝歸京》《喜還京》等應同一本事。中宗景龍三年(709)十二十五日,玄宗為太子時,自潞州還京師,夜半舉兵,誅了毒殺唐中宗的韋後和安樂公主。民間制諸曲以為頌。”詞中有“夢外落雞聲,更誰念產、有離人居此”句,故調名本意即詠寂清的楚王李隆基...
按敦煌卷子內的舞譜,“南鄉子”當為舞曲名,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南鄉子,舞曲,敦煌卷子內有舞譜。”可見“南鄉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後來才用作詞調名。陳元龍注《片玉集》雲“晉國高士全隱於南鄉,因以為氏也(號南子)”,認為“南鄉子”來源於此。而近人況周頤《餐櫻廡詞話》則引宋周密云:“...
烏夜啼,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崔令欽《教坊記》曾言其本事,因諸本文字皆略,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從《樂府詩集》卷四七所引原文補足:“《烏夜啼》者:元嘉二十八年,彭城王義康有罪放逐,行次潯陽;江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留連飲宴,歷旬不去。帝聞而怒,皆囚之。會稽公主,姊也,嘗與帝宴洽,中席起拜。帝...
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作“三、五、七、七、五”者,並舉天寶十三載崔懷寶贈薛瓊瓊一首為例,崔懷寶《憶江南》詞云:“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縴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其平仄、叶韻、句法均與中唐白居易...
唐教坊曲有《征步郎》,又名《征部郎》。征部:不詳何意。疑為“徵部”,指音樂中的徵調,或與戍邊的軍事有關。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故反戰爭、反征成之情緒,在此時期之民隱中,實普遍高漲。於表現於歌曲,一望可知者,則有...《征步郎》《送征衣》之類。”調名本意大約與戍邊的軍樂有關...
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八拍蠻》《十拍子》等均反映唐時小曲節拍之普通情形。”調見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所輯五代孫光憲詞。《詞譜》所列孫詞,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詞譜》又列五代閆選詞“雲鎖徽黃煙柳細”一首為別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兩平韻。並注云:“《花間集》孫光完詞...
聖無憂,即“烏夜啼”,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崔令欽《教坊記》曾言其本事,因諸本文字皆略,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從《樂府詩集》卷四七所引原文補足:“《烏夜啼》者:元嘉二十八年,彭城王義康有罪放逐,行次潯陽;江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留連飲宴,歷旬不去。帝聞而怒,皆囚之。會稽公主,姊也,嘗與帝宴洽...
唐教坊曲分別有《賀聖樂》大曲和《賀聖朝》曲名。聖朝為崇仰朝廷之詞,唐宋詩詞中屢用。調名本意即為慶賀頌揚聖明的朝廷。調見五代馮延已《陽春集》。清萬樹《詞律》把歐陽炯《賀明朝》歸入《賀聖朝》詞調,被清陳廷敬、王奕清等《欽定詞譜》剔除,另列《賀熙朝》詞調。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 認為“此調...
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五代時,此調之聲詩體與“玉樓春”名相混,實則仍是兩調。”“《詞譜》之照《花間集》分列,而將齊言體一律歸之為“玉樓春”;《全唐詩》則將《花間》《尊前》集中標明為“玉樓春”者,及“惜春容”“春曉曲”諸齊言體,盡數認作“木蘭花”詞,自宋以來,兩體並行,而調名相混...
任中敏文集 《任中敏文集》是2015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書籍的作者是任中敏。內容簡介 本文集為任中敏先生的學術著作總集,共10冊,計算有《散曲研究》《散曲叢刊》《名家散曲》《詞學研究》《新曲苑》《敦煌曲研究》《唐藝研究》《唐戲弄》《教坊記箋訂》《優語集》《唐聲詩》《敦煌歌辭總編》等13種。
萬樹《詞律》云:“《竹枝》:唐教坊曲名,本出巴渝,劉禹錫在沅湘以里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詞九章。原無和聲,後皇甫松、孫光憲作此,時有‘竹枝’‘女兒’為隨和之聲。‘枝’‘兒’叶韻,猶後之“舉棹”“女兒”亦自為葉也。”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張旭所唱之《竹枝曲》與劉禹錫改訂...
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思帝鄉’,令狐楚有《坐中聞思帝鄉有感》詩,劉禹錫和之,足見此曲能感人。”調見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所輯唐溫庭筠詞。此調又名《萬斯年曲》《兩心知》。格律說明 正體:單調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韻,以溫庭筠《思帝鄉·花花》為代表。此調創自溫詞,若韋作則本此減字者。
何光遠《鑒誡錄》載陳裕秀詠《渾家樂》“阿家解舞清平樂,新婦能拋白木球”二句,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中據此認為《清平樂》“乃舞曲,《清平調》則未雲有舞”。宋代仲殊和東坡詞“解舞清平樂,如今向誰說”,亦可證之。任半塘又云:“溫庭筠《清平樂》:‘新歲清平思同輦’,顯為《兩都賦》‘海內清平,...
1962年前,任中敏以“右派”和“歷史反革命”的身份,撰就了《唐戲弄》《教坊記箋訂》《唐聲詩》《優語集》等4部書稿。“文化大革命”毀掉了他的全部手稿,包括篇幅達數百萬字的《唐宋燕樂集成》,但他利用勞動改造的餘暇發憤編著了《敦煌歌辭總編》。這些著作開創了唐代文藝學的研究新領域,創立了“任氏散曲學...
作者簡介 任二北(一八九七-一九九一)原名訥,字中敏,號二北,別號半塘,江蘇揚州人,詞曲學家、戲曲理論家、敦煌學家,曾任四川大學、揚州師範學院等校教授。主要著作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錄唐戲弄教坊記箋訂優語集唐聲詩敦煌歌辭總編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等。
李德裕(787年—849年)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年—762年)時教坊已有此調名,玄宗末年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下錄有《望江南》。王國維曾據此以辯此調不始於李德裕,《樂府雜錄》所言不確。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
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以為“引”可能為琴曲名。五代李夢符有此調之作兩首(“漁弟漁兄喜到來”“村寺鐘聲度遠灘”),均七言四句聲詩,並詠調名本意。《三洞群仙錄》卷一三引《郡閣雅談》:“李夢符,梁開平初鐘傳鎮洪州,日與布衣飲酒。狂吟放逸,四時常插花。以釣竿掛一魚,向市肆踏《漁父引》,賣...
另外,元脫脫《宋史·樂志》云:“琵琶有《帝台春》。”可知調名為宋琵琶曲名。又: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認為,唐教坊曲中的《帝台春》“應源於長安章台之遺蹟……誤為《帝台春》”,意即應為《章台春》。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十一句七仄韻。以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為...
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以為,“定西番”曲調緣起,與唐將封常清平定西域有關,殆因事而作,與唐大曲《平翻》相類。《金奩集》載溫庭筠詞,張先《張子野詞》均入高平調(林鐘羽)。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三十五字,前段四句一仄韻、兩平韻,後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以溫庭筠《定西番·漢使昔年離別》為代表。此詞...
仁二北《教坊記箋訂》指出,此調最早始於韋應物,並說“東坡詞《生查子》(三度別君來)一首並見於《東坡續集》中,自註:‘效韋蘇州’,是其證。今檢《全唐詩》所載之韋作,無全合於蘇詞者。”然而,韋應物詩仄韻五言八句者甚多且皆屬於樂府古體,並不能視為《生查子》詞。雖然《生查子》的語文形式恰用...
”任半塘《教坊記箋訂·大曲名》中“舞春風”條下註:“五代雜曲之《舞春風》,乃七言八句聲詩體,所謂‘瑞鷓鴣’是也。”“瑞鷓鴣”填制的興盛期是宋代。《宋史·樂志》載:“太宗因舊曲造新聲者:‘三台’仙呂調,‘傾杯樂’‘月宮仙’‘戴鮮花’,‘三台’中呂調,‘傾杯樂’‘菩薩蠻’‘瑞鷓鴣’。...
著有《散曲叢刊》《教坊記箋訂》《敦煌曲校錄》《敦煌曲初探》《唐戲弄》《唐聲詩》《敦煌歌辭總編》等。張之為,1982年生,廣東廣州人。雲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劉禹錫研究會副秘書長,雲南省“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著有《...
作者簡介 任二北(一八九七-一九九一),原名訥,字中敏,號二北,別號半塘,江蘇揚州人,著名詞曲學家、戲曲理論家、敦煌學家,曾任四川大學、揚州師範學院等校教授。主要著作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錄唐戲弄教坊記箋訂優語集唐聲詩敦煌歌辭總編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