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初探》是201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敦煌曲初探
- 作者:任二北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3102687
《敦煌曲初探》是201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敦煌曲初探》是201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敦煌曲初探/近代散佚戲曲文獻集成·理論研究編3》是一部綜合研究敦煌寫卷中所保存的雜曲類文學作品的學術著作。作者從曲調的統計與考證、曲辭文本的校訂以及對曲子...
《任中敏文集:敦煌曲研究》為《任中敏文集》第六卷,收入《敦煌曲校錄》、《敦煌曲初探》兩部書稿,為任中敏研究敦煌曲的重要著作,是任中敏先生對當時他所能夠見到的敦煌曲的校錄和研究,頗多真知灼見,糾正了當時學者對敦煌曲的一些誤解,發前人所未發,仍有現實意義。內容簡介 《任中敏文集:敦煌曲研究》是任中敏...
《敦煌曲研究》是2013年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任中敏文集:敦煌曲研究》為《任中敏文集》第六卷,收入《敦煌曲校錄》、《敦煌曲初探》兩部書稿,為任中敏研究敦煌曲的重要著作,是任中敏先生對當時他所能夠見到的敦煌曲的校錄和研究,頗多真知灼見,糾正了當時學者對敦煌曲的一些誤解,發前人所未發...
《敦煌曲子詞集》在詞史上有重要價值,是中國文學遺產中珍貴的一部分。對研究唐代社會及民間說唱文學有重要意義。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弁言”中說:“自王重民編《敦煌曲子詞集》載曲詞百六十一首以來,國內外之敦煌曲,似已作總結集;若從事研討,應足依據。”在敦煌曲研究方面,除王重民氏外,尚有任二北...
《敦煌曲子詞集》在詞史上有重要價值,是中國文學遺產中珍貴的一部分。對研究唐代社會及民間說唱文學有重要意義。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弁言”中說:“自王重民編《敦煌曲子詞集》載曲詞百六十一首以來,國內外之敦煌曲,似已作總結集;若從事研討,應足依據。”在敦煌曲研究方面,除王重民氏外,尚有任二北...
《近代散佚戲曲文獻集成·理論研究編2:敦煌曲校錄》對於研究敦煌文學以及唐宋詞具有較高的史料和學術價值。作者簡介 任二北(一八九七-一九九一),原名訥,字中敏,號二北,別號半塘,江蘇揚州人,著名詞曲學家、戲曲理論家、敦煌學家,曾任四川大學、揚州師範學院等校教授。主要著作有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錄唐...
敦煌歌辭的創作時代不可詳考,只能依據敦煌藏經洞的歷史推測這些歌辭大約為唐五代期間所作,沒有晚至北宋的歌辭。其中一部分表現征人厭戰、征婦怨思和紈袴追歡、歌伎賣笑之類的歌辭,可能是盛唐時期的作品。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指出:已知敦煌曲的調名有69個,其中45個見於崔令欽,“達百分之六十五”。而《...
在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有《敦煌》《敦煌曲初探》《敦煌藝術敘錄》《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古籍敘錄》等。60、70年代,敦煌學研究的中心轉移到港台,台灣出版了《敦煌論集》《榆林窟壁畫研究報告》《敦煌講經文研究》等著作。香港新亞研究所敦煌學會編刊《敦煌學》。這一時期還成立了專門的管理與學術研究機構敦煌藝術...
1954年我國學者任二北發表《敦煌曲初探》,提出了“板眼說”,認為《敦煌曲譜》里有“板眼”記號:“口”是板,“.”是眼,認為敦煌曲譜應當有流暢、完美、動人的曲調。他的“板眼論”對後來的研究很有啟發,但由於任二北先生不是一位專業音樂家,故在譯譜方面確不能通。1954年,王重民在所輯《敦煌曲子詞集》...
《曲話叢編》(與盧前合作)任中敏 世界書局 《曲選》盧冀野編選 任中敏校 重慶國立編譯館初版1944年5月 《敦煌曲初探》任二北 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11月 《唐戲述要》任二北 《文學遺產》增刊第1輯1955年4月 《敦煌曲校錄》任二北 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5年5月,《全唐五代辭彙編》(下冊)台北世界...
金璿 《敦煌曲子詞·感皇恩》中的詞語。《敦煌曲子詞·感皇恩》:“龍樓鳳闕喜雲連。人爭唱:福祚比金璿。” 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金璿,猶金玉,比其堅貞也。”
過磨 過磨,讀音是guò mó。意思是磋磨盤問。解釋 磋磨盤問。出處 《敦煌曲子詞·臨江仙》:“澶幈幃冷落多,何復戀嬌娥,迴來直擬苦過磨。”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過磨,二字皆平聲,有磋磨盤問之意。”
贊浦子,唐教坊曲,用作詞調。敦煌詞名《贊普子》,五代詞名《贊浦子》。原為吐蕃樂曲,任二北疑有《贊普》大曲,此調乃其摘遍,故曰“子”(見《敦煌曲初探》),“贊普”為吐蕃語,《新唐書·吐蕃傳》:“其俗謂強雄日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日贊普。”贊普亦可稱蕃將,唐段成式《酉陽雜短》云:“蕃將...
下水船,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詞譜》以黃庭堅《下水船·總領神仙侶》為正體,雙調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後段八句六仄韻。另有雙調七十五字,前段七句六仄韻,後段八句六仄韻等三種變體,代表作品有《下水船·芳草青門路》等。詞牌沿革 下水船,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今人任二北《敦煌曲初探...
“清音曲詞”中的《香蓮自嘆》也是五更調。又按:任二北的《敦煌曲初探》說到《五更轉》佛曲及民歌多種(五四頁)。姜亮夫的《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也提到《五更調小唱》(一一七頁)。但二書均未錄下任何具體曲文以便和別處的《五更調》比較。[⑧]原文誤作“月頭”,今校正。“月頭”一詞不見常用.
敦煌曲傳辭之一有“長伏氣,住在蓬萊山里”,“得謁金門朝帝陛,不辭千萬里”語,乃詠調名本意。任二北云:“唐帝自信為老子之裔,多好神仙,故道儒並尊;而黃冠之幸進,殆與儒士相等。敦煌三辭,已說明《儒士謁金門》(亦唐教坊曲名)名稱之由,正為有別於黃冠之《謁金門》耳。”(《敦煌曲初探》)則...
漁歌子,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唐崔令欽《教坊記》與敦煌寫卷中,“漁”作“魚”,五代《花間集》以後均作“漁歌子”。敦煌寫卷《雲謠集雜曲子》中有《魚歌子》詞兩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記箋訂》中謂此調“應為民間歌曲”。並在《敦煌曲初探》中云:“本調實為後來類此諸調之總源,敦煌四辭之寫作...
風醋 風醋,讀音為fēng cù ,漢語詞語,意思是形容風韻美好動人。解釋 形容風韻美好動人。出處 《敦煌曲子詞·洞仙歌一》:“酒醒後多風醋,少年夫壻,向綠窗下左偎右倚。”參見任二北《敦煌曲初探》。
醉公子,原唐教坊曲,用作詞調名。“醉公子”為唐人習用語,李山甫《曲江》詩:“千隊國娥輕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調名本此。明楊慎《詞品》捲雲:“如此辭題《醉公子》,即詠公子醉也。”亦系緣題而賦。任二北《敦煌曲初探》疑始為酒筵間令曲。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近代曲辭》載唐無名氏“昨日春園...
敦煌曲初探 唐宋詞人年譜 唐宋詞論叢 古詩初探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戲弄(上下)敦煌古籍敘錄 隋唐五代文學史 唐詩研究論文集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唐代詩歌 溫故集 唐詩論文集 唐人行第錄(外三種)唐代民歌考釋及變文考論 唐宋古文運動 唐宋詞格律 唐宋詞常用語釋例 瞿髯論詞絕句 唐詩 月輪山詞論集 唐代詩人叢...
著有《散曲叢刊》《教坊記箋訂》《敦煌曲校錄》《敦煌曲初探》《唐戲弄》《唐聲詩》《敦煌歌辭總編》等。張之為,1982年生,廣東廣州人。雲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劉禹錫研究會副秘書長,雲南省“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著有《...
李德裕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時教坊已有此調名,玄宗末年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下錄有《望江南》。王國維曾據此以辯此調不始於李德裕,《樂府雜錄》所言不確。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作“三、五、七、七、五”者,...
李德裕(787年—849年)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年—762年)時教坊已有此調名,玄宗末年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下錄有《望江南》。王國維曾據此以辯此調不始於李德裕,《樂府雜錄》所言不確。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
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中研究唐敦煌曲時發現:“關於敦煌曲之名稱,有曲、雜曲、曲子、大曲、詞、曲詞、曲子詞等七種,其中雜曲與曲子為一類,曲、曲詞及曲子詞為一類。蓋曲指音樂,詞為文字,在樂曲歌辭中,二者原為一物之兩面,不可分離。”在雜曲和曲子這部分敦煌曲中,有許多屬於當時的民歌或民間說唱...
“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歷來詞家皆視“山花子”為雜言“浣溪沙”,而以“攤破浣溪沙”“添字浣溪沙”之別名顯示其與“浣溪沙”之相互關係。近代在敦煌發現的“山花子”調雖字數與和凝詞相同,但為仄韻,所以不能認為是一個詞體。“攤破浣溪沙”和“山花子”名實俱異。任半塘《敦煌曲初探》謂“山花子”調名初...
敦煌曲初探 唐宋詞人年譜 唐宋詞論叢 古詩初探 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唐戲弄(上下)敦煌古籍敘錄 隋唐五代文學史 唐詩研究論文集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唐代詩歌 溫故集 唐詩論文集 唐人行第錄(外三種)唐代民歌考釋及變文考論 唐宋古文運動 唐宋詞格律 唐宋詞常用語釋例 瞿髯論詞絕句 唐詩 月輪山詞論集 唐代詩人叢...
李德裕(787年—849年)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685年—762年)時教坊已有此調名,玄宗末年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下錄有《望江南》。王國維曾據此以辯此調不始於李德裕,《樂府雜錄》所言不確。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
這樣的結尾,含蓄有致,耐人尋味,正如任中敏所言:此詞“情節頗生動,在半信半疑,可圓可破之間”(《敦煌曲初探》)。此詞在敘述中包容了許多言未及之的往事以及曲折的心理活動,其餘味品之彌永。這首詞結構上一線貫穿,原始要終,一筆到底;敘事簡潔,凝練,含蓄;刻畫人物逼真、細膩,聲態畢肖;多用當時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