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和社會為防止和挽救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害所進行的鬥爭活動。廣義包括防災、抗災、救災;狹義主要指災害發生後的搶救、補救、救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救災
- 注音:jiùzāi
- 釋義:救濟受災的人民
- 出處:《左傳·僖公十三年》
國家和社會為防止和挽救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害所進行的鬥爭活動。廣義包括防災、抗災、救災;狹義主要指災害發生後的搶救、補救、救助。
國家和社會為防止和挽救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害所進行的鬥爭活動。廣義包括防災、抗災、救災;狹義主要指災害發生後的搶救、補救、救助。...
抗震救災工作堅持統一領導、軍地聯動,分級負責、屬地為主,資源共享、快速反應的工作原則。地震災害發生後,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立即自動按照職責分工和相關預案開展...
救災應急回響是指出現緊急自然或人為災害時的行動。根據已編制的應急方案,對災害進行有秩序的救援。一般指旱澇災害。...
抗震救災精神再次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民族團結、勤勞勇敢、不畏艱難、敢於抗爭、患難與共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還有,抗震救災精神再次體現了中華民族仁民愛物、物與...
為進一步明確民政部相關部門救災應急回響的工作職責,確保救災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根據《自然災害救助條例》和《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制定本規程。...
抗震救災精神是胡錦濤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來的偉大精神的概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
《中國傳統社會的救災》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軍。...... 《中國傳統社會的救災——供給阻滯與演進》:中國自古而來氣候多變、災害多發,對以農為本的傳統國度...
擬訂救災工作政策;承辦救災組織、協調工作;組織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承辦災情組織核查和統一發布工作;承辦中央救災款物管理、分配及監督使用工作;會同有關方面組織...
作品名稱:《范仲淹救災》作者:沈括出自:《夢溪筆談》范仲淹救災作品原文 編輯 皇祐二年,吳中大飢,殍殣枕路。是時範文正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為術甚備。吳...
根據嘉慶《大清會典》(卷12)的規定,清代救災、備荒措施為:“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備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發賑;五曰減糶;六曰出貸;七曰蠲賦;八曰緩徵...
林浩,1999年12月9日生於四川省汶川縣,中共預備黨員,學生、影視演員,汶川大地震救災英雄。震後多年來,林浩不忘感恩回饋社會,通過接拍影視劇、公益廣告,義賣個人...
《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是由中央文明辦組織編寫,四川少兒出版社出版,主要內容是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沉著鎮定、臨危不懼、勇於救人、團結友愛、樂觀...
(5·12汶川地震全國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編輯 鎖定 陳浩(1997—),男,四川成都人。2007年,陳浩擔任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國小班長和校大隊委員,關愛同學。2008年5·12汶川...
當天災人禍來臨時,國家動用一切力量搶險救災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組織人力物力去解救、轉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員、搶救、運送重要物資、保護重要目標安全等,開展災後...
救災恤患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jiù zāi xù huàn,意思是恤:救濟。指解救他人或他方的災難禍患。出自:明·李贄《焚書·雜述·寒燈小話》。...
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仍然複雜嚴峻,當前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有待完善,災害信息共享和防災減災救災資源統籌不足,重救災輕減災思想還比較普遍,一些地方城市高風險、...
救災恤鄰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iù zāi xù lín,是指解救百姓的災難,解除周圍鄰國的禍患。後表示鄰國或鄰居間互相幫助的義務。...
《減災救災》是2009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減災救災》內容簡介:健全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經費分級承擔的制度,分類管理、分綴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
搶險救災行動方案,為應付人為或自然的災害而擬制的部隊行動計畫。其目的是為了迅速組織力量排險搶救,消除災害,以避免和減少損失。通常部隊根據所在地區的自然、地理等...
救災專用 12m2單帳篷為長方形雙坡面直牆建築樣式。開門山牆上開三角窗一個;開窗山牆開三角窗一個,方形窗一個,兩側牆各開方形窗戶兩個。側牆可支起成陽篷,...
2017年7月31日,黑龍江省正式印發《黑龍江省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完成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等3個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分庫建設,創建200個全國...
在我國的救災制度中,對救災主體的基本要求是廣泛發動、分工負責、相互協作。根據在救災活動中的職責、角色和作用等方面的差異,救災主體可分為黨政組織、非政府組織...
總參謀部立即命令有關部隊迅速展開抗震救災工作,總參謀部指示有關抗震救災部隊,緊急災情和有關情況可直接向設定在北京的指揮部報告,以減少指揮環節。...
在“7·21”特大自然災害中成為重災區的房山區搶險救災情況如何?昨日下午,房山區政府在災後首次集中發布了本次暴雨搶險救災進展。“截止7月24日白天,全區沒有...
地震對策的主要內容是:地震監測、地震預報、工程抗震、社會防災、震後救災、恢復重建、平息恐慌等。防震減災對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規定,我國防震減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