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錢

救命錢,就是用於處理緊急事情、救助生命安全、保障基本生存的費用。

國家成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替部分無力支付醫療費的路倒病人、“三無”人員等埋單,醫院盼著能藉此緩解沉重的欠費壓力。確保把這筆“救命錢”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效用,有關部門正在制訂細則,監督資金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救命錢
  • 外文名:jiumingqian
  • 簡介:用於處理緊急事情、救助生命安全
  • 救命錢:“新農合”基金也因此被稱作農民
簡介,廣州紅會被曝拿“救命錢”賺錢,喚醒“救命錢”,江蘇每年醫療欠費上億,紮緊“救命錢”的籬笆,

簡介

2013年8月起,中國各地陸續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用好、管好睏難民眾的“救命錢”,提高救助基金使用效益。
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一般用來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搶救治療傷者的費用,被稱為“救命錢”。另外,自2003年起在全國實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政府給農民編織的一道醫療保障“安全網”,“新農合”基金也因此被稱作農民的“救命錢”。

廣州紅會被曝拿“救命錢”賺錢

“廣州紅會的救命錢,原來躺在銀行大吃利息啊!”廣州市紅十字社會急救醫療救助專項資金(下稱救命錢)2014年初,爆出“2013年度利息收入高達191.85萬元,而年度救助支出總額為160.68萬元”的訊息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超過千萬的救命錢躺在銀行錢生錢,但是廣州市各家醫院幾乎都存在患者醫藥費籌措困難的問題。與廣州紅會對比鮮明的是,民間救助病童公益組織—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所籌捐款全部用於救助。對於廣州紅會的救命錢2013年利息高於支出,恤孤會會長王頌湯直言:“有人等救命,救命錢躺銀行睡覺是浪費資源,應該有錢就花,趕快救人,沒錢再找。”
背景
7000元救助額度十年未變
為了緩解貧病困難市民的醫療負擔,1998年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設立救命錢,於2002年6月17日正式啟動。廣州市紅會專職副會長歐陽炳惠10月31日介紹說,“該筆資金,最初由廣州市政府撥款800萬元,各區縣撥款400萬元,加上紅會歷年募集到的1400萬元社會善款成立和運作起來的。”當年,資金領導小組還制定了運作方案:每年拿出全部的利息和上一年募集善款的50%進行救助。
救命錢的主要救助對象,是“廣州市區內因突發意外事件造成危及生命的傷害,需緊急搶救,無經濟支付能力又無其他渠道解決急救期間基本醫療費用的傷病員”。
迄今運營12年來,除了2004年12月將每人救助金額上限5000元提高到上限7000元,此後十年未變。
院方
申請救命錢困難重重
2014年10月31日至2014年11月2日,長江商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多家三甲醫院,得到的反饋是救命錢遠遠不夠解決困難病患拖欠的醫藥費。紅會所支出的救命錢,實在不夠庇護廣州市所有符合條件的貧病救助對象。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救命錢每季度審批一次,申請“醫療急救資金”的醫療機構於每年1、4、7、10月四個月的10日前報送審核,於當月20日前審核後報市紅十字會審批、發放。跨季度申請的個案不再受理。
天河區某醫院副院長趙元(化名)說,“我們醫院每年白白買單的醫療費超過100萬元,60%來自急診科。”他介紹說,有的患者入院死亡,但身份甄別困難等, “當碰上這種棘手的醫療欠費情況後,向市紅會申請救命錢卻困難重重”。
他表示申請救命錢程式繁瑣,有關派出所不僅要甄別患者的三無人員身份,醫院還被要求提供住院前後的明細表。即使順利通過繁瑣冗長的申請程式,有的到期困難病患連身份還沒甄別完,可提交的救命錢申請卻只有一年有效期,錢沒到手卻浪費了醫院的人力物力。
回應
紅會表示救助額有必要修改
廣州市民非議並質疑,救命錢的使用對象範圍太狹窄!按規定,只有遭遇車禍、工傷、食物中毒等突發情況,並且支付困難,才能申請救命錢。假如當年此類情況發生較少,又該如何處理利息和社會捐贈?醫療費用水漲船高,救助標準10年沒有提升,合情合理嗎?
此外,面對各家醫院填補欠費黑洞的無奈,廣州紅會能否擴大救命錢的適用範圍?十年不變的人均上限7000元能提高嗎?
對此,2014年10月30日晚,廣州紅會匆匆在其官網簡略公告救命錢歷年運營情況,應對“救命錢休眠生利”事宜。公告顯示,救命錢啟動至今,共籌集3489.36萬元(含歷年利息收入),支出1806.09萬元,現結餘1683.27萬元。
緊接著在2014年10月31日,專職副會長歐陽炳惠公開進行一番解釋,“2013年救命錢的利息收入高過救助支出,主要是因為2013年有一筆定期存款到期,增高了利息收入。”
歐陽炳惠介紹,救命錢啟用以來,截至2013年底利息總收入為808.88萬元,總支出為1806.09萬元。
這意味著,歷年累積的利息收入已用完,已經動用了本金。
歐陽炳惠說,救命錢的主要救助對象不包括醫藥費籌措困難的病人。傷病員急救期後和其他各種急、慢性病(包括晚期癌症等),均不屬救命錢的救助範圍。
歐陽炳惠表示,救命錢只能專款專用,“各醫院的醫療欠費現象都比較嚴重,如果救命錢用於支付將招架不住。”
對於社會關注的救助額上限提升,歐陽炳惠公開回應,在往年的實際運營中,的確出現過少數超過7000元或萬元的申報個案未能報銷的案例,7000元救助額度有必要修改。
他還說明,將簡化繁瑣的手續。
對於為何將救命錢放在銀行生息不作為,長江商報記者從2014年11月3日至5日,連續三天到廣州紅會採訪均被拒絕。

喚醒“救命錢”

提升公共基金的使用效率,需要平衡“放與管”,在強化監管的同時,應不斷創新資金管理和使用機制。沉睡的民生資金背後,藏著沉睡的改革之心。
廣東省2014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該省醫保基金結餘超1200億元,遠超規定標準。而全國範圍內,這一數字更達7600多億元。這意味著,民眾自身籌集的“救命錢”,有相當一部分沉睡在銀行賬戶上。
公共醫療保險制度本意在扶弱濟困,依靠集體的力量抵禦個體的風險。但在一些地方,醫保個人賬戶金額少,綜合報銷比例低,存在起付線高、支付限額低的情況。在這種畸形的保險關係中,“被代理”的民眾得不到實惠,不知資金源流,更無從監管、問責。結餘過多的醫保資金,也背離了制度設計的初衷。
現實中,公共基金的缺位、錯位並不少見。,被民眾調侃為“收得痛快,使得痛苦”……
“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事實上,有專家指出,醫保資金結餘過多,反而容易被挪用,滋生腐敗風險。
改革走到今天,好比騎腳踏車,騎得太慢,反易摔倒;握好剎車、適度發力,才能突破藩籬、闖過險關。養老金入市有風險,但在劃定合理安全邊界後,也可通過投資保值增值;延遲退休引發爭論,但在充分民主討論前提下,還是能夠循序漸進穩步實施;公務員工資漲還是不漲,倘若實現了公開與透明,未嘗不可拿到法治的桌面上推演一番。看得清底線與方向,拿捏好速度與節奏,也就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法。

江蘇每年醫療欠費上億

病人的命保住了
醫藥費分文未付
李東此次轉危為安,離不開醫護人員長達10天的全力搶救。病人的命保住了,而醫院欣喜之餘也有苦澀和無奈。
徐州第三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王斌說,李東因急救產生近5萬元醫藥費,分文未付。“當時是公安把病人送過來,他隨時有生命危險。雖然聯繫他的家人,但他們不願露面,我們只能先救人。”李東轉到普通病房後,醫院仍在承擔其後續康復治療費用,並繼續和他家人溝通。
先救人,這是醫院不可推卸的道義。2009年9月,一個遺嬰被派出所民警送進沛縣人民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嬰兒患有中度腦癱、肺部感染等多種疾病,生命危在旦夕,當即努力搶救。
孩子病情穩定後,仍需長期治療,但其家人找不到,社會福利機構沒能力接收,醫院重症監護室10多位醫護人員決定集體照顧這孩子。“我們給孩子起名豆豆,在病房裡給他布置個家。”沛縣人民醫院護士長羅秀俠說,大家給豆豆當了4年“爸爸媽媽”,直到2013年9月,在各方協調下,需要接受基礎康復訓練的豆豆被送進徐州市福利院。
照顧豆豆幾年,醫院僅醫藥費就花了20多萬元,對一家縣級醫院來說,這是筆不小開支。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輻射蘇魯豫皖21個城市的1.2億人口。徐州衛生部門統計顯示,當地11家主要醫院2013年應急救助貼進去500多萬元。
每年逃費欠費上億元
醫院“苦水”往哪倒
患者拖欠醫療費、逃費等現象普遍存在,令大小醫院有苦難言。
南京二級以上醫院,幾乎家家都有被欠費的經歷,少的一年幾十萬元,一些大醫院每年被欠費動輒上百萬。據不完全統計,僅2012年,南京11家市屬公立醫院就為2000多例無姓名、無親屬、無錢急診病例,以及逃費、惡意欠費等病例墊付醫藥費300多萬元。
省第二中醫院是家中等醫院,每年各種欠費、逃費超過100萬元。院長於勇說,“醫院所在地區約有50萬人,其中下鄉回城人員、下崗失業職工、經濟困難居民多,我們是這裡唯一的三級醫院,看病人多,欠費自然更多。”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辦主任王軍透露,路倒病人、流浪人員、無支付能力病人、110送來的“三無”人員,等等,醫院幾乎每周都會碰到,近5年該院這方面壞賬已近千萬元。
“惡意拖欠醫藥費拖到最後,有時就成了死賬。”徐州第三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周斌說,那些無支付能力、無法確定身份的病人,客觀上增加醫院負擔。民政部門的愛心醫院只有基本醫療能力,遇到危重病人,還是往大醫院送。這些病人前期急救、後期治療的護工護理費,他所在醫院每年為此買單近50萬元。
醫院被欠費最多的是急診、產科、老年康復科等科室,治好病收不到錢,欠費多了,有時影響醫院正常運轉。南京多家醫院不得不成立醫療費清欠小組,但收效甚微。省中醫院醫務處處長馬朝群介紹,醫療欠費要么長期掛賬,要么科室自己消化,病人所逃欠費用往往由管床醫生、護士、科室主任等按比例分攤。
記者從省衛生計生委獲悉,全省醫院被逃費、欠費的總額,保守測算每年也得超過1億元,三甲醫院每年此類壞賬、死賬數額很大。
整合資源合力監管
用好應急“救命錢”
國家成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替部分無力支付醫療費的路倒病人、“三無”人員等埋單,醫院盼著能藉此緩解沉重的欠費壓力。確保把這筆“救命錢”用在刀刃上、發揮最大效用,有關部門正在制訂細則,監督資金使用。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2013年門診量達231萬人次,出院人數11.85萬,為江蘇醫院最多。該院副院長顧玉明說,應急救助有事故責任人、工傷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等各類保險,還有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資金等多種支付渠道,但各種資金使用不到位,又未形成合力,醫院每年這方面要掏150萬元。公安、民政等部門應加緊對無法明確身份病人的識別認定。
2014年9月起,《江蘇省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施行,提出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通過財政投入和社會捐贈等多渠道籌集,企業、個體工商戶、自然人捐贈資金,可享所得稅優惠政策。衛生計生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共同負責,所籌集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全部納入專戶管理,實行分賬核算、專項管理、專款專用。徐州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陳昌鋒表示,國家建立10億元應急救助基金,有助於減少醫院後顧之憂,“我們正在摸底,研究救助方案。”
也有專家指出,治理拖欠醫療費,從長遠看,應構築更加全面細緻的醫療保障制度,完善社會誠信體系。醫保分公費醫療、居民醫保、職工醫保、農村合作醫療等,保障水平還有較大差異。此外,跨地區醫療報銷難,無形中增加欠費、逃費的機率。對惡意逃費的病人,在就業、升學、貸款等方面應加大懲戒力度。

紮緊“救命錢”的籬笆

人社部發布的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情況顯示,中國共核查五項社會保險待遇享受情況7453萬人項,查出3.5萬人冒領待遇1.27億元,已追回1.22億元。冒領不時發生,既因有人鋌而走險,也與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缺陷、監督不力有關。
社會保障,公平為先,福祉為本。把社保資金分配給需要雪中送炭的人,這是實現社會公平、保障人民福祉的基礎和核心。和中國人口基數比,冒領的幾萬人不可謂多,但冒領本質是騙取公共福利和國家財產,讓社會公平變得劣質化,還會傷害國家在社會保障上承擔的責任、積累的公信。
在這個意義上,冒領社保待遇問題不應被視為小問題。對它的處理,不應止於追回,而是要把籬笆扎牢。既通過嚴厲的處罰,讓冒領者付出慘痛的代價,也要嚴把福利分配的關口,讓有非分之想的人對社保資金無從下手。
一些地方發生的社保案件讓人觸目驚心。公共福利好比“肥肉”,在利益驅使下,誰都想咬一口。從維護資金安全、保護社會公平的角度出發,無論是社保資金大案,還是分散各地的冒領現象,處罰都應該是到事到人。補網眼是要杜絕一切漏網之魚,國家對於社保制度的努力,不能留下社保這塊“肉”好咬、咬了也好脫身的空間。
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社保向來被稱為“救命錢”,“救命”二字重千鈞。切斷對“救命錢”的非分之想,就是讓社會公平根固枝榮、福澤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