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城長萬里
- 又名:故國春秋
- 材質:旗降石
- 規格:17.0×14.0×5.0cm
- 技法:微畫雕
石雕信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石雕信息
【名稱】長城長萬里
【材質】旗降石
【規格】17.0×14.0×5.0cm
【技法】微畫雕
【作者】初山
【年代】2001年
【編碼】S225
作品賞析
長城長萬里,故國多戰事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作品巧妙地利用旗降石上深紫色條紋,用微畫雕技法雕刻成《長城長萬里》藝術作品,但見長城東西綿延到邊遠,起伏於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長城因其延伸上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縱觀中國古代史,夏商周時期史料不盡詳細,而進入春秋戰國之後就連續不斷的戰爭。秦統一六國後便把戰國時燕、趙、秦三國長城修復並連線起來,築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迄遼東的古代世界偉大工程之一的萬里長城。繼之,漢朝修築的西起今新疆,東止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的部分。漢之後又進入了漫長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戰亂時代。明朝推翻了元朝蒙古族統治後,又繼續加以修築,修築了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畔的長城,並留卒戍守。
長城長萬里,依勢構築,用險制塞
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占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偉大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肯定了它,接著司馬遷又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作品《長城長萬里》展現出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之險要,從城牆外側看高聳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
巍巍群山襯托,更顯“長城長萬里”綿延雄偉
該石頭其餘淡黃綠白色部分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將其中暗色小塊以遠視方式刻畫了長城內外巍巍群山和其它景觀,更顯“長城長萬里”綿延雄偉的磅礴氣勢,使之更加雄奇壯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長城長萬里》依照長城原貌,在內外製高點刻有烽火台,以進行偵察敵情和傳遞訊息,讓長城上的駐軍作好準備;並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築障城,派軍駐守,以加強長城的防禦能力。在長城以內,每隔一段距離,都修建駐軍的大城,並設有迅速傳遞訊息的通訊網,以便統一指揮和互相支援。
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杜甫《春望》中寫道:“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
看《長城長萬里》這件藝術作品上久經倉桑的雄偉建築,如讀一部“故國春秋”史,引發人們對故國幾千年歷史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