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

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

《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內容簡介:“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作為“第一信用”的政府信用,其乃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石、核心及先導,也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法制建設意義重大。《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採取要論體例,突出於綜述性的集要研究特點,以構建中國特色的政府信用法制保障體系為目標,從政府信用的述要入手,在對其作全方位法理解析並揭示富蘊其中的法理基礎及其在法治國家建設中之價值功能基礎上,通過對政府失信表現與成因的深入分析,輔以政府信用法制的域外考察,以及比較法視閾下對我國的重要啟示,著力於法律規制層面,提出我國政府信用法制建設的基本構想,進而提出專門立法建議並最後給出“政府信用管理條例”草案建議稿——這也是《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一大亮點與價值所在。

基本介紹

  • 書名: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作者:於新循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205053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政府信用理論與法制保障要論》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於新循,男,1966年生,四川省蓬安縣人,四川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及民商法學碩士點負責人,四川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及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成都市政協委員,農工民主黨四川省委法制委副主任,“法治成都”特邀研究員,成都市及綿陽市仲裁委仲裁員。1996~2009年在重慶工商大學法學院任教,曾獲“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重慶市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人選”等學術稱號及專項資助,2009年9月調入四川師範大學法學院工作。主要從事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社會法學以及憲政與私權保護研究,近些年集中於養老服務、社會組織、社會信用體系特別是政府信用等領域的法制建設研究。在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現代商人法縱論一基本理論體系的探尋與構建》等學術專著5部,發表“論商法之商主體強化原則”、“我國養老服務法制建構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從自律走向他律:我國政府信用的法制化探徑”等學術論文53篇。主持、主研各級課題25項,其中主持教育部項目、法務部項目、重慶市教委重點項目、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等課題13項。另外,曾參與《重慶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重慶市政府信用管理辦法》等多部地方立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一章研究問題的切入與引出
第一節政府信用的自古關注
第二節政府信用的基本認知與現實洞察
第三節政府信用建設的大勢應對
第四節研究狀況的國內外掃視
第二章政府信用的概念厘定
第一節政府信用的內涵揭示與概念給出
第二節政府信用與政府誠信的概念判別
第三章政府信用的基本依託
第一節政府信用的理論本源:中國古代誠信理論、西方社會契約論及人民主權原則
第二節政府信用的理論與制度支點:行政誠信原則
第四章政府信用的價值功能
第一節政府信用:維繫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石、核心及先導
第二節政府信用:維繫政府自律與他律博弈的客觀需要
第三節政府信用:維繫政府合法性及其正當性的基礎要求
第四節政府信用:維繫法治政府建設的必然訴求
第五節政府信用:維繫柔性行政方式的關鍵制約
第五章我國政府失信的集中表現與成因分析
第一節政府失信的基本狀況
第二節政府失信的集中表現
第三節政府失信的成因分析
第六章域外政府信用法律制度介要及對我國啟示
第一節西方國家政府信用制度概說
第二節美國政府信用制度選要
第三節對我國的幾點啟示
第七章政府信用建設的法制應對
——制定專門性法規《政府信用管理條例》
第一節政府信用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節政府信用立法的可行性
第三節政府信用立法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政府信用立法應形成的基本運行機制
第八章《政府信用管理條例》的幾個基本問題及草案建議稿
第一節《政府信用管理條例》的四個基本問題
第二節《政府信用管理條例》草案建議稿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