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放言五首·其三
  • 創作年代:唐代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譯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晚年,主要作品,

作品原文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1)
不用鑽龜與祝蓍。(2)
試玉要燒三日滿,(3)
辨材須待七年期。(4)
周公恐懼流言日,(5)
王莽謙恭未篡時。(6)
向使當初身便死,(7)
一生真偽復誰知?(8)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除心中狐疑的辦法,
這個辦法不需龜甲或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
辨別木的材質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
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如當初這兩個人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作品注釋

選自《白氏長慶集》。《放言五首》是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途中所作。
(1)放言:言論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這裡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辦法,方法。
(4)決:決定,解決,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猶豫不定。
(6)鑽龜、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鑽龜殼後看其裂紋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莖占卜吉凶。這裡是指求籤問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
(7)試:試驗,檢驗。
(8)辨:辨別,鑑別。
(9)材:木材,這裡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奪取君主的權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復: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周成王的叔父。武王死後,有人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上證明他對成王是一片忠心。
(16)王莽漢元帝皇后侄。在漢末時,他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許多人。《漢書》記載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後來王莽篡漢自立,歷史揭露了他虛假的面目。

創作背景

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來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任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來奉和。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和事物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噹噹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麼,而該用什麼,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輔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漢朝政權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出一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號醉市先生,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800年(貞元十六年)中進士,歷任左拾遺、東宮贊善大夫、江州司馬、杭州、蘇州刺史、太傅等職。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 《秦中吟》、《新樂府》,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他又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人。白居易的敘事詩如《長恨歌》、《琵琶行》,描寫細膩,生動感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極為廣泛。在詩歌創作理論上,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現存詩3000多首,著有《白氏長慶集》。與元稹並稱元白,倡導新樂府運動
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敘事詩《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琵琶峰。
放言五首·其三

晚年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羅隱杜荀鶴,宋代王禹偁梅堯臣蘇軾張耒陸游及清代吳偉業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在日本的影響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歡的唐代詩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常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雲人物。

主要作品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 《問劉十九》《買花》 《望月書懷》(原題《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課本用作小序)
白居易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一些小詞。贈劉禹錫詩云:“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其中《花非花》一首,頗具朦朧之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