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波動背後的政府因素分析》是董進創作的論文,導師是魏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波動背後的政府因素分析
- 論文作者:董進
- 導師:魏傑
- 學科專業:數量經濟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清華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關鍵字:經濟周期波動 巨觀經濟 政府行為
- 館藏號:F124.8
- 館藏目錄:2009\F124.8\3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波動背後的政府因素分析》是董進創作的論文,導師是魏傑。
《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波動背後的政府因素分析》是董進創作的論文,導師是魏傑。中文摘要本文詳細地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歷次巨觀經濟波動周期,對其成因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通過定量分析來驗證筆者的論斷。經過分析,筆者認為導致歷次巨觀...
《中國巨觀經濟波動背後的政府因素分析》是2009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進。內容簡介 為了科學地研究歷次巨觀經濟波動背後的成因,以及各個因素在其中所產生的影響的大小,作者對本書的框架結構大致作如下安排:第1章是本書的寫作背景以及研究意義,提出作者研究該問題的理由。第2章是作者所作的文獻綜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出現了五次經濟周期波動,它們對中國經濟的正常運行與發展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關於中國經濟周期波動的成因、形成機制、解決對策的研究就成為經濟學界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學者們主要從投資帶動說、技術衝擊說、信貸配給說、貨幣供給說、體制因素說等視角解釋中國經濟周期性波動原因與...
分析結果表明,在總需求的三大構成要素中,投資波動是引起我國巨觀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在總供給的決定要素中,資本和全要素生產率衝擊對產出波動的影響具有長期性。其中,資本對產出波動的影響和貢獻更大,說明改革以來我國經濟的增長和波動主要還是依靠資本積累的作用,經濟成長方式仍是“粗放型”的。 體制變革是中國...
因此,本文試圖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制度變革現實為背景,討論制度變革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係,中國經濟成長的制度缺陷和制度選擇。 通過分析制度變革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內在關係,本文的研究認為:要素投入、科技創新、經濟結構和有效需求是刺激經濟成長的四大動力,而這些動力之源來自製度的變革。制度變革能夠引致激勵結構的...
魏傑,“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波動背後的政府因素分析”,《中央財大學報》,6期,2006-12-25 魏傑,“當前中國產業結構調動中的幾個問題”,《經濟經緯》,2期,2006-12-25 魏傑,“改革中為什麼會出現不同聲音”,《中國改革》,9期,2006-12-25 魏傑,“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內在特性與改革思路”,《改革》,7期,2006-07-...
《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決定因素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首先,對我國區域經濟成長狀況進行全面的對比,詳細測算了各個區域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等投入要素。接著,從資本的市場化配置、教育的融資改革以及“東部優先”的改革開放等角度,闡述了我國區域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等差異產生的原因和作用機制。同時,...
因此,化解產能過剩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點。調節這些產能的過剩,剛才你問到一個問題是市場的結果還是政府的調控的結果?各個方面的因素比較複雜,經濟界和新聞界朋友都可以做深入的分析。總的就是要通過繼續深化改革,來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產能過剩和體制機制方面的一些因素。對於...
我們進一步對增長和波動的貢獻做分解,分析增長與波動的貢獻因素。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有著分階段的特徵,我們依據可變價格計算的貢獻率分五年規劃看(見表6),從增長、消費率和投資比率上也能看到大的發展輪廓,1981-1990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為9.74%,六五和七五消費率為68.89%和57.86%,消費占絕對的...
這些要素主要包括地區市場分割、地方政府效率等,由此系統地對於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財政分權、經濟增長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間的關係進行實證研究並解釋相關結論的政策含義,最後將從政策調控的角度對如何建立分權框架下“以經濟成長為導向”的中國政府政策的目標和路徑進行實證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完善機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第三節 政府規模與產業結構 第四節 政府規模與經濟增長基本要素 小結 第四章 我國政府規模演變 第一節 政府機構改革歷程中的政府規模演變 第二節 政府規模演變過程中的政府職能轉變 第三節 政府規模總量變動 小結 第五章 政府規模的經濟成長效應評價 ——基於中國地級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研究目標 第二...
針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區域發展的影響,本項目以巨觀經濟波動、地區要素配置、區域經濟成長、經濟結構變動為主線,抓住影響區域增長的前向推力和後向拉力,從區域時空演化角度研究建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增長波動下的省級、地級市的區域回響過程、格局和機制。採用經驗模態分解和Mann-Kendall方法...
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過去一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活力不斷釋放。改革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但隨著人口紅利衰減、“中等收入陷阱”風險累積、國際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等一系列...
《地方政府競爭與中國經濟增長:對中國之"謎"中的若干謎現象的解釋》內容簡介:改革開放之後的三十多年,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成就,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國際上許多經濟學家和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都把中國的非凡經濟表現視為一個“謎”,即中國之“謎”。為解釋中國之“謎”,《地方政府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