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中式簿記是參照西式簿記的複式借貸記帳的原理和方法,對中式簿記加以改良的一種簿記。複式記帳法傳入我國後,主要保持兩種形式:一是以借貸為記帳符號的西式簿記。二是以收、付為記帳符號的改良中式簿 記。會計改革家們在保留中式簿記的原有基礎上,適當吸收西式簿記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中式改良簿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改良中式簿記
- 出處:新編會計大辭典
改良中式簿記是參照西式簿記的複式借貸記帳的原理和方法,對中式簿記加以改良的一種簿記。複式記帳法傳入我國後,主要保持兩種形式:一是以借貸為記帳符號的西式簿記。二是以收、付為記帳符號的改良中式簿 記。會計改革家們在保留中式簿記的原有基礎上,適當吸收西式簿記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中式改良簿記。
改良中式簿記是參照西式簿記的複式借貸記帳的原理和方法,對中式簿記加以改良的一種簿記。複式記帳法傳入我國後,主要保持兩種形式:一是以借貸為記帳符號的西式簿記。二是以收、付為記帳符號的改良中式簿 記。會計改革家們在保留中式簿...
改良中式薄記是指參照西式簿記特點,對中式薄記加以改良的一種簿記。20世紀30年代初由徐永柞等所創導。改良中式簿記的特點是:保留中式傅記的原有形式。主要有採用現金收付記帳法、上收下付帳頁格式;用四柱法計算結存數;沿用某些傳統名詞。吸收西式簿式原理和方法,主要有採用複式記帳法;採用憑證作為記帳依據;確定...
《改良中式簿記概說》是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永祚。內容簡介 《改良中式簿記概說》內容簡介:二十世紀初,在中國的知識分子隊伍中,比較普遍地存在著一種改良和改革的思想,有的試圖通過振興中國近代工商業,達到救國救民之目的;有的試圖通過醫學、文學改變中國國民之精神。有的則試圖通過簿記或會計改良或...
分別登記賒購和賒銷業務;在分類帳方面,除謄清簿外,設“客戶往來”,“行莊往來”等分清簿,按客戶和行莊戶名登記,19世紀末起因受西式簿記的影響,逐漸發生了變化,20世紀30年代初期由徐永祚等人按照西式簿記的原理和方法,對中式簿記加以改造,創立了既不同於西式簿記,又與傳統的中式簿記有區別的“改良中式簿記...
《改良中式簿記實例》是193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永祚。摘要 講述改良綱要、帳戶分類表、帳簿組織表及記帳規則,大部分篇幅為6個帳式組織實例。實例後均有練習題。卷末附錄:補助簿、記帳憑單 章節目錄 目錄 一改良綱要 二帳戶分類表 三帳簿組織表 四記帳規則 第一組織實例 日記簿 膳清簿 結算表 附第一組織練習...
20世紀30年代,徐水祚等提倡“改良中式簿記”,因其不能適應處理日益複雜的經濟業務的要求,建國後逐漸被淘汰。其主要特徵是:(1)實行現金收付記賬法;(2)採用上收下付直欄式賬頁,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計算標準,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3)賬簿不印頁數,使用“過”、“入”、“兩訖”、“平”、“銷”等...
1934年至1935年,潘序倫先後在《會計雜誌》上發表《為討論“改良中式簿記”致徐永祚君書》《批評徐永祚的改良大綱10條》和《改良中式簿記之討論》等文,顧準也推出了《評徐永祚氏“改良中式簿記”》。這場學術論爭推動了中國會計事業的發展,而潘序倫與徐永祚更是因為這場爭論結下了友誼。有了徐永祚這個標桿,潘序倫也...
1908年大清銀行創辦之時,即採用現金收付複式記帳法,為中國改良中式簿記之先聲。中華民國時期 大型工商企業一般採用借貸複式簿記,中小型工商企業一般採用中式收付簿記。30年代會計師徐永祚(1891~1959)發起了改良中式簿記運動,擬訂《改良中式簿記方案》(1933),但未能廣泛推行。與此同時,會計師潘序倫(1893~1985)...
《中國經濟學經典文選》是2011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望、范世濤。該書收錄了《黑龍江流域的農民與地主》、《中國工業化之程度及其影響》、《三民主義與人口政策》、《中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及其發展及其前途》、《為討論“改良中式簿記”致徐永祚君書》、《我國幣制問題》、《大同書》、《中國土地...
《會計雜誌》是民國時期的重要刊物之一,旨在改良中國固有會計制度,開展會計研究,推行改革中式簿記,介紹各國最新會計學說,研究會計學、審計學、薄記學原理及套用,探討會計制度改革及人員管理問題,各行業的決算報告。刊登內容 該刊刊載的收付簿記法法的原理及改良中式簿記,得到了中小企業的歡迎,形成一股改良的潮流...
為討論“改良中式簿記”致徐永祚君書 合併決算表之編制法 學校成本會計述要 潘著《會計學》敘言 審核應收賬款之原則及方法 我國公司會計中幾項法律問題 我國合夥會計中幾項法律問題 單位成本之意義及其重要 《會計學報》序 對於我國新頒所得稅法規之意見 非常時期之會計問題 本所附設會計補習學校創辦日校緣起 上海...
這一特殊情況是由於特殊歷史背景造成的,而這種超前的會計實踐所提供的經驗教訓則成為後來會計理論改良的重要參照。再如改良派和改革派之爭逐漸由理論論爭轉為業務競爭,兩派的工作重點都放在實踐方面,在會計方法上形成了西式簿記和改良中式簿記並存的局面。西式簿記多為大、中型新式企業所採用,改良中式簿記則為中、小...
為了改變我國傳統的條子帳,四十年代初,北京得泉簿記學校校長賈得泉先生編輯出版了《改良中式簿記》一書,第一次介紹了科學的複式記賬方法和借貸式帳簿的樣式。成文厚老闆劉國梁和帳房先生劉培森等人得知後,欣喜若狂。他們看到當時大部分企業使用的舊式流水賬(即條子帳)有很多弊端,結算起來十分不便,常為此大傷腦筋。...
人物成就 當時,尚流行中式簿記,永詐編著《改良中式簿記》一書,出版後頗受工商企業歡迎,紛紛採用,其所創收付記賬法,在解放後稅算會計、商業會計中沿用至九十年代。1933年12月24日,他應上海市商會之請,發表了改良中式簿記的演講,並舉辦改良中式賬簿表單展覽,陳列賬簿表單共四五十種,參加者竟有近萬人之眾。
李康年(1898—1963),浙江寧波人。他的父親李國盤是清朝末年秀才。少年時期的李康年,由父親親自嚴格教讀,打下了較好的古文和書法基礎。1913年,進寧波大昌紙號當學徒,滿師後任該店司賬。他在任職期間,能銳意改革,採用當時尚屬罕見的改良的中式賬冊記帳。1921年,李康年進寧波棉業交易所任秘書,任職四年。1925...
《會計學雜誌》1926年3月在上海創刊並發行,收錄至1927年5月(一說停刊於1936年12月,共出版8卷,計48期),內容豐富,發行及時,質量也比較高,與當時所發起的改良中式簿記運動配合較緊,故深受會計學界和工商界人士歡迎。由(國立)東南大學上海商科會計學會編輯。刊期不詳。該刊屬於會計刊物。辦刊宗旨 該刊以“...
《會計那些事兒》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一凡。內容介紹 《會計那些事兒》簡介:活躍在近現代的老一輩會計人:他們是誰?他們是怎樣一種活法?他們對中國、對世界有何貢獻?他們後來怎么樣了?複式簿記是怎樣引進中國的?改良中式簿記是如何發展的?紅字沖賬法是哪裡發明的?“機械化會計”是怎么回事?“帳”...
《顧準會計文集》是2010年12月1日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顧準會計文集》主要內容包括:會計論文、會計專著兩部分,《顧準會計文集》由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目錄 會計論文 民國十三年銀行公會聯合會議審定銀行會計科目之商榷 近來我國銀行關於傳票及賬簿之改革 評徐永祚氏改良中式簿記 銀行資產負債表分類排列...
第三節 改良中式簿記方式/1286 第七章 抗戰前商會與金融財稅政策的調整/1303 第一節 參與內債的承募和整理/1303 第二節 推進幣制改革/1335 第三節 從“裁厘認捐”到“裁釐改稅”/1351 第八章 抗戰前商會的政治參與/1383 第一節 立法委員選舉之爭/1383 第二節 參與國民會議/1392 第三節 呼籲...
第三節 改良中式簿記方式/1286 第七章 抗戰前商會與金融財稅政策的調整/1303 第一節 參與內債的承募和整理/1303 第二節 推進幣制改革/1335 第三節 從“裁厘認捐”到“裁釐改稅”/1351 第八章 抗戰前商會的政治參與/1383 第二節 參與國民會議/1392 第三節 呼籲裁兵編遣,調和各派政爭/1410 第四節...
1920-30年代改良中式簿記運動及改良與改革的爭鳴。1927年(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財政部會計則例》頒行。1930年(民國十九年)國民政府《會計師條例》頒行。1930年(民國十九年)國民政府《主計處組織法》頒行。1931年(民國二十年)主計處會計局成立。1933年(民國廿二年)中國計政學會成立。1934年(民國廿三年)中國會計學社...
一、農業思想 二、貨幣思想 三、財政思想及其他 第二節 馬寅初的經濟思想——基於發展經濟學視角的探析 一、統制經濟理論 二、工業化理論 第三節 方顯廷的經濟思想 一、中國近代經濟的根本特徵及成因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三、中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安排 第四節 徐永祚的經濟思想 一、中式簿記改良論 二、幣...
其中有《銀行簿記學》、《簿記學》、《改良中式會計》、《中國之會計師制度》、《實用銀行簿記》、《實用銀行會計》、《銀行會計》、《會計學》、《成本會計》、《鐵道會計》、《審計學要義》、《商人通義講義》、《現行公司法要義》、《現行票據法要義》、《海商法要義》、《破產法要義》、《實用政府會計》、《...
專題二十一 西式簿記中國化:《連環帳譜》 專題二十二 中國第一部會計法“民三會計法” 專題二十三 中國註冊會計師事業的奠基人謝霖 專題二十四 中式簿記的改良者徐永祚 專題二十五 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 第七篇 嶄新時代的會計旋律 專題二十六 山西革命根據地會計的歷史貢獻 專題二十七 中國特色的...
為基本體例。其原理是“一收、一會、一該、一存”均存在於“連環帳譜”之中。凡貨物出入,均有來龍去脈,我該即彼有,我收即彼付;彼該即我存,彼收即我付。這樣,收、付、該、存必相連環■■這部書雖未能得到推廣,但它畢競是我國第一部介紹西式簿記的會計論著,對我國改良中式會計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中華民國時期中式簿記或會計的改良與改革運動 第四節 中國對發展近代會計的歷史貢獻 一、中國“龍門賬”和“四腳賬”創立與套用的世界性貢獻 二、中國對複式簿記的引進套用是創造性的,堅持了引進套用切合中國國情的原則 三、愛國知識分子對政府會計的改良與改革,對抑制官僚機構中的腐敗弊端起到重要作用 四、...
,主要介紹秦漢兩代的會計發展歷程,分為四個專題;第四篇“唐宋盛世的會計奏鳴”,主要介紹唐宋時期的會計發展脈絡,分為四個專題;第五篇“傳統文化中的會計音符”,主要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與會計千絲萬縷的聯繫,分為四個專題;第六篇“近代文明的會計交響”,主要介紹西式會計的傳播與中國傳統會計的改良,分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