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鹽

《收鹽》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描寫了沿海居民的痛苦,指出了“收鹽”政策的弊害,強調“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表現出青年王安石敢於抨擊弊政、要求改革的無畏精神。此詩直陳其事,以意行之,一氣貫注,描寫和議論緊密結合,也表現出王安石早期詩作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收鹽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王安石
  • 作品出處:《全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收鹽
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窮囚破屋正嗟郗,吏兵操舟去復出。
海中諸島古不毛,島夷為生今獨勞。
不煎海水餓死耳,誰肯坐守無亡逃。
爾來賊盜往往有,劫殺賈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州家:州府。飛符:緊急文告。比櫛(zhì):梳篦的齒,形容很密。
2.嗟唏:哀嘆。
3.不毛:不長草木、莊稼。
4.島夷:海島上的鹽民。夷,古代稱東南沿海的少數民族為夷,這裡指沿海的居民。獨勞:特別勞苦困頓。
5.亡逃:逃離海島,被迫為盜。
6.艘: 船。
7.秋毫:秋天的獸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

白話譯文

州官催促收鹽、捉拿煮私鹽者的文告一個接一個飛來,到海上緝拿鹽民的差役如今更加頻繁了。
官兵駕著小船在海上頻繁巡邏,貧苦的鹽民像囚犯一樣被困在破屋裡哀嘆。
海中那些小島自古以來不長草木、五穀,鹽民的生活已經夠苦了,如今又被官府禁止煮私鹽,他們的生活就更加窮困。
鹽民不煮海鹽賣就要餓死,有誰肯坐守在那裡而不去逃亡呢?
近來“盜賊”經常出現,劫殺商人,沉毀船隻。
一個人的生命比天下還要重要。既然這樣,君子怎么忍心來與鹽民爭奪這細微的利益呢。

創作背景

王安石曾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至宋仁宗皇祐二年間(1050年)任鄞縣(今浙江寧波)知縣。他到任後,週遊鄉里,深入社會,了解民生疾苦。在掌握了州郡及官僚壓榨沿海鹽民的情況後,於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作了《上運使孫司諫書》。書中直言進諫,建議官府不要禁止海邊百姓製鹽販鹽,以免官逼民反。《收鹽》這首詩大約寫於同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十二句,用兩韻,因而也可分兩層來理解。前四句寫官家頒令收鹽的暴政景況。官府督責嚴苛,官兵緝拿緊張,致使鹽民形同囚犯,躲避於破屋之中,長吁短嘆,忍受飢餓。等到官兵離去,他們才敢出來。寥寥數語,一針見血,揭露出海旁百姓生計遭受官商勾結破壞的客觀事實。
後八句改寫百姓因窮而逃、因窮而反的現狀。本來就是不毛之地,難以謀生。而官府竟然對賴以謀生的鹽民施以苛政,則導致遁逃反叛乃是必然之事。作者雖然沿用“盜賊”一詞,但指斥的對象卻是“州家”與“君子”,態度極其鮮明。
《收鹽》一詩,直接反映社會政治問題,正言官逼乃民反之源,可謂慷慨陳詞,為民請命。全篇以直敘為主,間以議論,篇末更見宏旨,而語言質樸無華。

名家點評

山西大學山西大學學報副編審魏曉虹《王安石集 名家選集卷》:這首詩直陳其事,發表議論,語言質樸無華。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