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名片
收穫祭,顧名思義,是
農作物收穫的祭儀慶典。進而言之,一年辛勤工作成果的感恩慶祝活動,不論是
豐收抑或歉收,布農族人一樣都要向
天神謝恩,舉行收穫祭。收穫祭(Masarut)舉行時間在每年七~十一月之間,各村自行決定。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年度終止開始的分界。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活動。如今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等表演性的節目。
舉行時間
收穫祭(Masarut)舉行時間在每年七~十一月之間,各族自行決定。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年度終止開始的分界。
表現形式
收穫祭,台灣原住民各族因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反映出來的形式與意義也不一樣,這是台灣多元文化獨具特色的地方,亦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不論是
阿美族、
排灣族、
魯凱族、
布農族等,每年的7、8月可以說是最熱鬧,也最忙碌的季節。台灣原住民因族群文化的差異,有著不同形式的收穫祭,但其中小米卻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收穫祭的內容及表現方式也緊扣著各文化的社會組織及文化概念。過去收穫祭長達七至十五天,現今大都集中於一天舉行,各部落舉辦時間大都集中在八月中旬。現在只有少數
部落仍然保存傳統的“烤餅占卜”,大多數的部落已改為歌舞比賽等活動。
意義
豐收是人類普遍的願望,人們藉由收穫祭對神靈表示感謝與慶祝,祈求來年有更好的收穫,也藉由祭典凝聚族群的向心力,表現團結一致的形象。收穫祭-魯凱族收穫祭
魯凱族是六族中人數最少的一族,共有1千5百多人,居住於卑南鄉的大南村。以農業、狩獵、捕魚及採集為主要生活方式,社會亦行貴族、平民階級區分制,在家制上男嗣有優先權。屋材以板岩為主,最為特殊。巨型殼桶和長形木雕為其工藝代表作。民俗中有搶婚儀式及室內葬禮的特殊傳統。
收穫祭該族重要的
祭典每年約七、八月中舉行,感謝神明賜予豐盛的食物與飲水。祭典舉行時,全社集合於會所廣場,男女間雜排成圓圈中舉烈火,歌舞歡騰,舞后飲酒,通宵達旦而不倦。魯凱族與排灣族同時遷居東部,故其祭禮、婚姻喪葬等略同排灣族,不宜多贅,茲就其族中年齡階級之嚴密,及少年、青年鍛鍊身體方面之舊俗。
小米收穫祭 (Tsatsapipianu)以小米為主要農作物的魯凱族,在每年農曆八月中前後舉行收穫祭,作為一個年度的終止,並迎接新的一年。離鄉在外的
魯凱族人回到家鄉共襄盛舉,感謝上天賜予作物的豐收,祈求平安。祭祀前,濃厚的節慶氣氛籠罩著村落,家家戶戶忙著縫製傳統舞衣,用稻米摻小米釀造甜酒,祭典當天,迎靈、獻祭、山地歌舞、鞦韆大賽、拋物比賽等傳統民俗活動輪番登場,一直到深夜才結束。
收穫祭中,烤小米餅(“烤餅
占卜”)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將小米麵團帶到特定地點(通常都在村外野地),地面上鋪石板,燒熱後將小米麵團放在上面,再覆以香蕉葉,再壓一個石板,三十分鐘左右後,拿開上面的石板和香蕉葉,用烤出來小米餅,作為今年農作與狩獵的卜問。例如,烤得太乾,今年可能雨水較少,烤得溫潤,表示今年的雨水豐沛。烤小米餅的儀式只限男性參與。此外,還有“引靈報信”、“保佑靈魂祭”、“男人祈富祭”、“灑聖水祭”等祭典儀式。
布農族
尤其布農族的收穫祭,在所有有關粟米的祭典里,它是重要且特別的日子,祭儀過程充滿敬天的意涵。布農族的主食是所謂的粟米,其栽種過程完全采自然法則,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也沒有進步的科學技術與方法,小米種下去之後,一切都交給天神了,十足的靠天吃飯。所以收穫祭在布農族歲時祭儀里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布農族的儀式行為,在其社會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換言之,歲時祭儀的舉行,對其而言,頻繁而必要。布農族所舉行的儀式行為,是與天神溝通的行為,以便傳達族人的期望,正面且友善的回響,這是布農族舉行祭拜的最大目的。布農族的祭儀行為與其生存、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假若祈求儀式失敗,馬上面臨的是生活會出現狀況。什麼狀況呢?可能會歉收,致糧食不夠的話,將無法餵養食指浩繁的人口。因此,布農族所舉行的收穫祭,不是為個人的運勢或未來發展祈求,而是為了表達感謝或未來的收成祈求天神。漢人古有俗諺:「民以食為天」,布農族祖先為小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勞勞碌碌,是最佳的寫照。
布農族的收穫祭,是割粟之前的始割祭儀,族人必須先把粟酒釀好,家中的長老在祭日的一大早必須到粟田,摘取5、6 顆粟穗,拿回來插在屋內穀倉左右邊和屋前牆上,然後揮搖(Sum'sum)豬骨串成之祭器,同時口中念詞感謝祖先恩賜豐收。接著把一隻豬用修尖的長竹,從胸部刺穿到背上去,然後繼續念念有詞地說:「我等現在穿豬,以饗祖先和粟,粟啊!全都到我家來吃豬肉吧。」布農族人相信四面八方的小米,聽到了豬叫聲後,都會自動集聚到田裡。收穫祭日的前後各天12天之內,經過作者田調訪問布農族耆老,都不能吃米、青菜、地瓜、橘子、香蕉、糖、鹽、魚和雞等,因為布農族人深怕吃得好或吃多了,無形中表示小米也會很快就會吃完。
排灣族
排灣族(Paiwan)為台灣原住民,發源於
北大武山,現階段居住在海拔I000米以下的山區。以台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分布北起大武山地,南達[恆春,西自隘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包括高雄縣市、屏東縣、台東縣境內,人口約六、七萬餘人(2000年為83391人),為台灣第三大原住民族,擁有
台灣原住民少有的
貴族制度,並以
巫術出名。排灣族在比較上深具文化性,除了與其它原住民族一樣善歌舞外,他們有貴族制度,精良的雕刻技術,以及每五年舉辦一次的盛大的
五年祭。排灣族收穫祭舉行時間在每年七~十一月之間,各村自行決定。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年度終止開始的分界。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
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活動。目前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等表演性的節目。
鄒族
這是鄒族所有與生產活動有關的祭儀中,最為慎重的一個祭儀。它是以氏族為單位,同一部落各氏族在同一日各自舉行,因此也可說它是
氏族的團結祭儀。分散在各地的氏族成員,前一天都要返回合社的氏族宗家。主持祭儀的
長老要先夜宿於祭屋中,在天將亮時一個人到小米田進行儀式。回到祭屋後,再帶領氏族成員舉行儀式,向小米神致敬,同時祈祝年年豐收。早餐在祭屋中進食,由氏族成員分享米、酒與肉食。之後,各氏族間彼此互邀、分享酒食,以顯示彼此間的互助團結,並再一次肯定部落內各氏族間的地位與關係。最後,長老們便在
部落頭目家的祭屋中聚會,並決定是否要舉行該部落年度最大的祭儀「
瑪雅斯比」。
阿美族
阿美族,六月,在海祭之前有個小米收穫祭,此時正值山棕的結果期。採收小迷時,通常用山棕葉來捆綁,於是在采山棕葉的同時,也採摘山棕心。山棕心與豆類是小米收穫祭中食用的野菜。
阿美族收穫祭因受到文化轉變的影響,使得收穫祭的內在性質也不斷在轉化中。但收穫祭仍是最能表現阿美族
文化的祭典。各村會自行舉行收穫祭,時間由一~七天不等。根據傳統習俗,收穫祭在夜晚揭開序幕,第一天禁止女孩子參與。但最後一天全部的女孩子都必須參加,以女孩子的歌聲作為祭典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