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簧(杭州攤簧、紹興攤簧),產生於清代中期,屬於敘唱類的曲藝品種。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紹興市聯合申報的“攤簧”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254 Ⅴ-1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攤簧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18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紹興市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藝術形式,流行地區,流派,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中國清代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興起於乾隆年間,名為灘黃調,初為代言體的坐唱形式。道光以後,崑曲漸衰,灘簧繼起,遂以坐唱形式移植《綴白裘》中收錄的崑曲折子戲,每折分為四、五個書段;沿用崑曲聲腔,簡繁相間,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揚婉轉似彈詞,拖腔又類崑曲,是一種崑曲的通俗化唱法,稱為前灘。另有以民歌小調演唱,以滑稽風趣的曲目見長,名為後灘。
至清末民初,小型戲曲蓬勃發展,各地灘簧也相繼仿效戲曲形式,改為化妝登台演出。隨著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調、音樂逐步演變,形成了灘簧腔系的各地方劇種,如蘇劇、甬劇、錫劇、滬劇等。
藝術特色
藝術形式
其基本藝術特徵是帶有歌唱性,有說有唱,以突出聲腔坐唱戲文為主。傳統曲目一般由演員五至七人,分生、旦、淨、丑角色,各操三弦、琵琶、胡琴等樂器,自奏自唱。一人飾一角或多角,用模擬性的表情和動作來刻畫人物、敘唱故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杭州攤簧》系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之一種,詳細介紹了杭州攤簧這一地方曲藝的歷史起源、發展現狀、傳承脈絡以及發展前景等。
流行地區
攤簧即灘簧。流行於 蘇州 、 上海 、 杭州 、 寧波 等地的一種曲藝。攤,通“ 灘 ”。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謌以清唱為上,十番鼓次之,若鑼鼓、馬上撞、小曲、攤簧、對白、評話之類,又皆濟勝之具也。”參見“ 灘簧 ”。
流派
海寧流派,俗稱“海寧攤簧”。海寧攤簧是一種民間曲藝,形式短小精悍,演唱生動活潑,民眾喜聞樂見。
海寧攤簧用方言俚語說唱,有樂隊伴奏,一般樂隊演奏員兼演唱者角色,是一種自拉自唱的曲藝表演樣式。海寧攤簧的傳統曲牌有“東鄉調”、“賞宮花”,傳統曲目有《玉蜻蜓》、《小尼姑下山》、《西廂記》、《賣草藤》等。海寧攤簧常在農家婚禮、壽慶、建房、養蠶、生育等儀式以及傳統節日、廟會等民俗活動中演出。這些儀式和活動往往邀請戲班、打唱班、道教社團、皮影戲和騷子書演唱,海寧攤簧在演出正本戲的同時,隨著主事穿插演唱,有湊熱鬧、調節氣氛的功能。
海寧攤簧作為傳統曲藝,吸取並改進了上海的滬攤,在海寧的丁橋、慶雲一帶廣為流傳。目前,在丁橋鎮的打唱班或道教團隊的演唱中,仍穿插演唱海寧攤簧,並在演唱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
海寧攤簧作為傳統曲藝,吸取並改進了上海的滬攤,在海寧的丁橋、慶雲一帶廣為流傳。目前,在丁橋鎮的打唱班或道教團隊的演唱中,仍穿插演唱海寧攤簧,並在演唱中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
傳承意義
攤簧反映了特定時代的民眾娛樂與文化元素,具有較高的曲藝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