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攘卻 ”.驅逐,抵禦。《漢書·地理志上》:“ 武帝 攘卻 胡 越 ,開地斥境,南置 交阯 ,北置 朔方 之州。” 唐 陸贄 《論邊緣守備事宜狀》:“有攘卻之力,用和親之謀,則示弱而勞費矣。” 宋 岳飛 《奏辭檢校少保第二札子》:“臣本無才術,誤膺眷渥,未能攘卻夷狄,掃除僭竊。” 梁啓超 《張博望班定遠合傳》:“ 秦始皇 攘卻戎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攘卻
- 詞語釋義:驅逐,抵禦
- 示例:《漢書·地理志上》:
- 年代:古代
亦作“ 攘卻 ”.驅逐,抵禦。《漢書·地理志上》:“ 武帝 攘卻 胡 越 ,開地斥境,南置 交阯 ,北置 朔方 之州。” 唐 陸贄 《論邊緣守備事宜狀》:“有攘卻之力,用和親之謀,則示弱而勞費矣。” 宋 岳飛 《奏辭檢校少保第二札子》:“臣本無才術,誤膺眷渥,未能攘卻夷狄,掃除僭竊。” 梁啓超 《張博望班定遠合傳》:“ 秦始皇 攘卻戎狄。”
亦作“ 攘卻 ”.驅逐,抵禦。《漢書·地理志上》:“ 武帝 攘卻 胡越 ,開地斥境,南置 交阯 ,北置 朔方 之州。”唐 陸贄 《論邊緣守備事宜狀》:“有攘...
攘,rang,從扌(手)從襄。推手使前也。古讓字。引申之使人退讓亦用此字。本義:推讓。“手”與“襄”聯合起來表示“用手接過對方的物品,接著用手遞迴去”、...
攘辟,讀音 rǎng pì,漢語詞語,指讓避。...... 《禮記·曲禮上》:“君出就車,則仆並轡授綏,左右攘辟。” 鄭玄 注:“謂羣臣陪位侍駕者攘卻也。或者,...
而對內憂外患兩重威脅,對於剛剛誕生的國民黨政權,顯然外要攘,內也要安。但是孰先孰後呢?作為當政者,蔣介石認為“攘外必先安內”。他在多次講話中對攘外安內關係...
攘迥多吉(1284—1339) 全稱卻傑仁波且攘迥多吉。藏傳佛教噶瑪噶舉黑帽系第三世,為噶瑪拔希轉世。元後藏貢塘地方人...
rǎng dí ㄖㄤˇㄉㄧˊ 攘狄 抗擊異族入侵。 清 曹寅 《聞二弟從軍卻寄》詩:“伏聞攘狄開邊隅,聞子獨載推鋒車。” ...
攘獄,讀作rǎng yù,漢語詞語,是指拒捕。...... 《周禮·秋官·禁殺戮》:“凡傷人見血而不以告者,攘獄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 賈公彥 疏:“玄謂‘...
攘服,讀音 rǎng fú,漢語詞語,指征服。...... 猶征服。《漢書·賈捐之傳》:“乃探 平城 之事,録 冒頓 以來數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 顏...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儒家經典《春秋》的三部專著之一。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後來演化為...
《文選·王褒》:“ 秦穆 有王由五羖 ,攘卻 西戎 ,始開帝緒。” 呂延濟 注:“緒,業也。”《南齊書·樂志》:“假我帝緒,懿我皇維。”參見“ 帝業 ...
出處 語本《漢書·地理志下》:“ 武帝 攘卻 胡越 ,開地斥境。”宋 陸游 《蠟彈省札》:“遇一國有警急,諸國迭相救援。如開斥生地,俘獲金寶,並就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