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龍附鳳

攀龍附鳳

攀龍附鳳,漢語成語,拼音pān lóng fù fèng,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業或揚威。亦比喻依附有聲望的人以立名。同“鳳附龍攀”。

基本介紹

拼音,出處,辨析,成語故事,

拼音

pān lóng fù fèng

出處

揚雄法言·淵騫》:攀龍鱗,附鳳翼,巽以揚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
唐杜甫《洗兵馬》: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
《晉書 載記第二十六 禿髮利鹿孤傳》:桓泣曰:"臣往事呂氏,情節不建。陛下宥臣於俘虜之中,顯同賢舊,每希【攀龍附鳳】,立尺寸之功,龍門既開,而臣違離,公衡之戀,豈曰忘之!"

辨析

示例:張某人因為善於攀龍附鳳,所以在仕途上春風得意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巴結別人。
反義詞:安貧守道、剛直不阿。

成語故事

龍、鳳,古代傳說中象徵吉祥的動物。龍,象徵帝王;鳳,象徵帝後。龍鳳則象徵皇家威勢。此典比喻歸附帝王、依附權力。典出《漢書·敘傳下》:舞陽鼓刀,滕公廄騶(jiù chú,掌管馬的官),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並乘天衢。
中華成語中華成語
這裡列舉了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奪取天下的四名功臣。一是樊噲(kuài),沛人,劉邦的老鄉。當初以屠狗為業,後隨劉邦征戰,屢立戰功,被封為舞陽侯。鼓刀,動刀、拿起刀子。二是夏侯嬰,沛人,劉邦的老鄉。原是劉邦的司御(即馬夫),跟隨劉邦攻秦,被封為滕公。三是灌嬰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原是絲綢商人,後隨劉邦起兵,累立戰功,被封為潁陽侯。四是酈商,高陽(今河北省高陽縣)人。陳勝起事時,隨陳勝。後隨劉邦,屢建戰功,被封為曲周侯。以上四位“攀龍附鳳”,都登上了高位。《史記》記載以上四人事略的《樊酈滕灌列傳》。司馬遷說:“方其鼓刀屠狗賣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垂名漢廷,德流子孫哉?”其中“附驥之尾”也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與“攀龍附鳳”同義。但“附驥之尾”(或“附驥尾”、“附驥”)可用為自謙。
“攀龍附鳳”也作“附鳳攀龍”、“攀龍托鳳”、“攀鱗附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