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企業自主權是指企業有較多的生產經營活動、獨立處理人、財、物等問題的權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改變過去國家在經營管理方面集中過多、統得過死、國營企業應有的許可權太小等弊病,國務院於1979年7月13日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濟管理自主權的規定》,旨在把不適當的過分集中的權利,有領導地下放給企業,以調動和發揮企業和勞動者生產經營積極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擴大企業自主權
- 出處:財經大辭典
擴大企業自主權是指企業有較多的生產經營活動、獨立處理人、財、物等問題的權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改變過去國家在經營管理方面集中過多、統得過死、國營企業應有的許可權太小等弊病,國務院於1979年7月13日頒布了《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濟管理自主權的規定》,旨在把不適當的過分集中的權利,有領導地下放給企業,以調動和發揮企業和勞動者生產經營積極性。
擴大企業自主權是指企業有較多的生產經營活動、獨立處理人、財、物等問題的權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改變過去國家在經營管理方面集中過多、統得過死、國營企業應有的許可權太小等弊病,國務院於1979年7月13日頒布了...
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 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是中國針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的兩項改革措施之一(另一項為廠長負責制)。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的改革目的在於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效率,推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進入市場,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國務院同意國家經委《關於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工作情況和今後意見的報告》,現轉發給你們,望認真研究執行。 一年來,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發展很快,現已具有相當規模,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擴大企業自主權,是整個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對於發揮企業的內在動力,促進企業間的經濟聯合,挖掘...
關於擴大國營工業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的若干規定,國務院頒布,1979年7月13日實施。全文 為了進一步調動工業交通企業的積極性,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貢獻,必須擴大國營工業交通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為此,特作如下規定。一、企業必須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各項經濟計畫。企業的各項經濟計畫,...
”還指出,要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發展的能力,成為具有一定權力和義務的法人”。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進一步提出按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搞活全民所有制企業。把經營權真正交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改制司法解釋條文精釋及案例》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02-01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國光。內容簡介 我國國有企業改制,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80年代初以“放權讓利”為中心,擴大企業自主權階段,主要的政策依據是國務院1979年發布的《關於擴大國營企業經營管理自主...
【章名】 一、認真落實搞活企業的有關政策規定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頒發了關於擴大企業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的一系列重要檔案。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對這些檔案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認真檢查,逐條抓好落實。凡檔案規定放給企業的權利被中 間環節截留的,要堅決放給企業。各部門、各地區要認真清理各自下發...
第二章 擴大企業自主權與放權讓利 第一節 堅定不移擴大企業自主權 第二節 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要害是恢復企業應有的性質和地位 第三節 擴大企業自主權的實現形式 第三章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第一節 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內容與實踐 第二節 走向股份制——國有企業產權關係變革 第三節 調整國有企業布局 第四章 ...
1.中央《決定》明確規定給予企業的權力,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規定,各地必須逐條落實到企業,任何部門都不許剋扣。企業性的公司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企業應有的權力。否則,企業有權抵制和向上級指控。企業也要擴大分廠的自主權,並給車間和班組一定的自主權。2.各級現有的行政性工業商業公司,要採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省地方工業從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實行經濟責任制入手,進行了工業管理體制的初步改革,總的來看,方向是正確的,效果是顯著的。為了貫徹黨的十二大精神,進一步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按照國務院的有關政策規定,在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
企業具有活力的基本條件是:改變舊的經濟體制,建立新的經濟運行機制; 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保證其在企業中的主人翁地位,擴大企業自主權,處理好國家、企業、職工個人三者利益; 完善經濟責任制,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同觀點 有關企業活力的內涵,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給出過多種解釋。劉守德認為,企業活力是...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企業自主機制需要企業內外各種條件的配合。從企業內部來說,要建立權責利相統一的責任制度及與這種責任制度相一致的內部權力機構。從外部來說,主要是規範政府行為,理順政府和企業的關係,把管理權在政府和企業內進行科學界定,同時,積極培育和建立市場體系,為企業自主權的充分發揮提供良好的環境。
“政企分開”的基本含義是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巨觀和行業管理職能與企業經營職能分開。(1)政企分開要求政府將原來與政府職能合一的企業經營職能分開後還給企業,改革以來進行的“放權讓利”、“擴大企業自主權”等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政企分開還要求企業將原來承擔的社會職能分離後交還給政府和社會,如住房、醫療...
第二節 傳統社會主義與計畫經濟條件下的企業 一、傳統社會主義與單一計畫經濟 二、傳統社會主義企業的產生和發展 三、傳統社會主義企業的經營機制 第三節 社會主義企業改革歷程 一、真理標準討論與鳳陽春雷 二、擴大企業自主權與承包制 三、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與三圓理論 四、現代企業制度的提出 五、從有計畫的商品經濟到...
各個企業同樣要厲行改革,敢於和善於用權,著力在挖掘企業內部潛力、提高經濟效益、加快發展步伐上下硬功夫。一、實行政企職責分開 1.中央《決定》明確規定給予企業的權力,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規定,各地必須逐條落實到企業,任何部門都不許剋扣。企業性的公司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企業應有的權力。否則...
指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是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階段,針對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下政企職責不分、政府直接經營管理企業的狀況,為增強企業活力,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而採取的改革措施。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本屆政府開門“第一件大事”、2014年國務院第一...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動橫向經濟聯合若干問題的規定》在1986.03.23由國務院頒布。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發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方針的貫徹執行,地區、部門之間開始打破封鎖,在生產、流通、科技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橫向經濟聯繫有了很大的發展,勢頭很好。在擴大企業自主權的...
間接管理是國家主要通過制訂指導性計畫、運用經濟槓桿、簽訂定貨契約等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控制、調節、監督的管理方式。企業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國家把一些本來應當由企業決策的權力下放給企業,把一切可以由企業之間直接進行的經濟活動放手讓企業自己去做,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國家與企業之間的經濟關係,主要是按...
1979年以來,對商業的商品流通體制、經營管理體制、企業管理體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改革。基本內容是: 在以國營商業為主導的前提下,鼓勵多種經濟成分競爭,允許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並存,減少了流通環節;確定供銷合作社集體所有制的性質,實行由“官辦”到“民辦”的轉變;政企分開,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大中型...
超過基數的收入有的留給企業,有的按比例分成。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有利於理順國家和企業的關係,在堅持企業全民所有制性質的前提下改革企業的經營方式,擴大企業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有利於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以增強企業後勁;有利於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對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有重要作用。但實踐中也...
1.擴大了企業自主權。社會主義企業實行股份制,實現了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國家只是企業的所有者之一,不再掌握全部生產資料。集體、個人以及國外投資者,都可以成為企業的部分所有者。股東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董事會負責對企業投資和發展方向作出重大決策,日常工作交董事會推選出來的廠長(經理)負責。職工入股...
原有工業體制的主要問題是,國家集中的權力過多,對企業管得過多過細,限制了企業的積極性。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後,在總結過去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圍繞增強企業活力這一中心環節改革工業體制。首先簡政放權,從擴大企業自主權入手,進而建立企業內部各種形式的...
向社會開放服務取得的收入,可單獨立戶、單獨核算,稅後利潤全部留給企業,主要用於商業設施建設,並允許按一定比例提取福利基金和獎勵基金。二、擴大企業自主權,搞活大中型商業企業(五)繼續簡政放權,減少中間層次。“三十五條”及其“補充規定”同樣適用於商業企業(包括糧食、供銷社企業,下同)。凡“三十五條”和省...
一個以政府推動為主、以國有企業改革為核心的經濟體制改革由此拉開了序幕。改革是有階段性的,但各個階段的時間界線無法絕對地劃定。因為許多改革是交叉進行的。中國的所有制改革大體上經歷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階段。這種試點是由四川省率先於1979年10月在6家國有企業中進行的,1979年5月,...
1980年1月頒發了《關於國營工業企業利潤留成試行辦法》,在國營工業企業中逐步推廣。優缺點 實行利潤留成,改變了企業利潤全部上繳國家、虧損全部由國家補貼的統收統支的狀況,使企業財力有所增加,對於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和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搞活經濟,發展生產,有明顯的作用。但是,這種辦法也存在一些弊病:①沒有...
這個時期的改革,主要是:減少中央的指令性計畫指標,改革管理體制、改進管理方法和擴大企業自主權,強調利潤對企業領導和工人的物質刺激作用。其實質是在計畫經濟的框架內,有限地利用市場機制;以行政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管理經濟。這個改革,在當時曾一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促進了蘇聯經濟的發展,使在勃列日涅夫...
因此,政府不宜於直接經營企業,企業要執行國家的法令、方針和政策,但不具備管理國家的職能。實行政企分開,可以減少政府對企業的控制和干預,擴大企業經營管理的自主權,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迄今為止,對政企分開的基本解釋可以歸納為:確立國家與國有企業之間的正確...
由此所造成的政企職責不分是傳統計畫經濟體制的主要缺陷因此經濟體制改革從開始就圍繞政企職責分開,增強企業活力這箇中心展開。從1979年-1980年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階段開始,到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我國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確定了國家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相對分離,企業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應該成為自主...
第二階段中採取的主要措施有:農業方面,進一步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著力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工業方面,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工資改革是1985年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方開放方面,1984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特區時做出了“特區是對外開放視窗”的講話,進一步推動了開放。第三階段(1989~1991年):計畫經濟與市場調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