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力河濕地

撓力河濕地由長林島、燕窩島、撓力河三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合併而成的歐亞大陸野生動物必經之地。

基本介紹

概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概況

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三江平原腹地,地跨寶清、富錦、饒河、撫遠三縣一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32°22′41″—134°10′24″,北緯46°30′10″-47°22′17″, 保護區總面積為160595.4公頃,保護區三區劃分為:核心區37045.0公頃,緩衝區5312.4公頃,實驗區70425.8公頃。自然保護區河流系三江平原內河,水系發達,水資源極為豐富,從整體來看界線長,跨度大,與完達山余脈隔河對峙,兩側島狀林較多,呈零星分布,此區是歐亞大陸野生動物必經之地。
撓力河自然保護區是1998年建立,由長林島燕窩島撓力河三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合併而成,2002年7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區位於祖國邊陲,三江平原腹地,行政區在黑龍江省富錦市、饒河縣境內,分布於建三江分局七星農場大興農場紅衛農場、勝利農場、八五九農場。
撓力河蜿蜒475公里,由八五九農場東安鎮匯入烏蘇里江,典型的北國濕地,古樸的百年名鎮,悠揚的烏蘇里江船歌,迷人的異國風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邊陲景觀。近年來,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濕地恢復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物資源

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由長林島、燕窩島、撓力河三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一處七星河市級自然保護區合併而成。2002年7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該保護區屬於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這裡濕地類型多樣,有 濕地、濕地、濕地,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是三江平原現存濕地分布面積最大的濕地之一,是三江平原原始的縮影。為了更好地保護撓力河濕地和珍稀水禽資源,撓力河自然保護區,以森林、灌叢、草甸和水生植被等5個生態系統為主體,有野生動物593種,野生植物1047種,其中: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70種、植物10種,有5種水生植物被列入《中國瀕危保護物種紅皮書》。珍稀多樣的野生動植物,使撓力河自然保護區贏得了“世界生物基因庫”美譽。
撓力河主槽寬達20~50米,全長596公里,該保護區境內長350公里,彎度係數2.0~3.0,流域面積23589平方公里。沿河兩側明水泡子星羅棋布,是水禽棲息、繁衍重要的活動場所。主要鳥類有89種,分11目21科,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有8種,《中日候鳥協定》中保護鳥類有30餘種。保護區內各種鳥類初步估算有15目32科110餘種,其中遷徙鳥70餘種,留鳥40餘種,主要有大天鵝、白鶴野鴨紅嘴鷗蒼鷺等。保護區內有獸類5目12科27種,其中珍稀動物9種,有較大經濟價值的動物18種,如麝鼠、赤狐、麝子、狼、野豬、貉等。這些珍貴動物均名揚中外。總之這裡的生態系統多樣性、景觀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極為豐富,是省內、國內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濕地生態系統。

保護與利用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以水生和陸棲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區內共有野生植物1047種,隸屬於90(目)科、448屬,包括低等植物的藻類植物26目62屬72種;菌類植物16科32屬52種;地衣植物91548種;高等植物的苔蘚植物41科60屬119種;蕨類植物12科17屬32種;被子植物86科302屬724種。區內共有野生動物593種,隸屬於6門15綱71目175科,脊椎動物6綱36目85科269屬373種,原生動物2綱9目15科25種;線形動物1綱1目7科16種;軟體動物2綱3目6科8種,環節動物1綱2目2科3種,節肢動物3綱20目60科168種,其中許多種類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區內1640種野生動植物種中蘊藏著難以計數的遺傳基因,這些遺傳信息的總合構成了保護區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尤其是栽培或馴化物種的野生近緣種。如野鯉、野大豆等,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科學價值,是重要的種質資源庫,對遺傳多樣性的保護、保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撓力河河道蜿蜒曲折,河谷開闊,水流平緩,近岸水草豐茂,間有沼澤濕地,天然餌料豐富,水體呈黃褐色,是唯一一條溫水型河流。撓力河水域是烏蘇里江魚類溯河產卵、繁殖、生長、育肥的最佳棲息地,也是饒河縣漁業生產的重點水域之一,捕撈產量占全縣魚產量的30—40%。撓力河不足之處是冬季早期缺氧,十二月初,水體溶解氧含量僅為3毫升/升以下,魚類在封河之前必須洄游到烏蘇里江越冬。至1990年,撓力河水域仍然盛產鯉魚、鯽魚、鯰魚、狗魚、泥鰍等多種魚類,撓力河紅肚鯽魚譽滿三江。
1992年以來,撓力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逐年惡化。河流兩岸大片濕地被無止境的開墾成農田,為撓力河涵養水分補給水量的功能完全喪失,該河上游建造三座大型水庫,截斷了入河水源,撓力河已成無源之河,河面在逐年萎縮,水量逐年減少,乾旱年景出現乾涸斷流河段。以水田為主的百萬公頃農田灌溉用水,含有化肥、農藥殘留,未經處理便放入河中,水體富營養化狀況加重,生化耗氧量顯著增高,已經對水生動物生存繁衍產生負面影響。人為過量捕撈也是漁業生產毀滅性的災害。同年,捕撈者用抽水機將撓力河沿岸的泡沼、溝渠、坑塘的水抽乾,用密眼操網將泥鰍魚從冰底撈出達350—400噸,因無水死亡的幼魚無法計算。1994年12月,捕撈者於撓力河水域季節性捕撈網灘有著嚴格規定而不顧,張網灘地由規定的9處猛增到50處,張網灘地間距不到500米。年末,撓力河捕撈魚產量達500—600噸,其中鯽魚占60%,鯉魚占30%,其它品種占10%,出水魚獲物中幼魚占85%以上,撓力河水域多年形成的泥鰍魚、鯉魚、鯽魚群體遭到嚴重破壞。2000年,撓力河水產量不足30噸。2001年,省水產局成立撓力河水域漁政管理委員會,將撓力河禁捕期改為4月15日至6月20日。至2005年,撓力河處於停止捕撈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