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放密訣》是李亦畲先生(1832—1892)繼王宗岳提出的“粘連黏隨”,武禹襄提出的“敷蓋對吞”後提出的“擎引松放”。對“擎引松放”做了詳細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撒放密訣》
- 作者:李亦畲
- 類別:太極類
- 語種:漢語
- 開本:16開本
- 簡介:李亦畲先生(1832—1892)
- 裝幀:平裝
書籍簡介,“擎引松放”,
書籍簡介
出的“敷蓋對吞”為第二步,李亦畲《撒放密訣》之“擎引松放”為第三步。
李亦畲先生(1832—1892)在《撒放密訣》中對“擎引松放”,這樣描述:
擎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靈字)
引 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斂字)
松 鬆開我勁勿使屈(中有靜字)
放 放時腰腳認端的(中有整字)
首先應明白“擎引松放”是“敷蓋對吞”的繼續,是“吐”即發放的實施過程。“敷蓋對吞”是用於消化對方勁力,為我所用的蓄勁過程,它是“放”的基礎與保障。“擎引松放”與“敷蓋對吞”意義相通,只是描述的角度有所不同。
擎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靈字)
引 引到身前勁始蓄(中有斂字)
松 鬆開我勁勿使屈(中有靜字)
放 放時腰腳認端的(中有整字)
首先應明白“擎引松放”是“敷蓋對吞”的繼續,是“吐”即發放的實施過程。“敷蓋對吞”是用於消化對方勁力,為我所用的蓄勁過程,它是“放”的基礎與保障。“擎引松放”與“敷蓋對吞”意義相通,只是描述的角度有所不同。
“擎引松放”
擎,“擎起彼身借彼力”。
切忌望文而生義,簡單地理解為用力將對手舉起或托起。此拙力也,非太極之巧。李亦畲先生一個“靈”字道破天機。靈者,靈活,靈巧也。擎是佯攻,是誘餌,是偵察,目的是誘彼發力。面對不主動發力之狡猾對手應不失時機地主動採取進攻的方式,即先給對手一個發勁的假象,誘使對方向我發力,此為“擎”也。須用巧妙的跟蹤勁,不前不後,無過不及,恰如其分跟定對手,將彼力牽出來,此謂“引蛇出洞”。
引,“引到身前勁始蓄。”
“引”是擎的延續,擎的目的與結果,“引”將擎所誘之力牽到我身前,進入我設下的包圍圈,或者說我勁的勢力範圍,此謂“誘敵深入”。
松,“鬆開我勁勿使屈”。
“松”是轉折,是轉守為攻,變被動為主動的策略。一味的“引”易造成人順而我背。當在我似背非背之時,突然而松,“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戰術的轉變,是松沉人地,是準備對彼施以“挫之之意”轉守為攻的技法。“松”要做得迅速、隱蔽,令對手猝不及防,使彼有被我牽動著突然失控,如墜深淵之感。簡言之就是將敵力完全消化。此時,為我最有利的進攻時機,應果斷髮放。謹記,我最順之時,乃我將背之始,機會稍縱即逝,切勿貽誤戰機。
放,“放時腰腳認端的”。
“放”是松的目的,要抓住機會,得勢發放。雖然,太極拳的宗旨為“制人而不傷人”,但並非不要發放。作為武術之
一,搏擊制敵的屬性不能丟失,該發放時就發放,決不姑息留情。那么,王、武、李的拳論中為什麼很少觸及發放呢?因為,他們飽讀詩書,皆德才兼備之士,非一介武夫。將發放看得很淡,主張“養生為本,技擊為末。”但是,王、武兩家的推手理論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因此,到李亦畲先生時,直抒胸臆作《撒放密訣》而一吐為快了。且看,“粘連黏隨”可見寬容大度之風範,“敷蓋對吞”盡現涵蓋宇宙之氣概,“擎引松放”方現太極拳術發放之奇妙。
“放時腰腳認端的”。什麼是“認端的”?認,認清,認準。端,開端、開頭、即對方的勁頭。的,有的放矢之“的”,即為靶子。放,要有目標,向什麼方向而去,心中有數。此三字意思為:探準對方勁力的方向,挫動勁頭,使之失控,然後發放,做到放之有明確方向,如同射出之箭,直向靶心,此謂“發勁如放箭。”
切忌望文而生義,簡單地理解為用力將對手舉起或托起。此拙力也,非太極之巧。李亦畲先生一個“靈”字道破天機。靈者,靈活,靈巧也。擎是佯攻,是誘餌,是偵察,目的是誘彼發力。面對不主動發力之狡猾對手應不失時機地主動採取進攻的方式,即先給對手一個發勁的假象,誘使對方向我發力,此為“擎”也。須用巧妙的跟蹤勁,不前不後,無過不及,恰如其分跟定對手,將彼力牽出來,此謂“引蛇出洞”。
引,“引到身前勁始蓄。”
“引”是擎的延續,擎的目的與結果,“引”將擎所誘之力牽到我身前,進入我設下的包圍圈,或者說我勁的勢力範圍,此謂“誘敵深入”。
松,“鬆開我勁勿使屈”。
“松”是轉折,是轉守為攻,變被動為主動的策略。一味的“引”易造成人順而我背。當在我似背非背之時,突然而松,“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戰術的轉變,是松沉人地,是準備對彼施以“挫之之意”轉守為攻的技法。“松”要做得迅速、隱蔽,令對手猝不及防,使彼有被我牽動著突然失控,如墜深淵之感。簡言之就是將敵力完全消化。此時,為我最有利的進攻時機,應果斷髮放。謹記,我最順之時,乃我將背之始,機會稍縱即逝,切勿貽誤戰機。
放,“放時腰腳認端的”。
“放”是松的目的,要抓住機會,得勢發放。雖然,太極拳的宗旨為“制人而不傷人”,但並非不要發放。作為武術之
一,搏擊制敵的屬性不能丟失,該發放時就發放,決不姑息留情。那么,王、武、李的拳論中為什麼很少觸及發放呢?因為,他們飽讀詩書,皆德才兼備之士,非一介武夫。將發放看得很淡,主張“養生為本,技擊為末。”但是,王、武兩家的推手理論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因此,到李亦畲先生時,直抒胸臆作《撒放密訣》而一吐為快了。且看,“粘連黏隨”可見寬容大度之風範,“敷蓋對吞”盡現涵蓋宇宙之氣概,“擎引松放”方現太極拳術發放之奇妙。
“放時腰腳認端的”。什麼是“認端的”?認,認清,認準。端,開端、開頭、即對方的勁頭。的,有的放矢之“的”,即為靶子。放,要有目標,向什麼方向而去,心中有數。此三字意思為:探準對方勁力的方向,挫動勁頭,使之失控,然後發放,做到放之有明確方向,如同射出之箭,直向靶心,此謂“發勁如放箭。”
那么,何以“腰腳”去“認端的”呢?太極拳講究整勁發放,講究“一身備五弓”。五弓者,兩腿曲蓄為兩弓,手與臂彎曲如兩弓,此為四張輔弓。主弓為人體“大椎與脊骨根上下兩端為弓梢,腰脊(命門處)為弓把。這張弓上聯兩手,下聯兩腿,而腰脊為聯繫上下四張輔弓的中心樞紐。”(語出郝少如編著的《武式太極拳》)收,則五弓收;放,則五弓放。可收張弓放箭之效,這就是太極拳提倡的整勁運動。單純手臂的發力“斷”、“散”、“滯”,不是傾盡全力,且易被人覺察。“腰腳”之勁沉穩厚實,隱蔽性強。腰帶肢體發勁,不是簡單的扭腰擺胯,而是如同磨盤轉動,或如槓桿撬物之腰為軸或支點的潛在運動。正所謂“外形微顯,其勁內換”。腰的潛轉不僅挫開彼勁頭,還可打敵失控之“空”點,此所謂化即發也。“腰腳”發勁以腰為軸,上下兩分,向兩個相反方向施以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每張弓形成對拉之勢。實腳總向作用力的相反方向而蹬地。這樣發出的勁才沉穩厚實,如同張弓放箭,勁整勢圓。此所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研習“擎引松放”的推手發放技術,須從畫龍點睛的“靈、斂、靜、整”中去感悟。多練習,勤動腦。心要知,更須身知,心知身不知,總是一場空,紙上談兵不英雄,從容制人乃豪傑。
回過頭再審視推手“三部曲”,很明顯,“粘連黏隨”講述不丟不頂的技術,是推手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敷蓋對吞”講述吞化彼勁、控制對手的技術,是“粘連黏隨”的高級階級,為發放做好厚實的鋪墊。“擎引松放”當然講的是發放的技術。簡言之,所謂“三部曲”其實就是太極拳的“吞吐之道”或“呼吸之道”(吸即吞,呼即吐)。吞吸為了呼放,有了充足的吞吸,才有呼放的本錢。我們在推手時,如何把握髮放的“度”,如何無過不及,如何體現“制人而不傷人”的宗旨,需要好好揣摩與研究。唯發放論不是推手之本。應該把發放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暗示太極拳家崇高風範的載體。拳友切磋要發得巧,讓人心悅誠服;發得妙,妙在“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發得得體,讓人毫髮無損;發得大度,讓人五體投地。如武派太極拳第三代宗師郝為真先生,功夫高深莫測。徐震在《太極拳大師永平郝公之碑》中寫道,郝為真先生“能置椅尋丈外,無所依傍,投人安坐基上,屢試不一蹉跌。又能手攝壯士,使臬兀彳亍,不能自主,有如擊鞠。”
擎為佯攻靈占先,
引敵深入總需斂。
松是轉折靜中變;
有的放矢整動關。
擎為佯攻靈占先,
引敵深入總需斂。
松是轉折靜中變;
有的放矢整動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