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油輸送是一種國內外普遍採用的稠油降粘集輸工藝技術,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相似相容原理,在輸送前向稠油中摻入稀油並混合均勻,在一定條件下降低混合原油的粘度,減少輸送過程中的動力損失,確保稠油在管道內正常輸送的同時降低稠油的輸送成本。其主要優點是可以利用常規的原油輸送系統來輸送稠油,並且在停輸期間不會發生稠油的凝固現象。缺點是需要充足的稀油保障且改變了稠油及稀油原有品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摻油輸送
- 外文名:oil blended crude transportation
- 領域:油氣集輸
摻油輸送的原理,摻油輸送的優點,摻油輸送的缺點,混合油粘度影響因素,摻油輸送流程,
摻油輸送的原理
摻油輸送是將稠油稀釋,降低稠油的粘度,以混合物的形式進行稠油輸送的一種方法。常規的摻油方法是在稠油進入管道之前,先將稠油與一些低粘度的稀油(包括天然氣凝析液、原油的餾分油和石腦油等)混合在一起,這樣可以降低稠油的輸送粘度。摻油輸送一直是稠油降粘減阻的主要方法,特別當稀油來源方便且充足時,摻油降粘減阻技術是最簡單有效的,目前,新疆、勝利、河南等國內油田對距離較遠的接轉站均採用摻油輸送流程。
摻油輸送的優點
- 可以直接利用常規的原油輸送系統來輸送稠油;
- 在停輸期間不會發生稠油的凝固現象。
摻油輸送的缺點
- 稀油來源必須要有保障;
- 需要建專門的管線把稀油從產地輸送至油田與稠油摻混;
- 稠油摻入稀油,對稠油和稀油的品質都有較大的影響,很難有效的利用稠油和稀油資源。
混合油粘度影響因素
- 稠油在摻油輸送過程中管道內流速不會很大,因此混合油在管道中的流動以層流為主,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混合油仍然複合牛頓內摩擦定律。相關資料表明液體的粘度是由分子間組用力引起,溫度升高時分子間的引力減小變現為粘度粘性減弱,溫度降低時分子間引力增加變現為粘度增強,所以混合油品的粘度隨著溫度的上升而減小。
- 稀油的摻入會降低油品中瀝青質所占比例,增加了各瀝青質之間的距離從而減弱油品中瀝青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變現為粘度減弱,對於一定粘度的稠油,隨摻入稀油比例增大,粘度下降也越快,一般可依據以下公式從理論上計算摻入稀油比例與混合油粘度的關係:
式中 、 、 分別為混合油、稀油和稠油的粘度, 為摻入稀油比例。
另外除上述因素外,混合油粘度還受壓力、油品體積收縮等因素影響。
摻油輸送流程
典型的摻油輸送流程如圖所示:
井口至計量站有兩條管線,一條集油,一條摻油,對進站距離遠的井口還需要加熱爐,在摻油接轉站包括集油和摻油兩部分。
集油部分:井口產出液進站通過計量閥組進入計量分離器,單井計量後進入分離緩衝罐進行油氣分離,分離器控制壓力為0.2-0.3MPa,再經加壓、計量、加熱後,輸至集中處理站。
摻油部分:稀油從集中處理站輸到摻油接轉站,經緩衝、加壓、加熱、計量後分配到所轄的計量站,再分配到井口。摻油壓力一般在2.0MPa,在摻油的同時,稀油中加入破乳劑或消泡劑以便於稠油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