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
與Center、Mall相似,其他常見的英文名詞還有:Plaza、Galleria,指出了摩爾的特點,具有長廊、廣場、庭院的特點,就是在建築物的遮蔽下,不論天氣如何,都可以進行休閒、購物或聚會。Shopping + Center、或Mall、或Plaza、或Galleria兩詞的結合,表示出購物空間帶給消費者愉悅的感受,也區分出百貨公司(Department Store)只是針對貨品進行分門別類的商店,是無法提供如漫步在長廊、廣場、庭院般悠閒的購物享受。
摩爾購物中心是指: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由專業購物中心管理集團開發經營,業態業種的複合度極度齊全(全業態、全業種/行業經營,表現出高度專業化與高度綜合化並存的成熟性結構特徵),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商品組合的寬度極寬深度極深(商品高中低檔必須齊備,以保證商品品種齊全。商品組合的寬度極寬由多家不同定位的大型百貨公司、超市大賣場實現。商品組合的深度極深由無數各類品牌專賣店、專業的不同行業主題大賣場實現。)定位於家庭(全家/全客層):家庭式消費為主導方向———通過設定大面積百貨和超市大賣場及大量不同行業的各類專賣店、家居家電類、兒童及青年遊樂設施、文化廣場、餐飲以覆蓋老中青幼四代各個層次不同類型的顧客;再輔以各類專業店針對各類消費者之需求,此外還設定各類特色店以吸引國內、國際遊客,能滿足全客層的一站式購物消費和一站式享受(文化、娛樂、休閒、餐飲、展覽、服務、旅遊觀光)的特大型綜合購物娛樂中心。
嚴格意義上講,小於10萬平方米的,叫做購物中心,大於這個數字的且業態複合度高的方可稱作摩爾MALL。而大於20萬平方米的,可叫做超級摩爾購物中心SUPER MALL。
美國國際購物中心協會曾規定了購物中心的五大特徵:(1)購物中心規劃、開發設立、經營都在統一的組織體系下運作;(2)適應統一管理的需要,產權要求統一,不可分割不可出售。(3)尊重顧客的選擇權,使其實現一次購足(onestop shopping)的目的;(4)擁有足夠數量的停車場;(5)有更新地區或創造新商圈的貢獻。可見購物中心是開發者即業主開發後,或是業主自己管理,或是委託專業購物中心管理公司管理,把場地出租給各種零售商(當然業主自己也可以經營部分場地),但哪種店鋪引進多少、引進誰,要有事先的統一規劃,各行各業都要有合理的比例,其功能不僅包括一次購足的售賣功能,還應包括吃、喝、玩、樂的生活功能:一次享受足(onestop enjoying )。
摩爾,通俗地講具有如下2個特徵:
一是大:占地面積大、綠地大、停車場大、建築規模大。二是多: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於一體)
購物中心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在服務功能上表現為複合性,在經營管理上表現為一致性,在服務設施上體現為完整性,在服務範圍上表現為商圈內的所有居民。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購物中心不是一個簡單的分散式的經營模式,而是一個統一高效運作的有機整體。
而摩爾通俗的講, 即把上海淮海路上所有的專賣店和快餐店、中高檔的第一八佰伴或太平洋百貨、中檔的第六百貨、頂級的連卡佛百貨、 家樂福大賣場、新天地、衡山路休閒街、恒隆廣場或梅龍鎮廣場、上海影城、上海書城、兒童樂園、好樂迪KTV、百腦匯、宜家家具、OBI、百安居、大食代美食城、襄陽市場、運動城、自然美SPA、MEGA FIT健身中心、大飯店等全部放入同1幢設計周全且精美的特大型的商業建築中,且各店與店之間要有良好的連通性與互動性互補性,並通過統一管理以發揮整體效應,面積一般比上海港匯廣場要大1至2倍,如上海24萬平方米的正大廣場,菲律賓馬尼拉33萬平方米的SM MEGAMALL等。
但超級購物中心SUPER MALL/ CITY MALL的管理、促銷等要求比普通百貨公司的要求更高。也就是以百貨公司、品類專賣店、主題商店、大型超市為主力店,輔之以精品店、專賣店、中華美食廣場、中外主題餐廳、咖啡廳、書店、網咖、音像店、科技展覽、多功能國際影視城等,兼有娛樂園、大型表演、商務酒店和超大型停車場,甚至還有教堂、音樂廳、體育場、圖書館等文體設施。
"摩爾"與普通的購物中心有根本區別,"摩爾"不僅規模更大,而且休閒娛樂功能更為齊全,此外"摩爾"內的各類節慶活動每天不斷。
我國在摩爾這一商業業態上不僅比歐美落後,也比東南亞許多國家落後許多。但落後也意味著發展機遇。 在正大廣場之前,上海還沒有一個真正的"摩爾"銷品茂。但上海正大廣場的規模遠稱不上亞洲第一,其在東南亞也僅能排在第8名以後。即使在國內,北京也已有2個規模在50萬平方米以上的摩爾在建設中, 在建中的上海虹橋商貿城摩爾面積也達到26萬平方米。正大廣場的投資商是泰國正大集團,其旗下的THE MALL連鎖摩爾購物中心,在泰國建有6家摩爾;且正大集團還將在廣州、北京、瀋陽和天津等主要城市發展類似的超級品牌購物中心,其中廣州天河正佳商業廣場位於天河城購物中心旁,總面積達到37萬平方米。而亞洲第一大連鎖摩爾開發商: 菲律賓SM PRIME集團已在廈門開設其內地第2家SM摩爾-16萬平方米的廈門SM城市廣場;SM集團有意在內地開設更多的摩爾。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
ShoppingMall(簡稱MALL)是源自美國、風行世界的成功商業模式,在我國常稱這種商業模式為“購物中心”。但與國內許多冠以“購物中心”的百貨商場或者綜合性商場等商業設施不同,真正意義上的“MALL”幾乎能夠涵蓋人們的各種消費需求。業內人士介紹,凡你所想像到的娛樂、休閒、購物方式,在“MALL”都有;它的消費對象是一個大型複合型消費群體。概括起來說,“MALL”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大。占地面積大,建築面積大,停車面積大,二是多。行業多,店鋪多,功能多。三是高,購物環境要求高,檔次高,顧客群購買力高。
在國外,“MALL”顯示出一派繁盛景象。以美國為例,“MALL”已占據了商業領域50%以上的份額。全球最大的“MALL”美國“西愛民頓”年營業額達28.8億美元。近幾年,“MALL”逐步在中國的商業領域興起。北京新東安市場、上海的港匯廣場、廣州的天河城、武漢的武商都已有“MALL”的雛形。目前,北京一家規劃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MALL”已開始投資建造,另外3家“MALL”正在審批之中。據悉,國外的商業資本也已介入了北京的“MALL”建設。
歷史
摩爾的起源與發展演變
今天,購物中心已經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其發展演變,一方面是由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另一方面是由於購物中心在傳播過程中與各地具體情況相結合的結果。在不同的國家、社會和經濟水平下,購物中心的發展模式既有自身的特點,又彼此影響。美國購物中心的建設始終居於領先地位,對歐洲、大洋洲和亞洲國家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一.早期探索階段
早期的購物中心探索和實踐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特別是美國,它乃是發展購物中心的先驅。
早在19世紀,美國購物中心建設已經拉開序幕,但是它在20世紀以前的發展相當緩慢。在早期探索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型有1827年西魯斯·巴特勒(CyrusButler)在羅得島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RhodeIsland)建造的三層封閉購物廊,以及1907年愛德華·H·博爾頓(Edward H.Boulton)在巴爾的摩建造的羅蘭帕克(Roland Park)中心。
20世紀20一30年代,購物中心在設計、開發和運營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一種較為固定的平面布局方式——即將一組商店圍繞小汽車布置,或者商店被小汽車包圍——很快得到重視,並逐漸流行起來。美國郊區化勢頭迫使零售商業設施適應汽車需要向郊區交通樞紐擴散,迎合新的區位選擇。開發商嘗試將沿街帶櫥窗的商店組合起來,並在商店群背後設定停車場。1921年,西爾斯·羅巴克(Sears Roebuck)公司在芝加哥郊區公路交叉點上建立了一家綜合商店,以它為核心形成了帶形中心(Strip Center)。帶形中心是美國早期購物中心的典型代表,在30年代的美國郊區非常普遍。
探索階段的購物中心雖然還比較原始,但是已經具備了一些基本特徵,它們在布局上一般沿著一條中央大街布置。1923年建成的康薩斯城鄉村俱樂部廣場(The Country C1ub Plaza)包括280家承租戶,由互相獨立的一系列商店協調開發,其建築、景觀和招牌等都有統一風格。1937年建成的休斯敦奧克斯河中心(The River OaKs Center)有47家商店,並有32500平方米可出租面積(GLA)。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建成的達拉斯海蘭帕克中心(Highland ParkCenter),它的一些創造性革新,主要體現在立面不正對街道、停車場不沿街。後來,城市土地機構將海蘭帕克中心列為購物中心的原型,並歸納出購物中心的特徵:使用不被公共街道分割的整塊土地;擁有眾多個體商店;統一商店形象;由唯一的所有者控制經營;根據需要提供一定數量的即時停車場。
英國對早期購物中心同樣作了重要探索。20—30年代,英國郊區的獨立商店紛紛組合成小型鄰里中心,開發商將鄰里中心作為居住區的配套建設內容。鄰里中心是英國購物中心的先驅。
20年代在澳大利亞,購物中心的建設已經納入首都坎培拉的規劃。由於地廣人稀的環境,主要吸收了美國經驗發展小型郊區帶形中心。30年代中期建設了一些小型鄰里中少,為郊區興起的居住區提供服務.
二.20世紀50年代成型階段
30一40年代,鄰里中心和郊區帶形中心的建設,以及坎培拉購物中心的規劃思想,為購物中心的設計、建設和管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開發商有能力將一組商業設施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建設和管理,規劃師和建築師也能夠適應郊區的要求進行設計。政府和私人投資者都為購物中心建設提供了金融支持。零售商樂於在新的商業環境中開展業務,購物者也樂於光顧能夠滿足多種購物需求的郊區購物中心,這一切為戰後購物中心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50年代,現代意義上的大型區域購物中心在美國郊區正式登場,百貨商店與小商店群的結合形成了第一個區域購物中心。郊區集中的人口和購買力足以維持大型購物中心的存在,大規模高速公路建設迎來了購物中心發展的黃金時代。大百貨商店除了在郊區購物中心開設分店外,還迫切要求建設以自己為核心的購物中心。50年代中期,郊區區域購物中心的布局和組成已經趨於固定,最常見的啞鈴形模式出現了。百貨公司作為核心商店的角色和地位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認識,此外,通過景觀設計和環境設計來強化購物行為、增加購物興趣的一系列設計方法也日臻成熟。
1956年,在明尼阿波利斯郊區伊代納(Edina)建成的南谷購物中心(Southdale Shoppin8Center)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它的革新體現在通過人工控制環境營造舒適宜人的購物環境和花園氣氛,提供開放的公共空間以滿足人們社會活動的需要,提供大面積的免費停車場,並將汽車限制在購物中心周圍,在內部建立絕對的排除汽車干擾的步行區。這一切使之成為後來購物中心建設的範例。它的設計師維克托·格倫(Victor Gruen)是購物中心的積極倡導者,主持了許多雄心勃勃的購物中心開發計畫,他對城市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甚至把解決城市問題的希望寄托在購物中心上。
郊區購物者要求交通便利、購物空間寬敞和免費停車場地充足的商業設施。購物中心不僅滿足了這種要求,而且還在精神上滿足人們更多的需求。它通過增加更多有吸引力的因素,在步行的環境中創造社會生活和文化活動的氣氛,讓郊區居民參與社區的生活,創造一種古老的理想社會生活氣氛,吸引人們前來購物體閒,從而豐富人們的生活。
郊區大型購物中心的發展,標誌著購物中心已經成型。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為了滿足新建居住區居民的購物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參與了購物中心的開發。伴隨城市重建和新城建設,一些大型區域購物中心也取得了成功。
三.20世紀60年代勃興階段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是購物中心蓬勃發展的時期,美國大型郊區購物中心迅速崛起,郊區大面積的廉價土地為購物中心提供了寬鬆、理想的設計和建設條件,環境工程的進步創造出不受自然環境限制的大型封閉式建築,舒適的購物條件和環境使購物者紛至沓來,大量以南谷購物中心為藍本的大型室內購物中心相繼建成,遍布美國各大城市。60年代末期,美國大小購物中心數量已經超過10000個。
戰後歐洲購物中心的發展速度雖不及美國,但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也不甘落後。英國試圖借鑑美國郊區購物中心的經驗進行城市市區的改造。60年代,科隆、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等歐洲城市也陸續建成了購物中心。60年代中期在亞洲,日本已經著手建設購物中心。
這一階段,購物中心在各地的發展雖然各具特色,但是由於彼此互相影響,仍然呈現出共同的特徵,主要表現在熱哀於採用封閉室內步行街模式;過分依賴人工照明和人工空調。這些能源消耗方面的潛在問題到70年代才徹底暴露出來。
四.20世紀70年代成熟階段
60年代的建設勢頭一直持續到70年代早期。歐洲城市的購物中心建設方興未艾,日本的購物中心也正在積極建設當中,同時,美國出現了巨型購物中心。但是好景不長,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機給購物中心,特別是郊區購物中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衝擊。
石油危機之後,郊區購物中心的輝煌時代迅速成為過去,人們開始對城市郊區化和郊區購物中心大規模的建設進行反思。購物中心的發展重點從郊區轉向城市市區。面對新的複雜的環境和地段,它在規模、類型和設計方法方面都發生了適應性變化,並逐漸走向成熟。
五.20世紀80年代多樣化階段
80年代以來,購物中心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高潮,這也是20世紀最富成效的建設階段。以美國為例,統計資料表明,從數量上看,80年代中期是60年代以來的購物中心建設的第三次也是最高一次高峰。在1984年到1987年,每年約有2000個購物中心開工建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開發中國家在這一時期開始掀起購物中心建設熱潮。
這一階段,購物中心類型趨於多樣化,雖然面積變化不大,但是類型演變異常活躍,並針對人口分布狀況、區位和市場、競爭消費方式的變化作出反應。新的類型和亞類型迅速湧現,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從而推動了購物中心的演變。
由於種種原因,80年代,購物中心的改造和更新成為主要的工作。以購物中心模式改造舊城商業區也得到了重視,購物中心建築常常成為城市景觀的主角。購物中心設計面臨著新的挑戰.除了考慮自身的內在功能之外,還需要考慮處理與城市的關係.城市市區用地和各種條件的限制更加促使購物中心類型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