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手

摔跤手

《摔跤手》是由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導,米基·洛克、瑪麗莎·托梅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羅賓遜(米基·洛克飾)是八十年代的明星摔角手,在摔角場上風光無限的他,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過於激烈的競技壓力等原因,讓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在一場規模不大的比賽中,羅賓遜突然心臟病發,進入了醫院,隨後醫生警告他必須馬上退出這一行當,如果再進行這種危險的運動的話恐怕性命難保……

基本介紹

  •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 編劇:羅伯特·D·西格爾
  • 主演:米基·洛克,瑪麗莎·托梅, 埃文·蕾切爾·伍德 ,賈達·弗雷德蘭德
  • 對白語言:英語
  • 中文名:摔跤手
  • 外文名:The Wrestler
  • 其它譯名:拚命戰羊(港) / 力挽狂瀾(台) / 摔跤王 / 摔角手 /摔跤手
  • 出品時間:2008年
  • 製片地區:美國
  • 類型:劇情
  • 片長:109分鐘
  • 上映時間:2008年12月17日
  • 主要獎項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演職員,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發行公司,其他公司,上映日期,

劇情簡介

前職業摔角手蘭迪·羅賓森(米基·洛克)在80年代末的時候曾經紅極一時,而如今20年過去他卻只能靠著在高中體育館或者地方運動館裡為摔角愛好者進行摔角表演為生。和女兒(Evan Rachel Wood)的關係日益疏遠,也始終無法成功維繫一段感情生活,蘭迪如今生活的支撐就是讓他熱血沸騰的摔角表演以及仍然崇拜者著他的那些少得可憐的摔角迷們。然而在一次比賽中蘭迪突發心肌梗塞,儘管逃過一劫然而醫生卻警告他不能再參加摔角比賽或者使用類固醇類藥物,否則下一次也許蘭迪就將丟掉自己的性命。 離開了摔角場的蘭迪試圖開始自己新的生活:他在一家小快餐店找到了工作,試圖和自己的女兒重歸於好,並與一名已經紅顏老去的脫衣舞娘(瑪麗莎·托梅)開始交往,一開始事情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順利,然而很快蘭迪就開始強烈地渴望著重返摔角場。最終,他決定再一次重返摔角場,挑戰自己的老對手Ayatollah,哪怕冒上自己的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
海報海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Randy'The Ram' Robinson米基·洛克----
Stephanie Robinson埃文·蕾切爾·伍德----
Cassidy瑪麗莎·托梅----
Scott Brumberg賈達·弗雷德蘭德----
Fans at table彼得·康博伊----
.Len - Trailer park managerMark Margolis----
Meathead#1Ashley Springer----
MedicAjay Naidu----
Shawn McPrideJohnny Roselli----
Admissions Desk WomanMarcia Jean Kurtz----
College Girl at BarAngelina Aucello----
Supermarket Flirt安娜卡琳·埃斯吉爾森----
WayneTodd Barry----
Nick VolpeWass M. Stevens----
Big ChrisVernon Campbell----
Larry CohenGregg Bello----
The AyatollahErnest Miller----
Ozzie D.Ron Killings----
MelissaElizabeth Wood----
Woman at DeliSylvia Kauders----
PharmacistVale Anoai----
Stepahnie's RoommateDonnetta Lavinia Grays----
FanRichard Graves----
Blue Collar GuyE.J. Carroll----
Meathead#2Tom Lipinski----
Front Desk WomanBernadette Penotti----
HellbillyDylan Keith Summers----
Lex LethalMike Miller----
AdamJohn D'Leo----
Alyssa's RoommateOlivia Baseman----
AlyssaAndrea Langi----
BartenderAlyssa Bresnahan----
Fan#1Scott Franklin----
Tommy RottonTom Faria----
Male ShopperWilly Rosner----
Fan#2Robert Siegel----
SpotterDaniel Druker----
Workout WomanAlissa Reisler----
Old LadyRebecca Darke----
Korean LadyFelice Choi----
Get a Room LadyJen Cohn----
FanBennett Dunn----
Medic#2Michael Marino----
Main Event RefereeJon Trosky----
DiamondErika Smith----
Scott Brumberg賈達·弗雷德蘭德----

職員表

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服裝設計視覺特效布景師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Richard Graves羅伯特·D·西格爾Maryse Alberti克林特·曼塞爾Andrew WeisblumSuzanne CrowleyTim GrimesMatthew Munn艾米·韋斯科特Dan SchreckerTheo Sena

幕後花絮

2008年7月29日《摔跤手》在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新聞發布會上亮相。
在帶著自己執導影片《泉水》(The Fountain)信心百倍衝擊金獅獎卻最終鎩羽而歸之後,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帶著新片《摔跤手》再次回到了威尼斯。
由羅伯特·D·史格執筆的《摔跤手》,2007年10月演員尼古拉斯·凱奇曾經接洽出演蘭迪一角,然而過了一個月他就宣布辭演,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合適,加上檔期很滿,沒有精力去健身增加體重,於是他推薦了米基洛克來飾演,最後米基·洛克接下了蘭迪的角色,影片於2008年1月開機,先後在美國紐約和新澤西進行拍攝,前職業摔跤手阿法·阿諾阿伊受僱為羅科進行了專門的培訓以確保他演好蘭迪一角。
紐約電影節始於1963年,是美國最重要的幾大電影節之一,第46屆紐約影展於2008年9月26日晚8點在林肯中心開幕,在這次紐約電影節上,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摔跤手》成為電影節的閉幕影片。
花絮
·本片獲得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尼古拉斯·凱奇原定要出演本片,他曾前往紐約的獨立摔角聯盟ROH舉辦的賽事進行觀摩,為扮演角色做準備。
·本片的拍攝日期為35天。
·有意思的是本片中的摔角手在現實中基本都是摔角手,來自各大獨立界聯盟,甚至還有WWE選手R-TRUTH客串。·本片一共出現過三個聯盟,都是現實中存在的,分別是:
·獨立界中的擁有電視轉播的規模一流的聯盟WXW(主角第一次比賽的聯盟)。
·獨立界現存為數不多的硬核聯盟CZW(主角心臟病發的聯盟,這個聯盟以硬核比賽為賣點,就是暴力血腥)。
·獨立界最大的聯盟ROH(主角最後一場比賽的聯盟,已經脫獨成為WWE,TNA之後的美摔第三大聯盟)。

獲獎記錄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 米基·洛克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米基·洛克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瑪麗莎·托梅
第6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獲獎 米基·洛克
第6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瑪麗莎·托梅第6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歌曲獲獎

幕後製作

電影背景
米基·洛克扮演的過氣角王。職業摔角比賽一向廣受美國民眾歡迎,既是競技運動,亦是娛樂節目,狂野彪悍之風引得觀眾為之瘋狂,有“施瓦辛格接班人”之稱的巨石強森,以及憑藉《海軍陸戰隊員》暫露頭角的約翰·塞納均是摔跤運動員出身。
摔跤手摔跤手
由米基·洛克出演的《摔跤王》,將視角放在一位遲暮的角壇老將身上,曾經的傳奇明星因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而不得不選擇隱退生活,最終在老對手的挑戰下決心再戰跤場,儼然翻版《洛奇6》的情節,顯然,影片的重心不是在動作上,米基·洛克如何演繹一位風光不再的過氣明星的從失落到重拾尊嚴與榮耀的歷程,令人不由得不與其演藝生涯聯繫在一起,這位80年代好萊塢銀幕極具魅力的叛逆英雄,能否迎來第二春,值得期待。
《摔跤王》由曾經執導過《珍愛泉源》的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擔任導演,阿羅諾夫斯基的電影中擅於使用hip-hop蒙太奇技術,即以快動作表現影像和動作,並伴之以音響效果,風格獨樹一幟。片中與米基·洛克配戲的是瑪麗莎·托梅,雖不常挑大樑,但平實的演技與低調的作風依舊使她片約不斷,此次出演一位徐娘半老的脫衣舞女,也算不小的挑戰。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Central Partnership[俄羅斯](2009) (Russia) (theatrical)
Lucky Red[義大利](2009) (Italy) (theatrical)
Mars Distribution[法國](2009) (France) (theatrical)
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美國](2009) (USA)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Tinsley Transfers Inc.[美國](special make-up effect tattoos - Marisa Tomei)

其他公司

Creative Artists Agency (CAA)filmmakers representation
Dolby Laboratories[美國]sound mix
PostWorks, The Labprocessing
Postworks New York[美國]HD dailies/film processing
Wild Bunch[法國]international sales
CSC[美國]camera and lighting equipment provided by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義大利 Italy
2008年9月5日
加拿大 Canada
2008年9月7日
英國 UK
2008年10月26日
希臘 Greece
2008年11月14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8年11月29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9年1月8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9年1月29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8年10月17日
土耳其Turkey
2008年10月19日
拉脫維亞 Latvia
2009年1月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