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
上海詞義:
生意場談價錢說對方“搗
糨糊”,就是指對方胡亂開價或砍價;看貨說供貨方“搗糨糊”,就是指責供貨方供貨不實在或相應服務不配套;朋友間聊天說某朋友“搗糨糊”,意指他很會吹牛、口才很好或比較風趣;在娛樂場所說“搗糨糊”,有時指服務虛假,有時指提供或要求色情服務;評價某一篇論文“搗糨糊”,指作者胡亂作文企圖矇混過關,或指作者抄襲之類;說某人很會“搗糨糊”,有時是讚揚某人很會做事,很有辦法;等等,不一而足。簡言之,“搗糨糊”有胡搞、亂來、開玩笑等類似的含義。
浙江詞義:
在浙江地域內,“搗糨糊”往往是使用在形容一個人不辦正經事,沒什麼能力,只會瞎搗亂或者瞎說、吹牛,往往是貶義詞。
由來
上海灘
在上海市區向郊區擴大之前,市區人口最多的一個區是
楊浦區,九十年代初常住戶口人口即達到一百一十萬,上海灘上稱為“大楊浦”。過去中國工業最集中的地方是東北和上海,上海工業最集中的地方是楊浦,因此,楊浦這地方也是中國工人階級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工人運動對上海乃至全國都有很緊要的影響。但楊浦區也是流氓集中的地方。楊浦區流氓最集中、最著名的地區,叫
定海橋。定海橋是個街道,但社會上一般指這個街道及其周邊密集的棚戶區。上海灘上一談起流氓、黑社會,沒有不知道定海橋這名稱的。文革時的造反司令
王洪文靠武鬥起家,是個標準的紅色“大流氓”,即來源於這個地區。這兩年突然全國皆知的周正毅,本是流氓圈裡的一個嘍羅,也是定海橋出身。
定海橋
我年少時所住的地方,離定海橋地區有數站路,跟那裡的人本不相識。但國小時即文革結束前,學生打群架成風,我周圍有幾個人經常跟定海橋的學生打架,於是就連累地區間的互相尋釁、報復。有幾次尋釁到我身上,實在躲不掉,不得不反抗,只能孤身一人拚死往前沖、往狠里打,撿了路邊的磚頭、木棒閉著眼睛只顧往對方頭上砸,竟然“兩軍相遇勇者勝”,讓一幫定海橋的人覺得我是個不要命的,於是休戰、認哥們。我是喜歡讀書的,跟他們並無來往,雖說是“哥們”,路上偶爾遇到,也只是點頭交情,連他們名字也弄不清楚,我讀大學後,更是連偶然路遇的事情也沒有了。軍隊轉業後去檢察院從事反貪偵查,走街串巷時遇到了幾張定海橋熟臉,知道了他們在黑道上打殺出了一定的名氣,是這個“王”、那個“王”了。那時流氓們很敬重同年齡里讀了大學的人,或許也因為我的職業,幾個人一口一聲叫我“大哥”起來,我則順便了解些黑道上的事情。也就那時——大概九0年左右——,第一次聽到了“逃江湖”一詞。
逃江湖
上海黑道上闖了較大的事情,不論被發現不被發現,第一做的動作便是逃跑。即使沒有闖出事情,遇到拉網(嚴打),知道自己屬於被拉網的魚兒,自然的選擇也是逃跑。不管什麼情況,先逃跑了再說,這是他們的基本策略。逃跑之後,再看三四、聽風聲,覺得問題不大,便回家。要是有很大問題,他們便乾脆去廣州、深圳等地,再伺機轉香港、澳門,乾脆到那裡打天下。九0年前後,上海的流氓已經“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基本點”,輕易不採用暴力(改革),放眼港、澳(開放)。他們把社會、世界稱為“江湖”,把自己看作是“江湖上人”。他們的首選是在本地做生意,並不願意逃跑,因此,不說“闖江湖”,而說“逃江湖”——離開本地,一般都是逃跑,故謂“逃江湖”。
那時上海流氓做“生意”,有白、黑兩類。白的生意是包櫃檯、開小店、租攤位、倒賣、販運等。黑的“生意”是詐欺、販黃、販毒、販外煙、做假煙、賭博、皮條、討債、敲詐、保衛、沖場子等。很多流氓解決啟動資金的常用手段是皮條、敲詐。皮條生意先要搞定幾個女孩子。上海流氓大哥級人物有個規矩:不出來混的女孩子不碰。女孩子混的標準,流氓圈認為凡是經常在舞場、酒吧之類場所的就是混的,就是可以設法搞定的。搞定女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稱為“撳到瓮里”,即設計圈套以戀愛名義強迫同居並洗腦,再進而迫使其賣淫,甚至把女孩送到廣州、深圳和港、澳等地做生意。敲詐的方法也有很多,對象多是飯店、舞廳、酒吧等場所的老闆。那時上海有
乍浦路飯店一條街,生意非常紅火,一些流氓就勾引一些飯店老闆參與賭博,再設計圈套進行敲詐。他們的這些“生意”必然導致流氓圈內的互相衝突,在互相衝突中,“逃江湖”或“逃江湖去”一詞成了經常互相嘲笑和嘲弄的語言。這一轉變使得語言的涵義開始發生變化。
切口
九二年左右,“逃江湖”一詞迅速曼延到了商場上,很多生意場上人開始頻繁使用“逃江湖”一詞進行互相嘲笑和嘲弄。這樣,“逃江湖”一詞就成了一個介於黑、白之間的切口。所謂切口,是一種灰色流行辭彙,是不登大雅之堂但能讓一般人作為口語接受的流行語言。上海人向來有使用切口的風氣,一時之間,“逃江湖”一詞就風行於世。但人們並不清楚“逃、江、湖”三個字,不知道它的本義,因此,就發生了音轉,成為了“搗
糨糊”。這一音轉的關鍵不是在“逃”、“搗”上面,而在於“江湖”、“糨糊”上面。“江湖”(GANGHU或JIANGHU)與“糨糊”一音之轉,一般上海人並不知道黑道的“江湖”,而是把它理解為了“糨糊”。既為“糨糊”,“逃”(TAO)就音轉為了“搗”(DAO)。九五年前後,流行的“搗糨糊”有DAO GANGHU和 DAO JIANGHU兩種口音,正是這一演變過程顯示出的音轉痕跡。
黑道用語
漸漸地,文人插了進來,開始在文章中使用“搗
糨糊”一詞。文人自然認真,一時分不清楚DAO GANGHU和 DAO JIANGHU兩種口音之間的意義。其實現在的人多數也讀過書、會寫字,也受這兩種讀音的困惑,但人們沒有文人認真,所以就經常簡化為“糨糊”解決問題,而且更覺得幽默、有趣。九六年時候,我遇到兩個報紙編輯,他們提到DAO GANGHU和 DAO JIANGHU兩種口音,弄不清楚其中道理,我進行了解說,他們恍然。我一時興起,寫了篇短文解釋,結果報紙不願意刊登,原因無它,僅僅是文人酸氣不減,——原來經常使用的辭彙竟然是個黑道用語,面子上很過不去,很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