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換城消費
- 特點:港人北上大陸購買日用品熱潮
- 特色:深圳人入港掃貨
- 本質:陸物價不斷上漲
實例事件,官方數據,選擇回流,深港同城,相關語錄,相關評論,借鑑模式,網友觀點,活著不容易,又漲價了,
實例事件
“收穫太豐富了,下次我要換個大點的購物車!”在香港上水火車站,滿載而歸的深圳主婦小雯心滿意足地笑著,一邊等車一邊打電話向老公炫耀自己血拚的“戰利品”——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鹽、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裝飛柔、28港元36包裝的得寶紙巾……她的手推購物車裡,塞滿的可不是訪港遊客熱衷的奢侈品和進口化妝品,而是每天都會用到的生活必需品,甚至還有大大的一桶有機醬油。
“沒辦法啊,深圳的物價漲得太快,不少東西已經貴過香港了。”精明的小雯算了這樣一筆賬:在深圳賣2塊錢一包的食鹽,香港超市賣1.1港元,折合人民幣才9毛多;紅富士蘋果深圳已賣到6塊錢一斤,平均一個都要4塊錢,而同樣大小的蘋果在香港10港元能買四個;深圳的雞蛋已經漲到9毛錢一個,差不多大小的雞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買30個,折成人民幣一個還不到7毛錢;10卷裝的維達衛生紙,深圳的超市賣32.5元,香港超市才賣28港元;750毫升裝的飛柔洗髮水深圳超市賣39塊錢,香港61港元就能買兩瓶……
“如果一次多買點的話,不光能把來回的40塊路費賺回來,還能省下不少錢!”持“一簽多行”簽證的小雯如今每月至少要到香港採購一次,基本只去離深圳最近的香港上水,路費便宜,給自己的廚房和衛生間補完貨就走。
像小雯這樣的“換城”消費族,在深圳如今不少。隨著深圳物價不斷上漲、港元對人民幣連續貶值,風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購買日用品熱潮似乎戛然而止,悄然轉為深圳人入港掃貨。小雯的很多朋友和同事,如今每每將砂糖、食鹽、有機醬油成箱扛回家,連牙線、止血貼也一併買來,可謂樂此不疲。
官方數據
從深圳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今年9月,深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8%,略高於全國3.6%的水平,但大多數深圳人感受到的物價漲幅則要遠高於這一數字。
在小雯每月辛勤赴港掃貨的同時,她在香港的姑媽李太卻好久不來深圳了。過去幾年,家住上水的李太和她的姐妹團常來深圳喝早茶,然後就去超市狂購些水果、捲紙、襪子之類的便宜日用品,大包小包地返港。如今,李太和她的姐妹團都捂緊了錢包,不大願意來深圳度周末了。“前幾年深圳的物價還只是香港的一半,現在都追上香港了,吃個快餐也要二三十塊,港幣又跌得這么狠,我=的鈔票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李太時常忍不住向小雯感慨一番。
選擇回流
同樣覺得囊中羞澀的是一些常年居住在深圳的香港人。以前深圳房價和物價都比香港低,不少中低收入的香港人選擇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如今,這種“雙城”生活模式也因深圳物價上漲面臨改變,不少香港人不得不選擇回流。
家住深圳皇御苑的香港人黃先生近期正盤算著賣掉房子回香港生活。黃先生在香港上水一家製衣廠工作,月入一萬四千港幣,因為對香港的高物價感到力不從心,6年前他來深圳置業,每天往返深港兩地,過上了滋潤的小日子。“以前100元港幣能換116元人民幣,我經常帶家人出去吃飯,每個月日常花銷才三千多塊人民幣,現在100塊港幣只能換到85塊人民幣,花銷卻翻了一倍,再加上每月四千多的房貸,日子真是越來越不好過了。”倍感壓力的他已經決定春節前帶著妻兒回香港生活。
深港同城
昔日港人北上“掃貨”,而今深圳人南下消費,儘管從大的概念來說,“深港同城”還有很長距離,但是從“換城消費”的變遷上,人們卻已經感覺到了這種融合的加速。同時,深圳人更是感覺到通脹不僅僅是一種預期,而是活生生的存在。
相關語錄
“今天,你‘海豚(囤)’了嗎?米和油都漲價了,豬肉也漲價了,連蔬菜也比以前貴了”……當不少人紛紛感慨如今物價飛漲,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同時,卻有人說:“我們中國要想成為強國,非得是‘三高’:物價高、人價高、錢價高。”此番言論就出自劉福垣——原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現為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語錄一:“我們沒有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政府政策的產物,拉動內需物價就要上漲。物價上漲正是在拉動內需的一個反應。所以我認為每年三到五個百分點的物價上升,每年10%左右的GDP上升,每年15%左右的工資上升,每年一兩個百分點的匯率上升,我們中國要想成為強國,非得是‘三高’。即物價高、人價高、錢價高。 ”
“咱們現在是物價、人價、錢價都被低估了,得想辦法提高。現在關鍵是物價上來了,人價(收入)沒上來。物價關鍵是靠市場上漲來的,但收入一時還沒上來,現在還沒有完全靠市場來調節。那怎么辦呢?就要給低收入的加大補貼力度。”
語錄二:“物價不漲也不行,咱們就算漲40年也趕不上美國的物價。我們現在正在轉軌期,物價上升這樣鬧心的階段也得個十年二十年的,因為我們之前犯了個錯誤,農業生產改革改晚了。就像大豆,國際市場價格一波動,國內馬上受影響。咱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得忍受這個階段,關鍵是要把收入搞上去,把生產效率提上去。”
“物價上漲程度的合理與否就看GDP。當物價上漲幅度相當於收入上漲幅度的三分之一,GDP的二分之一,就基本合適。如超過,那說明GDP有假了,收入也出問題了。但現在看,咱們沒有通貨膨脹。”
相關評論
國家發改委公布10月城市31種食品中近80%價格上漲;因食品等價格飛漲,很多深圳市民赴港購買生活品,形成奇怪的“赴港打醬油”現象。
近段時間頻頻有專家出來為基本物價上漲找存在的理由。有一位研究員的觀點更直接、更量化,以美國作為價漲的參照物,要百姓再忍受40年吧,因為咱們再漲數十年也趕不上美國的物價指數。
這種選擇性、單向性比對,顯然缺乏最基本的民生考量。只去比物價,不去比收入和基本保障,這樣的對比毫無意義和價值。一些歐美國家應對金融危機和防範通脹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是採取各種名目繁多的政府補貼,使物價儘快降低,通脹風險的責任,很自然地落到了國家的肩頭之上。而反觀國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糖高宗”、“苹什麼”、“油不得”……請注意,這些飽蘸著無奈與辛酸元素的辭彙都是民間出現的俚語,背後也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信息:這些物價上漲的實際風險幾乎都轉嫁給了普通的百姓。
為各類物價上漲找理由,專家們一直不缺新意,可缺乏基本的民生情懷。當前不爭的現實是,多數百姓民生成本太高。20年前,10元錢可以到市場買一隻剛剝了皮的全羊,甚至店老闆還要為你找補,而今捏10元錢只能買回200克羊肉;五個月前,20元可以到菜市場提回近四斤豬肉,現在卻只能購回一半……如果工資跟著物價一道漲倒也作罷,偏偏是除吃財政飯和少數壟斷國企之外,大多數中小企業職工,工資袋已經數年未有變飽滿一些的跡象。11月1日《人民日報》報導,全國總工會進行的一項職工收入調查結果顯示,有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
大多數百姓之所以對漲價如此在意,完全是當前的物價上漲已經讓他們有了切身的痛感。以前港人到深圳“掃貨”,現在貴為內地一線城市的深圳,市民卻要到收入更高的香港去“打醬油”,這是發改委專家口中的“進步”嗎?當前,努力平抑物價的政府正在艱難前行,但背離民意的“專家聲音”卻屢屢傳出。如此背離蒼生實情的要物價再漲40年,你難道不懼漲出難以收拾的問題?
借鑑模式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價最穩定的國家之一。其成功做法主要包括:一是保持生活必需品供給的穩定。以蔬菜為例,日本的各種經濟組織一方面指導蔬菜生產和銷售有計畫地進行;另一方面,當蔬菜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時,日本“穩定蔬菜供給基金”等組織會根據市場需求,不失時機地向市場增投蔬菜,擴大供應、保障供給、抑制價格上漲。
二是控制流通環節批發價格,有效調控生產和市場。針對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交易分散程度過高,日本大藏省和東京聯合出資興建了大型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以便政府能夠及時準確了解東京市場情況進行調控。
三是健全信息採集與公開機制。日本政府把及時公開市場信息作為強化民眾監督、防止“搭車漲價”和不正當競爭的重要手段,儘可能迅速地向民眾提供有關商品供求、價格變動的信息,防止因搶購、囤積等引發物價上漲。
與日本相似的是,我國同樣的人口多,基本生活物資市場供給範圍大、環節多、保障與調控要求高;與日本不同的是,我國經濟基礎薄弱,工資增長與物價指數增長的配套機制不健全,分配製度需完善。
因而,政府在加強流通領域監控、平抑物價的同時,還應通過稅收等調節手段,將居民基本物資消費中漲價的部分,通過收入分配的辦法,再次補貼給中低收入群體,消弭和化解“工資漲不過物價”的經濟風險。
網友觀點
活著不容易
網友“活著不容易”:現在活著真是不容易啊,房奴,車奴,孩奴,現在又有一大批菜奴,不光房價高不可攀,現在所有的物價都在上漲,而收入卻絲毫都沒有變化。這個專家說的倒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物價上來了,但我們現在“人價”還沒上來,難道我們只能這么忍受下去?
又漲價了
網友“又漲價了”:現在只要一漲價,專家就說跟國際接軌,漲40年也趕不上美國物價,但人家美國人的收入多少?房價多少?我們普通老百姓不管GDP漲多少,只關注今天一斤肉多少錢,明天一袋米多少錢,我的生活壓力是否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