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粳805
- 審定編號:蘇審稻201307
- 選育單位: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
- 作物名稱:水稻
- 親本來源:香粳49/鹽187//香粳111///鎮稻99/9363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選育過程
2004年,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開始配組揚粳805,母本是米質優良且攜帶米香基因badh2的中間材料香粳49/鹽187//香粳111,父本是攜帶有廣譜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的材料鎮稻99/9363。2004年冬,在海南省種植F1。2005年正季,在揚州市種植F2群體500株,根據農藝性狀選擇15個優良株系,2006年正季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對15個株系中的優良單株進行米香基因badh2及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檢測,選出6個帶有這3個有利基因的單株,並在下一代選出純合株系。2008年,進行產量、米質、抗性鑑定,選出1個綜合性狀較優的株系,定名為揚粳805。2013年,揚粳805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稻201307。
特徵特性
生物學特性:株型緊湊,長勢較旺,分櫱力較強,葉色淺綠,葉姿較挺,抗倒性較強,熟期轉色較好。江蘇省區試平均結果為全生育期153天,每畝有效穗21.3萬,每穗實粒數110.4粒,結實率93.8%,千粒重27.2克,株高100.5厘米。
品質特點:2012年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整精米率74.9%,長寬比1.7,堊白粒率20%,堊白度1.4%,直鏈澱粉含量17.0%,膠稠度80毫米,達到國家標準《優質稻穀》(GB/T 17891-1999)二級。
抗性特點:據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性鑑定,2010-2012年江蘇省中間試驗中,揚粳805對穗頸瘟表現中抗(2級);對水稻白葉枯病4個生理小種浙173、KS-6-6、PX079、JS49-6表現中抗以上;2010年對水稻紋枯病表現為中抗,2011年、2012年表現為感病。2018年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進行了稻瘟病苗期人工接種和田間自然誘發抗性鑑定試驗,結果表明該品種稻瘟病綜合指數5.0,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中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
2010年江蘇省遲熟中粳組區域試驗,揚粳805平均產量9123.9千克/公頃,較對照淮稻9號增產8.52%,居試驗第1位。2011年繼續參加江蘇省遲熟中粳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342.3千克/公頃,較對照淮稻9號增產6.66%,居試驗第3位。兩年省區試20個點(次)中,都表現增產,其中13個點(次)增產幅度在5%以上,6個點(次)增產幅度在10%以上。2012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為9783.0千克/公頃,較對照淮稻9號增產7.35%,3年中間試驗平均產量9416.4千克/公頃,較對照淮稻9號增產7.51%。
適種區域
揚粳805適宜在江蘇省蘇中及寧鎮揚丘陵地區種植。
栽培要點
- 適期播種,培育壯秧
一般於5月中上旬播種,濕潤育秧秧田播種量約300千克/公頃,旱育秧秧田播種量約450千克/公頃。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1葉1心期施斷奶肥,3葉期補施接力肥,移栽前施好起身肥,濕潤育秧秧齡以30天左右為宜,旱育秧秧齡以25天為宜。機插秧5月20-25日播種,用種量45.0千克/公頃,秧齡18-20天。
-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揚粳805分櫱力強,抗倒性好。一般大田株行距配置以13厘米×25厘米為宜,栽插密度24萬穴/公頃左右,每穴2-3苗,插足基本苗105萬-120萬/公頃,苗數達到預期穗數80%時放水擱田,高峰苗控制在375萬-420萬/公頃,成穗率80%左右。做到淺插勻插,促進早發,有利於形成高產群體結構。
- 科學管理肥水
揚粳805穗粒結構比較協調,好種易長。大面積生產施氮量300千克/公頃左右,並重視磷鉀肥、有機肥的配合施用,氮、磷、鉀配比以1:0.4:0.6為宜,基櫱肥與穗肥比例以6:4為宜,基肥施用45%複合肥450千克/公頃。分櫱肥分2次施用,第1次在栽後活棵7天左右施用尿素150千克/公頃,並配以適當除草劑(如丁草胺),間隔7天施複合肥150千克/公頃;拔節前可增施氯化鉀112.5千克/公頃;穗肥根據田間長勢施用,按照“促保結合,以促為主”的原則,促花肥在余葉齡4.0-3.5張葉施用45%複合肥375千克/公頃,保花肥在余葉齡3-2張葉時施用尿素60千克/公頃。水漿管理上注意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櫱,當莖櫱數達到預定有效穗80%時,按“先輕後重”的原則適度擱田;減數分裂期、抽穗揚花期建立水層,生育後期以提高結實率、粒質量為重點,田間保持乾濕交替,養根保葉,活熟到老。
- 病蟲草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