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堅持項目為王,打造經濟成長的“實力版”。通過五年發展,增強經濟實力,使得每年都上一個新台階,提高開發區在全市經濟總量的比例。
強化創新驅動,打造產業發展的“高端版”。揚州的
太陽能光伏、半導體照明等戰略性產業在開發區已具雛形,“十三五”期間要向市場終端產業來延伸,通過後五年努力,打造千億級規模。同時,高端消費、汽車零部件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儘快開工建設上海國際醫藥園區,對科技綜合體加快步伐,使更多的創客能入區入園。
第三,推動產業融合,打造城市建設的“提速版”。加快建成海信生活廣場的城市綜合體。
第四,激發發展的活力,打造機制創新的“深化版”。加快國際先進園區的合作,吸取自貿區的成功經驗,助推開發區的發展建設。
在創新轉型上,會按照“五四三”進行定位,“五”是指五“新”推動產業發展,分別是新項目,新裝備,新產品,新人才,新平台推動產業轉型。“四”是指以四大戰略來推進發展,分別是:上市、標準、轉級,上升。三是注重園區發展,包括農業園區,工業園區以及現代國會園區。
在協同創新方面,將突破科技成果創新,與更多的高校合作。比如跟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南大、電子科大等合作。
在人才引進方面,江都每年將拿出兩個億資金加快引進。
在對外開放方面,第一,吸引國際人才,江都建設給出1000萬年薪給美國一家公司的人才做項目經理;第二,從單一製造到集成創新走出去,恆遠在非洲做了一個7個億的項目,從設計、製造到運營都是集成性合作;第三,聯大聯強走出去,承德鋼管產能過剩,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在新生代企業二次創新方面,江都將100個江都“創二代”送到德國培訓,全部由政府出錢。抓大不放小,跟世界500強合作。
展望“十三五”,我們將著力抓好“園區轉型、產業轉型、企業轉型”這三方面的工作,以這三個支點來推動邗江的轉型升級。同時要繼續發展好機械裝備製造、
汽車零部件、軟體與信息產業等傳統優勢產業。
未來五年,生態科技新城的奮鬥目標依然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打造“區域交通中心、生態中心、科教創新中心、新城市的副中心”等4箇中心。同時,“十三五”期間做好三個示範區,分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區、產業轉型升級的示範區和新型城鎮化的示範區。
“十三五”期間,儀征最重要的事情是三個“一”,即“一園一路一帶”。
“一園”是汽車園,我們“十三五”的口號是建設汽車名城,打造汽車產業園。不但有第一個名企,還要爭取第二個名企,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一帶”是指沿江產業帶,是開發區在“十三五”要做的工作,在沿江有很多船廠是“殭屍企業”,要去產能,將來儀征的造船企業,要重點圍繞3家企業發展。與南京港展開合作,因為南京港停靠噸位不及我們,這方面開發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路”即353省道儀征段,它把沿線的產業聯繫起來,同時還要發展生態旅遊業。月塘、棗林灣等鄉鎮在做這方面工作,希望把南京高校的後勤保障、實踐基地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