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盒,是一種盛放物品的器物,因為它用對稱的提梁托著盒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提盒。提盒很早就有了,但是到了明代,長方形提盒的樣式才被基本固定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盒
- 拼音:dǐ hé
- 注音:ㄊㄧˊ ㄏㄜˊ
- 出處:《水滸傳》
釋義,基本概念,
釋義
基本解釋
[tiered lunchbox with a few round compartments one above the other and a handle] 多為數層的、可裝食品的有提梁的盒子,其形狀不一。
詳細解釋
裝有提梁的食盒。用竹、木等製成。
《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坐到日中,那箇人又將一箇提盒子入來,手裡提著一注子酒。”
基本概念
提盒是一種盛放物品的器物,因為它用對稱的提梁托著盒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提盒。提盒很早就有了,但是到了明代,長方形提盒的樣式才被基本固定下來。那時的商鋪和飯館常備一些提盒,用來運送食品或小件貨物,這種提盒大多為白木塗漆、或者用竹子製成,一般比較粗糙。後來,一些文人對這種頗具民俗色彩的提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參與設計下,提盒的形制變得更為精巧,工藝也更加講究了,於是這種精緻的提盒走進了文人的生活,成為他們外出會友時,用來盛放毛筆、墨盒和印章的用具。明代文人的提盒大多用黃花梨、紫檀、雞翅木等硬木製作,清代多用紫檀、紅木製作。在傳世作品中,保存完好的黃花梨小提盒存世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