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

2016年11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川辦函〔2016〕174號印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該《方案》分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工作、保障措施4部分。

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率提高7.5個百分點,綜合機械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5%,基本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認定等安全農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高,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000元。重點工作是:推進農產品有效供給;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農業科技創新;進品牌農業發展和市場開拓;進農業經營體系創新;進農業生態保護與治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
  • 印發機關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川辦函〔2016〕174號
  • 印發時間:2016年11月1日
通知,行動方案,一、總體思路,二、主要目標,三、重點工作,四、保障措施,附屬檔案,附屬檔案1,附屬檔案2,附屬檔案3,附屬檔案4,附屬檔案5,附屬檔案6,

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川辦函〔2016〕174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已經省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1月1日

行動方案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快四川農業創新綠色發展,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七次、八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準確把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關鍵環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以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以科技創新為支撐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健全市場機制為目標完善支持保護政策,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著力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積極發展綠色產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提高資源環境匹配度為重點,根據不同類區產業優勢、環境容量和生態類型,科學規劃發展適合本地的主導產品、支柱產業。農業產區要突出資源環境承載力標準,以綠色可持續的產能接替生產成本高、破壞生態環境的落後產能,著力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效益。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積極性,扶持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使其成為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的主力軍。積極引導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城鎮居民、工商企業從事農業生產服務,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強勁的內生動力。
——堅持改革創新驅動,大力促進產業融合。深化農村改革,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農業和旅遊、文化、教育、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使其成為農民增收增長點。進一步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突出特色資源開發、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延伸等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推動農業發展由依靠物質要素投入驅動向依靠科技進步驅動轉變,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
——加強政府引導扶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增強農產品供給適應性、靈活性、有效性。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大配套政策扶持,調動各方面共同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性,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全省農業轉型升級。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率提高7.5個百分點,綜合機械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85%,基本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認定等安全農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高,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000元。

三、重點工作

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降成本、補短板,在持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的同時,統籌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產品有效供給、產業融合發展、科技成果套用、品牌建設與市場開拓、生態治理與保護。
(一)推進農產品有效供給。減少和消除無效低端農產品供給,不斷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升級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1.推進結構性調整。立足多樣化的生態特點、立體式的空間布局、差異性的氣候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產能分工,選準最具特色的優勢產業,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明確功能分區,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農業制種育苗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區域性水果和茶葉良繁中心,蔬菜集約化育苗場,生豬、肉牛、水產核心育種場,肉羊種羊場,以及地方優勢特色育種場建設。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體系。引進推廣一批優質高產、適銷對路的優良品種,大力發展名特優新和加工專用品種。搞好品種熟期搭配,因地制宜錯季發展,實現均衡上市。柑桔產業重點發展晚熟品種。在鞏固糧油、生豬等優勢農產品基礎上,大力發展水果、蔬菜(食用菌)、茶葉、道地藥材、草食性牲畜、地方名優水產品等市場緊缺優質農產品。大力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發展加工品和中、高端農產品,滿足不同層次市場需求。(責任單位:農業廳、科技廳、省統計局。排在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2.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制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規範和標準,健全集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收儲運為一體的全程標準體系。深化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標準化養殖示範場和水產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規範使用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投入品。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藥獸藥使用等給予支持。(責任單位:農業廳、省質監局)
3.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深化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市縣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實施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獸用抗菌藥治理行動,加強流通領域農資監管,推行高毒農藥專櫃銷售、實名購買,嚴格執行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管理制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格線化管理、風險預警等制度,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健全產地準出制度,實現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建立統一權威的追溯管理系統,加快完善市(州)、縣(市、區)追溯信息平台,力爭5年內規模經營主體、主要獲證農產品和農資產品基本實現可追溯。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納入農業綜合執法範圍,完善檢打聯動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濫宰等違法犯罪行為。對規模化生產主體實行名錄管理,推行“紅黑名單”制度,加大信息公開和案件曝光力度,鼓勵誠信守法,懲戒違規失信。(責任單位:農業廳、公安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供銷社)
(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向支撐二三產業的車間轉變,農產品銷售方式向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超市和網店轉變,農區向景區轉變,城鄉統籌向城鄉聯營轉變。
1.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大力培育經營性農業服務主體,支持發展代耕代種代收、大田託管、統防統治、烘乾儲藏等專業化服務。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改造升級貯藏、保鮮、烘乾、分類分級、包裝和運輸等設施裝備。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強化倉儲運輸、冷鏈物流等產業體系建設,建設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集配中心。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推進農超、農社、農企、農網對接,鼓勵在城鎮、社區設立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提高農產品銷售能力。(責任單位:農業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科技廳、省供銷社)
2.發展多種產業業態。依託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一批休閒農業景區,打造一批農業主題公園、農業風情小鎮,發展一批休閒農莊和休閒農業專業村,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推進農業與文化、科技、教育、生態有機融合,積極發展民宿經濟、農村養老服務、農村文化創意、森林康養等新業態,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加快推進安寧河谷生態長廊、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帶、秦巴生態旅遊區、川南竹旅遊帶建設。(責任單位: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廳、財政廳、林業廳、省旅遊發展委)
3.打造產業融合示範園區。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市縣、省級現代農業畜牧業重點縣等為載體,集中打造一批基地生產水平高、種養結合緊密、景區化設施完善、產地初加工能力強、社會化服務水平高、“網際網路+”套用廣、產品銷售有品牌、體制機制完善、利益聯結緊密、社會資本參與、金融支持有力的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範園區,引領農業產業加快融合發展。(責任單位: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林業廳、省旅遊發展委)
(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瞄準主導產業和關鍵環節,加強科技原始創新與成果轉化,積極推廣農業科技成果集成配套技術,推動全省農業發展由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驅動轉變。
1.強化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大力推進農畜育種攻關、標準化種養、農產品加工、綠色生態安全生產等科技創新,加強特色資源深度開發技術研究,構建全產業鏈技術體系,突破制約我省主導產業發展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瓶頸。發展生物種業等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全產業鏈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技術、安全溯源技術研發套用。完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建設,實現主要產業全覆蓋。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建設。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完善科技人員激勵政策,推動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責任單位:科技廳、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
2.加強農業科技成果套用。強化集成創新和示範推廣,深化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範和良種、良法、良制、良壤、良灌、良機配套。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平台。開展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大力推進莊稼醫院、四川科技扶貧線上、星創天地、農業科技園區、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線上線下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村入戶。(責任單位:科技廳、農業廳、省供銷社)
3.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快主要農作物機播、機收、植保、烘乾、秸稈處理等薄弱環節的機械研發推廣,實現作物品種、栽培技術和機械裝備的集成配套,提高生產作業全程機械化水平。加快蔬菜、水果、茶葉智慧型溫室、採摘機械及采後保鮮、儲運、加工成套設備及畜禽養殖成套設備的研發推廣。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扶持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發展,提高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水平。(責任單位:農業廳、科技廳)
4.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積極開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強化電子商務和信息平台建設。支持農業信息採集、存儲、傳輸以及處理分析等技術攻關,構建省級農業大資料庫及相關公共服務平台。引導和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建立電子商務平台、生產管理信息系統、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推廣物聯網技術,促進農業信息化技術進村入戶。(責任單位:農業廳、科技廳、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四)推進品牌農業發展和市場開拓。立足重點優勢產業,補齊產業結構不優不強、品牌不響不亮等短板,提升四川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讓四川生產的綠色農產品擺上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在省內市場形成明顯優勢、在國內市場形成比較優勢、在國際市場形成品牌優勢。
1.最佳化農業品牌培育環境。成立四川農業品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規劃農業品牌發展戰略。支持重要產品品牌、重點企業品牌、優勢區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強。支持科研院校等智庫開展農業品牌發展研究服務,探索政府購買農業品牌研發成果新機制。支持休閒農業、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創品牌。推動“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全面落地。提倡各類農產品經營者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責任單位: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旅遊發展委、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供銷社,各市(州)人民政府)
2.提升品牌競爭力。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治理與保護,強化農產品綠色原料生產基地認證與保護,以龍頭企業為載體、標準化生產為支撐,提高基地農產品質量和加工水平。完善“三品一標”認證登記保護政策,強化產品防偽標識使用和證後監管,促進“三品一標”質量品牌提升。(責任單位:農業廳、科技廳、省質監局)
3.紮實推進市場開拓。依託“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四川農業展會等活動與平台,擴大產銷對接和對外貿易。創新品牌行銷方式,依託品賞會、觀花會、親子游等特色節慶類活動,打好“綠色牌”“生態牌”“錯季牌”。用好微商、微信、微電影等新興媒體,大力宣傳推介四川名優特新農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形成品牌聚集優勢,合力抱團闖市場。借力“網際網路+”發揮線上線下融合優勢,化解結構性、季節性、階段性供給失衡,有效對接生產和流通。(責任單位:農業廳、省質監局、商務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四川博覽局)
(五)推進農業經營體系創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最佳化農業經營體系,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在推廣新技術、開拓新市場、打造新業態方面的積極性,使其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力軍。
1.建立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和服務平台。在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規範流轉。積極發展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建立健全以縣級為中樞、鄉級為平台、村為網點的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和土地流轉監測體系,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規範流轉,大力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強對工商資本的監管和風險防範,建立流轉備案制度,嚴格準入門檻,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糾紛調解仲裁體系。(責任單位:農業廳、國土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林業廳、省供銷社)
2.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推動各試點縣(市、區)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快農村產權確權登記頒證,完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登記制度,建立產權評估體系,規範農村產權交易流轉市場,建立健全抵押物處置機制,健全風險補償及緩釋機制。落實《四川省農村承包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實施方案》,創新“兩權”抵押貸款相關信貸產品,改進貸款流程、風險控制等重點環節,盤活農村產權。豐富特色農業保險產品,保護農業生產能力。鼓勵農業信貸擔保機構開展現代農業信貸擔保業務。(責任單位:人行成都分行、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農業廳、四川銀監局、四川保監局)
3.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獨立申報和自主實施財政支農項目。逐步擴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擔農業綜合開發等涉農項目規模,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體化、企業化和全產業鏈發展。支持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行動,大力推廣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責任單位:農業廳、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林業廳、省供銷社、省工商局)
4.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落實財政、稅費、信貸等支持措施,支持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著力提升田間管理、農資配送、農機作業、產品行銷和技術培訓等專業化服務能力。擴大政府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試點範圍,加快搭建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平台。(責任單位:農業廳、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林業廳、省供銷社)
5.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廣股份合作、土地託管、訂單生產等生產經營模式,鼓勵農民以承包土地經營權等入股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市縣、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和現代農業示範區,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參與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責任單位:農業廳、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林業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供銷社)
(六)推進農業生態保護與治理。樹立發展綠色農業就是保護生態的理念,著力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加強草原和森林生態保護與建設,探索生產生態相協調的路徑和體制機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1.強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獎補政策,推進退牧還草、草原鼠蟲害防治、退化草地改良治理等重點工程,加快牧區現代家庭牧場、牲畜棚圈建設,發展現代草原畜牧業。科學開展生態退化區恢復和治理,重點加強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開展耕地質量退化酸化綜合治理,通過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種植綠肥等措施培肥地力,因地制宜開展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實施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加強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責任單位:農業廳)
2.最佳化農業資源利用方式。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範工程,積極創建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和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全面實施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範工程,開展秸稈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大力推進畜禽糞污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大力開發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生物飼料,發布綠色投入品產品目錄,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使用綠色投入品。(責任單位:農業廳、水利廳、環境保護廳)
3.加快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加快推廣科學施肥、安全用藥、綠色防控等清潔生產技術與裝備,大力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完善農業清潔生產技術規範和標準體系。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集成篩選不同區域類型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擴大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與種植結構調整試點,推進各類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範區建設,在沱江流域和成都平原實施一批綜合防治示範工程,建設一批跨區域、跨流域、涵蓋農業面源污染全要素的綜合防治示範區。(責任單位:農業廳、環境保護廳、國土資源廳)
4.堅持改善基礎條件和設施裝備。圍繞農業發展薄弱環節,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路網、水網、電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大力提升基地的標準化水平和農機作業能力、農田排灌能力、耕地綜合生產能力。(責任單位:農業廳、國土資源廳、水利廳)
5.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開展養殖場建設環境影響評價,實行環評報告書審批或環評登記表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督促建設單位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如實主動公開建設項目環境信息。(責任單位:環境保護廳、農業廳)
6.全面加強環保執法監管。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管執法工作,採取隨機抽查、例行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建立管理工作檯賬。嚴格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並及時通報相關部門。完善畜禽養殖污染監測體系,強化監督性監測,及時公布監測信息。認真執行養殖場自行監測、信息公開制度。加強對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突出區域的水質監測和污染物溯源分析工作,提出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質的具體措施,推動地方政府切實加大整治力度。(責任單位:環境保護廳、農業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提高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性、複雜性和長期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落實工作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切實把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和專項行動方案安排,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二)強化要素保障。各地、各部門要創新舉措,用好用活土地、資金、人才、科技等政策。設立四川省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支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財政、金融、擔保和保險協同推進機制,引導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鼓勵各級農業信貸擔保機構開展擔保業務。
(三)搞好部門協作。農業部門要強化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的組織指導,密切跟蹤工作進展,及時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發展改革、財政部門要強化對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扶持。科技、國土資源、商務、質監等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出台相關配套政策。
(四)堅持示範引領。繼續推進或新啟動一批重點項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由牽頭部門組織,採取自願申報、集中比選的方式,每年確定一批重點項目示範縣(市、區)開展示範創建,考核驗收合格予以命名授牌。項目示範縣(市、區)要制定發展規劃,突出抓好農業創新綠色發展的新業態、新機制、新模式套用。
附屬檔案:1.蔬菜(食用菌)產業行動方案
2.柑桔、獼猴桃產業行動方案
3.優質水稻、青貯飼用玉米產業行動方案
4.豬牛羊產業行動方案
5.茶產業行動方案
6.漁業行動方案

附屬檔案

附屬檔案1

蔬菜(食用菌)產業行動方案
到2020年,全省蔬菜生產面積穩定在2000萬畝左右,產量4500萬噸以上,食用菌產量達到170萬噸,蔬菜產業綜合產值達到2000億元,其中泡菜產值500億元,商品化處理率達到50%,加工率達到30%以上,產業整體實力提升並穩定在全國前三位。
一、提高蔬菜供給能力
一是彌補蔬菜季節性品種短缺。在攀西地區利用河谷地帶光熱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以大棚設施為重點的冬春喜溫蔬菜,生產以茄果類、瓜類、豆類、洋蔥及早蒜苔等為主的蔬菜產品。在宜賓、瀘州等川南地區重點發展“春提前”、“秋延後”設施蔬菜栽培,增加早春和晚秋季節茄果類、瓜類、豆類等蔬菜品種。二是緩解蔬菜“秋淡”現象。在廣元、阿壩等盆周山區,發揮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重點發展高山和高寒地區綠色優質錯季蔬菜,緩解“秋淡”現象,提高蔬菜生產效益。三是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和加工需求。在成都、眉山、雅安等川西平原地區,重點推廣“菜—稻—菜”水旱輪作模式,生產以根莖葉菜為主的傳統冬春喜涼蔬菜,保障我省城鄉居民消費需要,滿足泡菜加工對原料的需求,增加“南菜北運”外銷商品菜數量。
二、推進蔬菜生產適度規模經營
推廣“大園區、小業主”模式,著力培育10—30畝種植大戶。依託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採取“五統一”(統一種子種苗供應、統一投入品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產品收購)的方式,發展訂單生產。繼續實施好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擴大試點區域和補助範圍,探索對蔬菜育苗、整地起廂、病蟲防治、采後處理等社會化服務給予補貼,不斷規範和提高蔬菜生產水平。
三、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推廣
一是建設集約化育苗場。在我省蔬菜生產重點縣建設一批蔬菜集約化育苗場,推廣茄果類、瓜類、葉菜類等蔬菜穴盤育苗、嫁接育苗等技術。在食用菌主產縣建設一批標準化二級菌種場,規範食用菌菌種生產。採取種苗補貼等方式,推進蔬菜種苗、食用菌菌種統育統供,到2020年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二是加快科技創新示範。圍繞市場需求,引進、篩選、推廣一批優質、高產、高效的蔬菜(食用菌)新品種,探索科學合理的品種搭配、茬口銜接。組裝和集成創新一批省工節本、增產增效的實用栽培技術,促進良種良法配套。三是強化技術培訓指導。每年省分區域召開2—3次技術培訓會,帶動各蔬菜(食用菌)主產縣圍繞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開展培訓。重點推廣肥水一體化、蔬菜輕簡化栽培、設施周年規範化栽培、食用菌棚架式栽培、菌渣無害化處理等新技術,提高科學種植水平。
四、發展產後處理和加工
在外銷量較大的蔬菜主產縣和大中城市郊區,結合蔬菜種植面積和銷售半徑需求,建設相應的清潔、分級、整理以及簡易冷藏設施。加快建設以眉山、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傳統泡菜加工基地和以宜賓、南充、內江為中心的傳統名醃菜加工基地。引進選育泡菜加工專用品種,開展泡菜新產品研發及新工藝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泡菜標準化、清潔化生產。開展脫水蔬菜(食用菌)、蔬菜汁醬、罐頭、飲料等蔬菜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發展蔬菜深加工業,豐富蔬菜產品種類,提升蔬菜加工潛力,帶動鮮菜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提高產業附加值。
五、搞好蔬菜產銷對接
一是做好蔬菜監測預警。繼續做好農業部蔬菜生產信息監測預警工作,及時上報發布省級和基點縣蔬菜日常產銷情況,以及災情、斷檔、滯銷等突發情況的整理分析、應對措施等實時信息,增強調控的主動性,為合理安排生產提供服務。二是搞好產品行銷。大力培育蔬菜(食用菌)流通企業、行銷大戶和農村經紀人隊伍,推進“農超對接”“農貿對接”“農餐對接”,拓展蔬菜銷售市場。支持打造眉山“東坡味道”等公共區域品牌。實施“網際網路+農業”戰略,支持電商、微商發展,促進產銷對接,減少流通環節,增加農民收入。三是辦好系列節會。繼續舉辦好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中國·四川泡菜博覽會、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覽會、四川蔬菜品賞會等展會,組織蔬菜重點縣參加西博會、農交會等展示展銷活動,支持地方走出去開展蔬菜產銷銜接會,提升“四川蔬菜天然生態”的整體形象。
六、推進蔬菜綠色生產
一是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完善蔬菜(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體系,確保生產有標可依、有標必依。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嚴格食用菌袋料消毒,加強投入品監管,建立蔬菜生產檔案,加強收穫、儲運、加工等環節信息收集,建立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二是推廣糧經複合種植。大力推廣“菜(菇)—稻”水旱輪作、糧經複合栽培,既解決土壤鹽漬化、酸化和板結問題,又有效減輕病蟲危害,減少化肥和農藥用量,提高蔬菜品質。三是發展種養循環農業。大力推廣“高效種植業—生態養殖業—沼氣工程—有機肥料”等種養循環模式,科學規劃蔬菜基地與養殖小區布局,利用管道將養殖糞便等廢棄物直接輸送到菜地,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菜地質量,提升產品品質。

附屬檔案2

柑桔、獼猴桃產業行動方案
到2020年,全省柑桔總面積達到500萬畝、總產量500萬噸,獼猴桃總面積達到80萬畝、總產量50萬噸,柑桔早、中、晚熟比例分別達到5%、70%、25%,獼猴桃紅肉型比例穩定在80%左右。果品優質率達到80%以上,采後商品化處理率達到40%以上,加工率達到10%以上,果品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
一、加快推動品種品質結構調整
一是調整品種熟期結構。在柑桔上實施“雙晚”戰略,大力發展不知火、清見、默科特、塔羅科血橙新系等晚熟品種,積極推廣中熟品種留樹保鮮晚采技術,有效避開柑桔上市高峰,基本實現周年供果;獼猴桃根據不同的海拔高度,合理搭配熟期稍晚的黃、綠肉型品種。二是提高優質果品生產能力。按照優勢區域布局、良種良法配套的原則,著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和提糖降酸、高光效樹形等先進技術,不斷提高基地產出能力和果品優質率,滿足消費者對優質果品的需求,實現優質優價。
二、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做大“一產”。採取“政府扶持、企業運作、集中連片、科學種植、專業經營”形式,通過項目資金整合,完善田網、水網、路網、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新型果園。加快老舊果園提升改造,通過高接換種、土壤改良、基礎設施配套、栽培技術提升等措施,達到頭年高換、二年試花、三年豐產。二是做強“二產”。積極開展果品清洗、分級、打蠟、包裝等采後商品化處理,提高果品商品性能;配套完善冷藏庫、氣調庫等設施設備,發展冷鏈物流運輸;在內江、南充2個現有橙汁加工廠的基礎上,在瀘州、宜賓、廣安等地建設橙汁加工廠,提高加工比例;支持現有龍頭企業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引進一批實力強的企業參與果品行銷加工。三是做優“三產”。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進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配套完善道路、電力、飲水等公共設施,形成一批集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採摘娛樂為一體的休閒農業園區,以花、果為媒積極開展主題節慶活動,實現“以農帶旅、以旅促農”良性循環。
三、補齊產業生產環節短板
一是積極發展綠色生產。加快制(修)訂一批符合生產實際的標準規程,確保種苗、定植、施肥、用藥、修剪、採收等各個環節標準化操作;推廣黃板、殺蟲燈、性誘劑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果園生草栽培,最佳化果園生態環境;在生態條件優越的產區,積極推進綠色、有機果品生產,開拓高端市場。二是提高機械化水平。根據平地、丘陵、山區等不同地形地貌,專門研發、推廣一批適宜果樹生產的小型農機具;加大果樹生產用農機具的購機補貼力度;集成、研發一批機械化生產技術,提高機械使用效率,減輕用工成本不斷攀升對產業的影響。三是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強化投入品監督管理,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進入生產環節,建立基地準出制度,建立生產台賬,確保果品生產、運輸全程可查詢、可追蹤。
四、加快科技創新推廣
一是確保優質種苗供應。在現有國家級柑桔良繁場的基礎上,在柑桔重點縣建設20個縣級繁育基地,獼猴桃主產區新建縣級良種繁育場3個,確保優質種苗供應。配套完善母本園、品比園、繁育圃、智慧型溫室等設施設備,提升育苗環節科技含量,著力推廣柑桔、獼猴桃容器苗木。二是強化技術集成創新。依託農業部柑桔試驗站、省級創新團隊、獼猴桃聯合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農技推廣隊伍,集成研發一批高效、輕簡化栽培技術,建設一批高標準水果示範園區,依靠科技提升效益。三是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每年分產業召開1—2次全省性培訓會,通過專家培訓、現場觀摩等形式,培育一批水果生產技術骨幹和專業種植大戶,加快聚土起壟稀植、水肥一體化、柑桔容器育苗、高光效樹形培養、簡化修剪等先進栽培管理技術的推廣套用。
五、打造地域品牌帶動適度規模經營
一是著力推進品牌打造。進一步做大“龍門山獼猴桃”“蒼溪紅心獼猴桃”“安岳檸檬”“瀘州甜橙”等區域品牌,創新品牌行銷戰略,積極參加各類大型展示、展銷、博覽活動,組織到目標市場去開展各類推介會、發布會,提升品牌影響力。二是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探索推進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鼓勵農戶依法依規按程式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支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發展壯大,鼓勵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六、積極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一是健全行銷網路。建設一批與產業發展規模相適應的產地批發市場,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引導扶持,與銷地大型批發市場有效銜接;對精品水果、高端水果採取全程冷鏈運輸,保證果品品質,延長貨架期,拓展銷售範圍。二是培育行銷隊伍。培育一批經驗豐富、專業性強、市場嗅覺敏銳的果品經理人隊伍和行銷企業,支持其創新行銷方式,不斷開拓目標市場,活躍果品交易。三是實施走出去戰略,選擇檸檬、紅心獼猴桃等有出口潛力的產業,建設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支持有基礎、有經驗、有實力的龍頭企業,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四是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網際網路+”智慧型農業在水果產業上的創新運用,建立果品生產大數據平台,推動電商發展。

附屬檔案3

優質水稻、青貯飼用玉米產業行動方案
到2020年,全省優質水稻面積達到2400萬畝,占水稻面積的80%,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其中國標二級以上優質水稻面積1000萬畝;全省青貯飼用玉米面積達到350萬畝,占玉米種植面積的16%以上,比2015年提高2個百分點。
一、大力推廣優質新品種
一是加快優質新品種研發。切實加大優質水稻、青貯飼用玉米品種選育的協作攻關及引種篩選力度,加快審定一批國標二級以上的雜交及常規優質水稻品種。二是加大示範推廣力度。示範推廣適宜全程機械化作業和輕簡栽培品種,水稻要重點推廣川優6203、宜香優2115等優質品種,青貯玉米要配搭選用糧飼兼用型和多櫱再生型青貯玉米品種。三是創新品種推廣方式方法。緊緊依託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宣傳推廣,切實加大農科教、產學研協同推進力度。
二、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一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新型經營主體採取租賃、轉包、託管、入股等多種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二是發展社會化服務。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公益性服務能力,積極培育多元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能力,支持開展託管式、訂單式等農事服務,對烘乾、倉儲、農機作業等予以重點扶持。
三、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推進一二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一批中、高檔優質水稻優勢產業帶,加強稻米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大力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基地+加工企業”等多種形式的產業化開發模式,加強產銷銜接,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優質水稻品種變優質稻穀、優質稻穀變優質商品大米。二是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堅持農旅融合、文旅互動,開展各種農事體驗活動,豐富文化內涵,推進優質稻產區變景區、田園變樂園。三是推進種養加一體化發展。加大青貯飼用玉米產業化開發力度,積極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大力推廣“龍頭企業+養殖大戶+種植農戶”產業化生產模式,推進農牧結合。
四、不斷鞏固提升生產能力
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完善農業基礎設施、設備條件,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不斷提升綜合生產能力。一是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壤有機質提升,著力改善灌溉條件,加快已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強蓄水設施管護,增加提水保灌能力。二是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示範推廣水稻機插秧、超高產強化栽培、最佳化定拋等高產高效技術模式,示範推廣青貯飼用玉米添加劑青貯、氨化配套技術。三是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套用,積極研發和篩選適合我省農區的水稻、青貯飼用玉米生產、收穫、加工、儲運農機具,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提升機械化水平。
五、加大品牌打造推介力度
一是打造特色優質稻米品牌。大力扶持稻米骨幹龍頭企業,支持企業更新加工設備,提升產品研發、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積極發展專用米、發芽糙米、留胚米等多種稻米產品,打造四川特色優質稻米品牌。二是推進區域品牌建設。樹立大品牌意識,在現有品牌基礎上,豐富品牌文化內涵,完善品牌形象設計,打造一批優質水稻區域品牌。三是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積極舉辦和參加各類稻米博覽會、展銷會、品鑑會,通過網路平台、微信平台不斷創新優質稻米行銷手段,提高四川優質稻米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六、著力推動生產綠色轉型
一是推進標準化生產。以選用優質良種、育壯秧、施有機肥、科學管水、綜合防治病蟲、適期收割為核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落實保優栽培技術,推動生產標準化。二是推進綠色化生產。開展投入品減量增效行動,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大力發展稻魚等稻田綜合種養、稻菜等糧經複合種植模式。三是完善質量檢測體系。加強優質稻米質量監測和追溯管理體系建設,加快優質水稻、青貯飼用玉米專用生產基地建設,加強投入品監管和使用,建立完善的檢測設施、設備,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確保稻米質量安全。

附屬檔案4

豬牛羊產業行動方案
到2020年,豬、牛、羊出欄分別達到7273萬頭、340萬頭、1953萬隻,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50頭以上肉牛、100隻以上肉羊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50%、35%、40%,年末存欄50頭以上奶牛養殖比重達到50%,進一步鞏固提升生豬、牛全國生產第一大省地位。
一、推進生產結構調整最佳化
一是以提高母豬年生產能力、優質特色生豬出欄比重為重點,支持6個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和天府肉豬、川藏黑豬等具有地方優勢特色的育種場擴大規模,新(改擴)建一級或二級擴繁場,提高供種能力,促進品種最佳化升級。在生豬主產區,特別是國家生豬調出大縣,鼓勵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有經濟實力的專業合作社新(改擴)建存欄母豬600頭以上的標準化母豬擴繁場。到2020年,新(改擴)建存欄母豬600頭以上的標準化母豬擴繁場42個,其中外三元擴繁場30個、川藏黑豬擴繁場12個,擴繁場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20頭以上,優質特色生豬出欄比重占全省生豬出欄總量的70%以上。二是以擴大基礎母牛群體為重點,深入開展基礎母牛擴群增量工程,推廣中國西門塔爾牛、蜀宣花牛等優良品種,加大雜交改良和雜交母牛選留力度,全省肉牛雜交改良面達到50%以上。支持種公牛站、肉牛核心育種場建設,支持肉牛主產區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年存欄10頭以上能繁母牛養殖場(戶),新(改擴)建肉用或乳肉兼用母牛存欄100頭以上規模的良種繁殖場20個。三是以加強現有肉羊原種場與擴繁場的改擴建為重點,支持新(改擴)建年提供500隻種羊以上的種羊場建設,在肉羊主產區打造8個肉羊種源基地縣,推廣南江黃羊、簡州大耳羊、川中黑山羊、川南黑山羊等優良品種,全省肉羊良種面達到90%。
二、推進設施設備轉型升級
開展養殖設施設備轉型升級行動,借鑑“余氏豬場”“正大豬場”等設計經驗,支持生豬主產區龍頭企業帶動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全環控、低耗能、環保型的高標準圈舍建設,每年新(改擴)建200個,配套自動供料、自動環控、自動飲水、自動消毒、廢棄物處理利用、種養循環等基礎設備設施,實現生豬生產機械化、智慧型化、自動化、信息化、精細化,人均年飼養育肥豬提高到2000頭。支持牛羊主產區建設一批配套飼餵設備、通風降溫、秸稈加工與青貯、乾糞發酵、儲糞池和沼液處理及還田管網等設施設備完善的示範場。
三、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
以“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廢污無害化、糞便資源化、監管常態化”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畜禽規模養殖標準化創建活動,支持龍頭企業完善標準化體系,推廣“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的發展機制和“適度規模養殖場+糞污三化(無害化、資源化、商品化)+綠色種植園”協調發展的生產模式,推動豬牛羊主產區開展標準化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年出欄生豬500頭、肉牛50頭、肉羊300隻以上的標準化養殖場建設,養殖戶年均純收入10萬元以上,每年建設100個部省級標準化示範場。健全規模養殖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四、推進種養業循環綠色發展
在豬牛羊主產區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創建活動。養殖發展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現代種植業發展規劃相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消納能力和種植業對沼液、有機肥的需求相匹配,最佳化種養業區域布局,促進種養業結構“雙調整”、效益“雙提升”。牛羊主產區開展糧改飼、“秸稈換肉奶”和“秸稈換肥料”試點,發展飼用玉米、人工種草,建立糧飼兼顧的新型農牧業結構。支持豬牛羊主產區規模養殖場推廣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和商品化生產技術,在有條件的養殖集中區建設有機肥收集處理加工廠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構建生態、清潔、循環的綠色養殖方式。每年建設100個種養循環示範場,20個糧改飼示範區。到2020年,創建10個國家級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
五、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廣畜禽寄養託管等利益兜底的企業帶動、合作社組織、養殖農戶參與的發展機制模式,由企業統一供種、供料、防疫、生產管理技術、回收加工、行銷品牌,推動產業由做大做多轉向做精做細做優,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協調發展,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產業綜合效益,保障養殖農戶持續穩定增收致富。支持豬牛羊龍頭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優質特色規模養殖場參與農博會、世博會,建設特色畜產品市場專銷區,開展農超對接、訂單直銷、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等多種形式行銷,發展特色餐飲產業,將畜牧文化融入休閒農業,提高附加值和知名度。到2020年,龍頭企業輻射帶動生豬出欄量1000萬頭以上,培育壯大川藏黑豬、蜀宣花牛、南江黃羊等豬牛羊產品知名品牌5個以上。

附屬檔案5

茶產業行動方案
到2020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500萬畝,產量32萬噸,機采率達50%以上、提高30個百分點,機制率提高5個百分點,名優茶率提高10個百分點,重點打造“天府龍芽”省級區域大品牌,實現綜合產值1000億元。
一、引導茶產品結構調整
一是堅持以名優綠茶為主,加強供給側產品結構性調整,大力發展市場需求量大的大宗綠茶、工夫紅茶、茉莉花茶和藏茶。二是在鞏固提升春季名優茶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鼓勵企業生產夏秋茶,發展出口茶,增加單位面積產出,提高市場占有率。三是積極引導和支持主產區新建和引進茶葉深加工企業,套用現代加工、生物工程等技術,發展速溶茶、茶食品、茶飲料、茶用品、茶藥品、茶化工產品、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多元化精深加工產品生產,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綜合利用率。四是支持發展茶器、茶具、茶包裝等相關產業。
二、推進茶產區景區化建設
一是茶主產區充分利用茶史古蹟和生態優勢,融合旅遊和茶文化元素,制定茶文化旅遊和茶生態旅遊發展規劃,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茶主產區與當地自然文化景觀有機結合,推進茶葉基地景區化建設,打造茶馬古道等茶文化精品旅遊線路。充分利用背靠中心城區優勢,發展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家庭茶莊、休閒農莊、農家樂100家,開展茶事體驗、休閒觀光等項目。三是深度挖掘文化,加強古茶樹、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茶文化保護,在博物館等主要視窗開闢“川茶文化專區”。利用峨眉山、蒙頂山、青城山等有茶史古蹟的名山,開展以“禪茶”“道茶”等為主題的茶文化旅遊線路打造,吸引茶文化遊客。
三、加快標準化基地建設
一是各重點茶區、重點縣按照規模化、良種化、標準化、安全化原則新建和改造茶葉基地,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在雅安、宜賓、樂山等地集中建成20個20萬畝以上的茶葉基地強縣,通過新建和改造建成標準化機採茶葉基地200萬畝。二是加快茶樹新品種選育和良繁基地、良種茶園建設,加大機采鮮葉技術示範與推廣,提高統防統治、培肥土壤等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套用,推行茶葉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為品牌企業提供優質、安全、豐富的原料,建設安全高效基地450萬畝。三是按照《四川省茶葉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加大對茶鮮葉、毛茶、成品茶的抽檢力度,嚴懲不規範茶企。鼓勵茶企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積極開展“三品”認證,力爭擴大出口。
四、加強茶產業品牌建設
一是按照“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支持、專業運作”原則,組織企業實施“天府龍芽+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並由川茶品牌促進會實施統一宣傳、打造,提高“天府龍芽”川茶區域大品牌知名度。在重點產區,依託地域特點打造地方特色品牌。鼓勵重點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形成多層級品牌體系,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和四川名牌產品。二是制定“天府龍芽”公共區域品牌的生產、加工、質量標準和包裝標識。開展區域品牌的運營維護、文化創意、商標保護和質量安全監督等工作,加強行業自律和品牌套用監督管理。三是繼續舉辦高水平的中國(四川)國際茶博會,打造和鞏固四川茶業會展品牌。組織川茶企業參加西博會、“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香港茶博會、莫斯科食品展等系列茶事活動,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宣傳川茶品牌,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茶產品評比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活動,擴大茶企影響力。四是推進與相關科研院校的合作,為川茶品牌的建設注入智庫支撐。
五、培育茶產業經營主體
一是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一批經營水平好、經濟效益高、在全國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50家。重點培育川茶集團、竹葉青等大型川茶企業集團。二是加大對中小型茶企、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培育力度,創新經營機制和模式,建立緊密利益共同體,提升產業經營水平。發揮茶葉專業合作社作用,以專業化育苗、農業機械、統防統治等技術為依託,為茶農統一開展機采機剪、農資配送、統防統治、科技培訓等社會化服務。三是鼓勵品牌企業整合資源和市場,組建產銷聯盟或產銷集團,推動全省茶葉生產由分散到集中轉變,向優勢區域、優勢品牌、重點龍頭企業聚集,茶葉經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賣原料向品牌銷售、由單一經營茶產品向經營茶系列產品轉變,形成資源集中、生產集群、行銷集約的發展格局。
六、強化產業支撐能力建設
一是各主產區加快完善生產、加工等園區基礎設施、服務平台等建設,制定優惠的土地、稅收等政策,吸引茶葉加工企業和茶包裝、茶器具、物流等關聯產業的企業入駐發展,推進產業集聚發展。二是加快新技術、新設備等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充分利用技改等項目,推動企業實施加工環境、設備和工藝改造,不斷改善加工環境,提升加工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安全,名優茶比重達到68%,增長10個百分點。三是支持川農大等院校和茶葉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對茶葉生產、加工、銷售和文化等環節人才的培養,發揮基層技術骨幹作用,強化科技支撐和人才培養,推動川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四是加快完善川茶集團科技園區、茶馬古道等市場綜合體項目建設,完善信息發布、檢驗檢測、電子商務、物流等服務功能。加快產地茶葉交易市場新(改擴)建,完善配套設施設備,規範市場秩序。

附屬檔案6

漁業行動方案
到2020年,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5萬公頃,水產品總產量180萬噸,水產業總產值560億元,農民人均水產業收入840元。
一、加快轉變生產方式
一是加大池塘標準化改造,配套現代設施設備,大力推廣池塘綜合高產養殖技術,適時調整養殖品種結構,以提高單產和養殖效益,為水產品市場有效供應發揮主力軍作用。二是大力實施糧經複合稻田養魚。推廣生態高效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提高稻米質量安全,增加優質生態水產品供給,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效,糧漁雙贏”。三是加快大水面漁業開發,充分利用大水面水質好、病害少特點,生產優質水產品。年均新增池塘標準化改造2萬畝、糧經複合稻田養魚10萬畝、大水面生態養殖10萬畝。
二、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
依託水域資源優勢,緊密結合產村相融,宜漁則漁,引導農戶依法採取多種方式流轉承包地,集中成片建設規模化養殖基地。圍繞水產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搞好特色優勢水產品區域布局,形成特色和優勢,推進現代水產業規模發展。大力發展“一縣一品”“一村一品”,推進省、市、縣各級水產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堅持建一片成一片,一片一片突破,最終形成片片相連、成片推進的規模化產業格局,帶動區域水產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三、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充分利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發展成果,促進水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優勢水產品產業帶、集中發展區為依託,推進水產品產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培育水產品加工領域“排頭兵”企業。積極開展產品地理標誌申請和保護,加強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以品牌為紐帶,爭創名牌企業、名牌產品,帶動和推進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創新發展“網際網路+現代漁業”,加快發展水產電子商務,推進農超對接、訂單直銷、連鎖配送、技術指導等服務業發展。挖掘“漁文化”,大力發展觀賞、垂釣、餐飲、漁事體驗、科普教育等多種休閒業態,引導帶動釣具、水族器材等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到2020年,培育壯大3—5家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創建3箇中國馳名商標、5個省級著名商標,創建10家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
四、完善支撐保障體系
強化現代漁業科技支撐作用,抓好技術攻關,建立產、學、研、推、商一體化運行機制。加強基層水產技術推廣服務隊伍建設,保障水產公益性服務事業的正常有序開展,加快公益性服務平台建設,提高服務效能。開展水生動物病害測報及預測預報,做好水生動物病害防治和科學用藥指導,開展水生動物苗種檢疫。提升現代漁業信息化建設,推進“網際網路+水產”建設,廣泛套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成果,提升養殖和經營管理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