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引佛
- 國家:佛國
- 上級:如來佛祖
- 同事:準提佛
- 出處:《封神演義》《神魔列國志》
接引佛是《西遊記》中的人物,唐僧師徒來到靈山後,接引佛撐著無底船幫助唐僧師徒渡過凌雲渡。人物來歷 接引佛負責接引來人進入西方極樂勝境。原著描寫 他三個跳起來站定,同眼觀看,那船兒來得至近,原來是一隻無底的船兒。行者卻不...
接引佛,小說《神魔列國志》中的角色。接引佛昔日曾奉佛國領袖如來佛祖之命幫助仙國太上老君打敗了妖魔國,在這一戰役中,妖魔國的精粹傷亡殆盡。接引佛因而成為魔國國王通天教主的眼中釘肉中刺。魔國陰謀 接引佛善於接引,慈航菩薩擅於普渡...
銅接引佛在河南開封鐵塔公園西南隅,八角佛亭內。像銅質貼金,高5.14米,腰圍5.16米,重約11.7噸,據傳為北宋遺物。佛像神情莊重,衣紋勁秀,袒露的胸前鑄有“卍”字吉祥符號,袈裟上飾有山、水、雲狀花紋。面部低眉慧眼,左手橫...
別稱:接引佛、彌陀佛、阿彌陀佛 外在顯化:面色疾苦之相 出身:混沌金蓮 性格:先天不爭 身份:阿彌陀佛、大乘佛主、先天聖人、西方教主 門徒傳承:三千佛陀(開創少林寺)、侍童(白蓮童子)寶物:十二品功德金蓮、青蓮寶色旗、八寶...
接引殿位於圓通寶殿北側,依石壁而建,接引殿占地面積約110平方,高約25米,寬約10米;接引佛像高13.7米;六角兩檐亭結構,紅柱飛檐琉璃瓦,內供奉接引佛摩崖石刻像,接引佛像年代久遠,寶相尊嚴,左手平放於胸前,右手平攤自然垂下...
接引神幢:西方至寶,名稱來自《西遊記》中的“接引佛”(虛構人物)。 青蓮寶色旗:五方神旗之一,曾借給闡教降伏殷郊,可防禦番天印的攻擊。 接引道人 盪魔杵 :打人降魔,銳利無比的寶杵。詞條...
米黃釉阿彌陀佛瓷像,明朝時期,通高62.6厘米,別名接引佛。米黃釉阿彌陀佛瓷像 明朝時期通高62.6厘米 阿彌陀佛又稱接引佛,是淨土宗的主要供奉神,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接引信徒前往西方淨土。他有十三個名號,如無量壽佛、無量光...
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三尊像通常以觀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為其脅侍,而與此二尊並稱為西方三聖。於現存大乘經論中,記載彌陀及其極樂淨土之事者凡有二百餘部,可見有關...
迄今仍在彼土說法,即淨土門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釋迦摩尼 ,梵名S/a^kya -muni ,巴利名Sakya-muni 。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
一般祈禱於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藏傳佛教,他被稱為...
在顯宗或漢傳佛教中,阿彌陀佛的造像為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與願印,左手持蓮華。手作與願印,表示眾生的往生之願和阿彌陀佛的接引之願相互攝引,阿彌陀佛能與願眾生;手持蓮華,因為極樂世界的眾生不是胎生,而是蓮華化生。由於自己的...
《妙聲功德》是黃慧音演唱的歌曲,收錄於《極樂頌歌》專輯中。歌曲歌詞 十方諸佛稱讚彌陀 稱讚彌陀無量功德 極樂世界聲名遠播 至心信樂皆生彼國 一生彼國花開見佛 無邊眾生會歸極樂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接引佛 阿彌陀佛 阿...
《阿彌陀佛小百科》是橡樹林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婷婷,熊江寧 內容簡介 第一本親近阿彌陀佛的書虔心念佛‧移民淨土阿彌陀佛是華人最主要的信仰之一,你對阿彌陀佛的了解有多少呢?59個途徑,搭配精采故事和圖片,帶你深入認識並...
“阿彌陀佛”,是梵文अमिताभ(Amitābhā)的音譯,密教稱甘露王,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為“接引佛”,意譯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阿彌陀經》稱,信徒只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大水再次包圍開封城,人們拆該寺磚瓦堵塞水道,寺房無存。除鐵塔外,倖存一尊接引佛, 高5.14來,重11.7噸,衣紋勁秀,造型莊重,為宋代遺物。1921年,開封縣知事丁康保奉母命補修。193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