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ISBN:978-7-5646-2208-4
版次:1
頁數:264
字數:41200
印刷時間:2015-01-27
開本:16開
印次:1
裝幀:平裝
分類:礦業工程
叢書:
責編:吳學兵 李敬
圖書簡介
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參加實習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方式,它對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培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起重要的作用。本書內容包括採礦工程專業實習、地質實習、測量實習和工程訓練等,以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採礦工程專業實習與實踐基本要求
1 實習大綱…………………………………………………………………………………… 3
1.1 認識實習教學大綱………………………………………………………………… 3
1.2 實習實訓教學大綱………………………………………………………………… 5
1.3 綜合實習教學大綱………………………………………………………………… 7
2 “採礦學”課程設計教學大綱……………………………………………………………… 14
2.1 課程設計的目的…………………………………………………………………… 14
2.2 適用專業…………………………………………………………………………… 14
2.3 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 14
2.4 課程設計圖紙和說明書的規定…………………………………………………… 14
2.5 課程設計的內容…………………………………………………………………… 17
2.6 時間分配…………………………………………………………………………… 18
2.7 教學方式…………………………………………………………………………… 18
2.8 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 19
2.9 有關說明…………………………………………………………………………… 19
3 綜合能力訓練及答辯……………………………………………………………………… 20
3.1 綜合能力訓練教學大綱…………………………………………………………… 20
3.2 綜合能力訓練答辯………………………………………………………………… 33
第二篇 礦山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科研創新實踐
4 礦山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 39
4.1 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目標……………………………………………………… 39
4.2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內容…………………………………………………………… 40
4.3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案…………………………………………………………… 40
5 採礦工程專業大學生科研創新與實踐…………………………………………………… 44
5.1 科研創新實踐依託平台…………………………………………………………… 44
5.2 科研創新實踐基礎平台…………………………………………………………… 45
5.3 “導師制培養計畫”實施辦法……………………………………………………… 50
第三篇 採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典型案例
6 認識實習教學案例………………………………………………………………………… 55
6.1 鳳凰山煤礦基本情況……………………………………………………………… 55
6.2 地面培訓參觀……………………………………………………………………… 57
6.3 鳳凰山煤礦主要系統……………………………………………………………… 64
7 專業實習實訓教學案例…………………………………………………………………… 73
7.1 資料收集清單……………………………………………………………………… 73
7.2 實習計畫安排……………………………………………………………………… 73
7.3 地面生產資料學習………………………………………………………………… 74
7.4 井下跟班學習……………………………………………………………………… 78
8 綜合能力訓練教學案例…………………………………………………………………… 82
8.1 實習礦井基礎信息的掌握與分析………………………………………………… 82
8.2 快速讀懂礦圖的方法與步驟……………………………………………………… 83
8.3 井下生產系統與採煤方法………………………………………………………… 84
8.4 數位化圖紙的研製………………………………………………………………… 85
第四篇 採礦工程專業畢業設計
9 畢業設計一般部分………………………………………………………………………… 91
9.1 礦區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徵………………………………………………………… 91
9.2 井田境界與儲量…………………………………………………………………… 92
9.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 92
9.4 礦井開拓…………………………………………………………………………… 92
9.5 準備方式…………………………………………………………………………… 94
9.6 採煤方法…………………………………………………………………………… 96
9.7 井下運輸…………………………………………………………………………… 98
9.8 礦井提升…………………………………………………………………………… 98
9.9 礦井通風及安全…………………………………………………………………… 99
9.10 設計礦井基本技術經濟指標…………………………………………………… 101
10 專題設計要求及題目…………………………………………………………………… 102
10.1 專題設計基本要求……………………………………………………………… 102
0.2 典型專題設計題目及主要內容………………………………………………… 103
11 採礦工程專業英語實踐能力訓練及典型題庫………………………………………… 110
11.1 專業英語實踐目的及選題……………………………………………………… 110
11.2 典型題庫………………………………………………………………………… 110
第五篇 採礦工程專業模型教學實踐
12 採礦工程專業模型教學內容…………………………………………………………… 133
12.1 採煤方法………………………………………………………………………… 133
12.2 準備方式………………………………………………………………………… 142
12.3 井田開拓………………………………………………………………………… 148
13 採礦工程專業模型教學案例分析……………………………………………………… 157
13.1 主要模型教學實驗室簡介……………………………………………………… 157
13.2 典型模型教學案例……………………………………………………………… 158
附 件
附屬檔案1 畢業設計一般部分案例…………………………………………………………… 171
1.1 礦區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徵……………………………………………………… 171
1.2 井田境界與儲量………………………………………………………………… 171
1.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175
1.4 井田開拓………………………………………………………………………… 176
1.5 準備方式———盤區巷道布置…………………………………………………… 179
1.6 採煤方法………………………………………………………………………… 182
1.7 井下運輸………………………………………………………………………… 185
1.8 礦井提升………………………………………………………………………… 186
1.9 礦井通風安全技術……………………………………………………………… 187
1.10 礦井基本技術經濟指標………………………………………………………… 192
附屬檔案2 專題設計典型案例………………………………………………………………… 194
2.1 Ⅱ水平第二部皮帶機大巷工程概況…………………………………………… 194
2.2 總體技術思路與技術路線……………………………………………………… 197
2.3 地質雷達探測圍岩鬆散破碎圈研究…………………………………………… 198
2.4 鑽孔窺視儀探測研究…………………………………………………………… 202
2.5 具體方案及參數………………………………………………………………… 205
2.6 主要結論………………………………………………………………………… 211
附屬檔案3 畢業設計製圖標準………………………………………………………………… 213
3.1 通用部分………………………………………………………………………… 213
3.2 基礎部分………………………………………………………………………… 219
3.3 開拓……………………………………………………………………………… 224
3.4 採區……………………………………………………………………………… 228
3.5 其他……………………………………………………………………………… 233
附屬檔案4 典型礦井基礎資料………………………………………………………………… 238
4.1 特大型礦井———杜兒坪煤礦…………………………………………………… 238
4.2 大型礦井———興隆莊煤礦……………………………………………………… 244
4.3 中型礦井———小屯煤礦………………………………………………………… 249
參考文獻………………………………………………………………………………………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