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是著名外交家、當代詩詞大家厲聲教創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冬日之美的經典詞作。

基本介紹

作品註解,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西風凋盡西湖柳,冷月①寒煙②,紅藕③香殘,南御亭④北水漫天。
斷橋⑤望斷天涯路,梅影孤山⑥,獨倚闌乾⑦,清夜思君碧落⑧間。

作品註解

①冷月:指月亮。月光給人以清冷之感,故稱。宋代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②寒煙:寒冷的煙霧。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③紅藕:此處指荷花。
④南御亭:即南御碑亭,在蘇堤上,壓堤橋南御碑亭處,具備最為完整的視域範圍,是觀賞全湖景觀的最佳地帶。
⑤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據傳始建於唐代,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一說由此得名。“斷橋殘雪”為西湖十景之一。
⑥孤山:西湖中一孤峙之島,其景色早在唐宋已聞名遐邇。宋代“梅妻鶴子”的林逋隱居孤山,大量植梅,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詠梅第一佳句傳世。
⑦闌乾:即欄桿。
⑧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多泛指天上,語出唐代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此處指天空。

作品評析

這闕詞寫的是西湖冬日之美。用典精妙,意境幽遠,文辭清麗,韻腳自然,情感真摯。最精彩之處是詞作內在的節奏音韻如旋律悠揚,沁人心脾,充分體現了作者將形式之美與內容之美精巧結合的高超手法,頗足一觀。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西湖冬日夜景
首句“西風凋盡西湖柳”,開宗明義,描繪出西湖蕭瑟的冬季風景的畫面,頗有王國維“昨夜西風凋碧樹”之境界。然王詞中的“凋”還只是秋風之力,此處的“凋盡”,更進一步,渲染出冬季的冷寂。其中“西風”、“西湖”兩個西字重複出現,寫景之餘,帶出了纏綿悱惻的節奏,為下文進行多榆府了不可或缺的感情基調的鋪墊,就此而言,較王詞似有過之。
二、三句“冷月寒煙,紅藕香殘”中,冷月給出了時間,是月光清冷的冬夜,寒煙和紅藕,都是西湖特色景致,湖上特有的氤氳之氣經冬更寒,荷花到了冬天早已凋殘,這兩個充滿詩意的意象,點明了季節和地點,繼續描摹冬夜的寂靜淒清。同時,“紅藕香殘”典出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紅藕香殘玉簟秋”之句,李詞系著名的寄託相思之詞,其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名句堪稱絕妙。作者運用這一典故,也同樣表達腳定檔了對離別的惆悵之情。
“南御亭北”句,自近景切至遠景。“水漫天”典出宋代洪漸《舟泊港口》詩:“月浸蘆花水漫天,漁翁醉後正堪眠”句,與宋代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中“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的名句各臻其妙。洪詩寫旅次離愁,黃詩寫與親友分別的離情。作者此處借典雙關,表面寫景,表現冬夜湖面波浪拍天的壯闊,實則傳情,展現冬夜懷遠的思念之情,但與洪詩黃詩一樣,都不作兒女沾巾之喇嬸協態,而自有一種豪邁灑脫。
“斷橋望斷天涯路”句,更是蘊意豐富。表面是作者冬夜行至斷橋遙望遠方的行蹤,而“望斷天涯路”與首句同出自王國維的詞,或思念遠人,或求索探尋,可有多重解釋。這接連兩個“斷”字,加上“天涯”的意象,又令人聯想到馬致遠“斷腸人在天涯”的名句。“斷橋望斷”,讀來如嚼橄欖,節奏感,韻律感,直擊胸臆,令相思之苦,鮮明清晰,感人肺腑。
“梅影孤山”句,明為寫作者眺望之湖中景致,實際暗含林逋“疏影橫斜”的名句,流露作者因思寒嘗燥海念離人而更加孤寂的感受,還體現了在寂寞中堅定自持的情懷。
“獨倚闌乾”句,延續了前句的孤清之感,又將鏡頭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從所望景物回到作者自身。
“清夜思君”句,運用了白居易長恨歌》中“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典故,以比喻作者如明皇渴望一見太真一般,渴慕所思之人的心情。結合前文及此處的多歡欠典故,這令作者在西子湖畔清冷的冬夜如此深深思念之人,可以猜詢項潤己想已不在塵世,故作者只能遙望無盡蒼穹,無限悵惘。
根據作品創作的時間,作者思念的可能是父親厲麟似,但不論是誰,這闕如歌如泣的詞,以其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其所承載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動;那哀艷婉轉的畫面與音韻之美,更令人擊節。

作者簡介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詩詞家。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一代大師厲聲教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跡被編入《中淋多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國小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厲聲教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厲麟似的長子,清代詩壇泰斗厲鶚的七世孫。
“梅影孤山”句,明為寫作者眺望之湖中景致,實際暗含林逋“疏影橫斜”的名句,流露作者因思念離人而更加孤寂的感受,還體現了在寂寞中堅定自持的情懷。
“獨倚闌乾”句,延續了前句的孤清之感,又將鏡頭由遠及近,由景及人,從所望景物回到作者自身。
“清夜思君”句,運用了白居易長恨歌》中“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典故,以比喻作者如明皇渴望一見太真一般,渴慕所思之人的心情。結合前文及此處的典故,這令作者在西子湖畔清冷的冬夜如此深深思念之人,可以猜想已不在塵世,故作者只能遙望無盡蒼穹,無限悵惘。
根據作品創作的時間,作者思念的可能是父親厲麟似,但不論是誰,這闕如歌如泣的詞,以其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其所承載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動;那哀艷婉轉的畫面與音韻之美,更令人擊節。

作者簡介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詩詞家。
採桑子·西風凋盡西湖柳
一代大師厲聲教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跡被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國小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厲聲教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厲麟似的長子,清代詩壇泰斗厲鶚的七世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