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採桑子·西湖秋水平如鏡
- 出處:《厲聲教詩詞選:江山代有弄潮人》
- 作者:厲聲教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體裁:詞
- 詞牌名:採桑子
作品原文,作品註解,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採桑子·西湖秋水平如鏡
西湖秋水平如鏡,北雁①南回,紅葉誰題,樓外樓②畔錦繡③織。
莫愁難覓故園路,曾記來時,斜月遲遲④,別夢依依醉里歸。
作品註解
①北雁:本意指候鳥之一的大雁,因其每年秋分後由北南飛,故稱。隋代江總《於長安道歸還揚州》詩:“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此處雙關,亦喻指作者,因其定居北京,年年回杭。
②樓外樓:此處雙關,一指作者遊覽地點,杭州樓外樓菜館,一家有160年歷史的名餐館,地處西湖孤山腳下,與西湖著名景點平湖秋月等為鄰;二指西湖處處亭台樓閣的繁華勝景,典出宋代林升《題臨安邸》中“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名句。而樓外樓餐館亦得名於此詩。
④遲遲:本義為徐行貌,慢慢走的樣子,亦作“遟遟”。《詩·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後引申為漸漸地慢慢地之義,如明代楊慎的《鷓鴣天·元宵後獨酌》詞:“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翦翦風”句等。此處指月亮慢慢升起的樣子。
作品評析
這闕詞描寫的是西湖秋色。作者在諸多永恆的秋日意象中融入了發自肺腑的鄉愁別緒,意境高遠,音韻和諧,文筆俊逸,情感真摯,堪稱佳作。
首句“西湖秋水平如鏡”,寫景如畫。秋水如鏡的西湖風光如在眼前,且又交待了時空、季節,開篇即已引發秋思。“北雁南回”句,一寫秋季候鳥飛回的實景,二寫作者自己年年南下回鄉之慣例,比喻恰當,巧妙雙關,簡潔優美。
“紅葉誰題”句,繼續一語雙關,既是寫紅葉秋景,又是用典。典出《題紅葉》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相傳為唐宣宗時宮女所作。此處作者借用紅葉題詩的典故,表達自己對時光如流水般飛逝的感慨,秋日肅殺,最令人愁,幸有美景,聊以開懷。
“樓外樓”句,再次雙關,既是地點,又是由近及遠的視角所見之景。此地是樓外樓,遠方亦有樓外之樓,山外之山,描繪的是西湖自然山水之外的繁華人文景觀,引發的卻是無盡的遐想與哲學層面的思考。因為,此處看似平常的用典實際是作者的精心設計,“樓外樓”典故的出處是林升的詩,而詩中那“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浩嘆,除了怒其不爭的愛國情懷等,也是那些來自淪陷的北方的南宋人的一種變格的鄉愁。正是此句,將上半闕的寫景進行了收束,引發了下半闕的關於鄉愁的情感奏鳴。
“莫愁”句,在上文的鄉愁序曲之後,直入主題,仿佛是作者在安撫自己,不要為尋不到回歸故園之路而憂愁,實際表達的是“故園蕪已平”的感傷之情。
“斜月遲遲”句,繼續用典雙關,既是寫眼前之斜月漸升之景,又因“遲遲”之典,出自楊慎元宵節後獨酌思鄉的詞,詞中有“魚雁杳,水雲重,異鄉節序恨匆匆”之句,所以又是作者抒發鄉愁之句。同時,結合前文的“故園路”和採用厲鶚極其尊崇的姜夔詞作之典故的寫作手法,不難看出,作者此處,還意在致敬其先祖清代文豪厲鶚所作《冷泉亭》詩中“遲遲松外月,為我照田衣”之句,似欲遠離塵囂,用意深遠。
“別夢依依醉里歸”句,又涉及了雙重用典。厲鶚詞《台城路·蠶》之四有:“別夢依依,小樓窗日吐”之句,典出唐代張泌《寄人》詩中:“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之句。作者此處藉此典故,致敬之餘,抒發了自己夢縈魂牽的鄉愁和對先人的懷念,別有一番滋味。句末用一“歸”字,是整闕詞的結尾以及全篇的靈魂,也是作者這總共四闕採桑子的共同的文眼:背井離鄉,不如歸去,故鄉杭州與美麗的西湖,是先人和家的所在,是詩人肉體和靈魂最終的歸宿,是人生歸途最後的終點。
作者簡介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跡被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國小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