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簾山村位於南明街道南面與城南鄉交界處,原屬城南鄉管轄,於2002年併入原城關鎮。村現有農戶385戶,總人口1087人。共有耕地面積120畝,其中水田69畝,旱地51畝。共有10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32名。村兩委共有10人組成,其中村黨支部成員5人,村委會成員5人,共有黨員33名。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村民經濟,民生工程,村規民約,地理位置,
基本介紹
村中有一座大山,山上有兩塊大石頭,遠遠望去,儼然這座山掛在兩塊大石頭上,故名為“掛簾山”。其中一塊大石平整如床,另一塊則剛好可以坐人,據村民說,那個地方看日出很好。
掛簾山村以張姓村民居多,據說是由杭州一帶遷來,至今已到23代。在大山頭陽龍山腳高台階起家,那邊有塊田,故叫做“田頭”。也就是說,掛簾山在“田頭”起家,後又向“前山”發散開來。
村中有一間祠堂,據說是張家人建的。後因建上三線、南複線土地徵用,同村中的大會堂一起被拆除。
村中有一個亭,叫“六堡龍亭”,裡面有六個菩薩。當初石老將軍(六個菩薩中的其中一個)看中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從此就定居在這裡。每年的九月十八是做“定規戲”的日子,就是上演一出出農村大戲給村民看。村中老人介紹,這種大戲其實是做給菩薩看的。
原城郊區新溪鄉政府駐石溪村,其地域宋至清屬五山鄉一部,民國21年置掛簾、洋光里、石天荷等七鄉。24年併入七成鄉。28年改名石溪鄉。1950年分設石溪、新溪兩鄉。1958年置新昌人民公社姚宮、石溪、丁村生產大隊。1961年成立新溪公社。1983年改鄉,全鄉轄掛簾山、官塘頭等22個行政村。也就是說,掛簾山村所屬鄉鎮的變革為:石溪鄉——新溪公社——城南鄉——城關鎮——南明街道。而對於現在叫村委主任的稱呼也由原先的“村長”,到後來的“大隊長”,再到現在的“村委主任”。
目前,掛簾山村分為里掛簾、外掛簾、求家灣三個自然村。
村民經濟
掛簾山村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南明街道,加快發展家庭工業,以軸承加工為主導產業,已有軸承加工企業5家,從業人數100人左右,年營業收入可達50萬元左右。2005年村經濟總收入為1672萬元,村集體經濟為3.62萬元,人均收入為6704元。
民生工程
掛簾山村在上三線、南複線拆遷土地徵用中,配合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於2005年建造了新的辦公樓。為改變村莊環境上存在的髒、亂、差現象,村兩委積極著手開展環境整治工作,以道路建設為切入點,計畫建造垃圾房10隻,公廁1隻,實行垃圾集中處理。
村規民約
1、尊老愛幼、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父母、繼父母、養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繼子女、養子女應盡撫養義務,不發生虐待、遺養、傷害行為,成年子女、繼子女、養子女及其配偶對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或無生活來源的父母、繼父母、養父母應盡贍養義務。
2、愛護國家、集體資產和山林、道路、水源、自來水等公共設施,不偷拿、損壞公共財物及設施。
3、遵紀守法,不得無理取鬧,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4、開展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邪教活動,不參與賭博、傳播淫穢物品、賣淫嫖娼、小偷小摸行為。
5、搞好環境衛生,愛護綠化、不亂倒垃圾。
6、實行計畫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優生、優育。
7、服從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班子聯席會議和其他本級組織的決議決定和國家規定的各項義務。
8、保護耕地、嚴禁荒廢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