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縣張秋鎮東約三華里處,舊有一土丘,人稱“掛劍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掛劍台
- 地理位置:陽穀縣張秋鎮
- 所處時代:春秋時期
陽穀縣張秋鎮東約三華里處,舊有一土丘,人稱“掛劍台”。
徐州掛劍台,又名季子掛劍台,位於徐州泉山區雲龍山麓(新址),旁邊有一塊高大的青石做成的石碑。碑的中間刻著“掛劍台”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側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延陵季子兮不忘故”,下聯是“脫千金劍兮掛丘墓”,...
陽穀縣張秋鎮東約三華里處,舊有一土丘,人稱“掛劍台”。相關事件 春秋時期,吳公子季札奉命出使晉國,道經今張秋鎮地方時,與徐君一見如故,遂成摯友,徐君愛季札所佩之劍,季札察知其意,但因使命在身,決意回程時相贈。及...
掛劍台 清代:宋琬 延陵季札賢公子,腰下芙蓉淬秋水。一片心期不忍寒,蕭蕭隴樹虹霓紫。歷聘諸侯未反命,魚腸剚刃王僚死。躬耕三讓宗家法,吳邦不受輕如屣。當時列辟尚權謀,劍客縱橫仁義否。君臣父子競相居,《谷風》之刺徒為...
《掛劍台》是清代詩人張英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延陵遺蹟到於今,指顧猶堪感客襟。風起白蘋吹劍草,雨滋蒼蘚沒碑陰。長虹不散千年氣,秋水長懸一片心。翻覆人間等閒事,因君高義起愁吟。作者簡介 張英(1637—1708),清朝大臣...
《掛劍台》是清代詩人弘曆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仗劍適千里,安可暫離身。即使徐君求,亦將此義陳。徐君知季子,季子知徐君。不道使車回,乃作泉下人。解劍掛樹間,牢騷難具論。但謂踐信義,未識吳王孫。作者簡介 弘曆(1711-...
《掛劍台》是詩人繆公恩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掛劍渾無跡,荒台自古今。即看原上草,想見古人心。作者簡介 繆公恩,字立莊,號梅湃,別號蘭皋,瀋陽人,官盛京禮部右翼官學助教。善書能詩,工寫蘭,精篆刻。著有《夢鶴軒...
《登掛劍台》是詩人皇甫汸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徐君美初覯,季子意方敦。上國游才返,斯人痛不存。脫劍帶嘉樹,揮淚向高原。舊手無由贈,馳目遂為愆。寸心良自許,千金寧足論。徒聞化靈草,憂來欲代萱。作者簡介 皇甫汸...
《過掛劍台故址》是清代詩人姚燮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寶物無千年,風火幾磨淬?皎日一寸心,永與九原佩。孤台已不存,老樹亦枯潰。牛羊上壟愁,榛葛蔽煙晦。長天渺後期,曠世有遺淚。但留滾滾河,南趨下吳會。我來覓荒址,...
泗洪縣陳圩鄉掛劍台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泗洪縣陳圩鄉掛劍台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於2016年04月2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石蘇,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旅遊資源及旅遊景點的開發;旅遊工藝品的製造與銷售;農業觀光及採摘服務等。
掛劍台-友誼的見證,誠信的豐碑掛劍台 掛劍台 掛劍台位於徐州泉山區雲龍山的之麓,旁邊有一塊高大的青石做成的石碑。碑的中間刻著“掛劍台”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側刻著一幅對聯。上聯是:“延陵季子兮不忘故”,下聯是“脫...
於是季札把劍掛在徐君墓地的樹上,行禮之後,便踏上歸國之路。徐國人非常讚賞季札的行為,就在徐君墓前築起一座高台,名曰“掛劍台”。季子跟嘉澤也有淵源,在江頭村曾有一座季子廟,來紀念這位家鄉名人。網友故事 編輯 ...
杏花春雨(季子掛劍台) 杏花春雨 杏花春雨位於雲龍山南部、雲龍湖東岸,景點以東坡文化為主線,融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於一處,集中展現蘇東坡筆下的詩情畫意。現大量種植杏花,綿延十里,杏林滿坡,與湖岸桃柳相映,構成一幅報春圖,成為徐州乃...
文化古蹟有聊城景陽岡、龍山文化城址、清真寺、掛劍台、關帝廟、戊己山、任大仙祠、黑龍潭、陳家大院、城隍廟大殿、運河石橋等,除此之外,還有“鐘鼓樓”、“三縣邑衙”、“真武廟”、“靈佑觀”、“八角琉璃井”等眾多遺址;並...
掛劍台前,仁昔感化異國;好人苑裡,義今蕩漾徐州。三尺巷內情沁溢,雲龍湖畔花香幽。不愧通衢五省,火輪滾滾播溫暖;自豪名滿天下,帆檣浩浩揚風流。贊曰:嗟嗟偃王,亘古誰屬。以仁易國,何吝其土。敗猶為榮,無愧仰俯。季札...
季札掛劍 “掛劍台”此原遺址位於該縣西北部原古下邳西郊故黃河北岸、大花山坡下(今姚集鎮清水畔水庫西側),是明清乃至更早時期睢寧縣一處較為著名的歷史古蹟。風景名勝 房灣濕地公園 房灣濕地公園坐落於江蘇省睢寧縣姚集鎮古...
其實,那時的徐國還不是現在的徐州,它可能位於徐州之南百餘公里的泗洪。大概在明朝的時候,徐州知州宋誠,感其季扎掛劍之誠信,借兩處地名皆為“徐”字而穿鑿附會,在徐州另築了掛劍台,銘刻《掛劍台事實碑》。人物生平 公元前561...
五體十三碑位於陽穀縣張秋鎮掛劍台內,現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由來 掛劍台在張秋鎮南水閘東北堤下,又稱掛劍祠,亦稱季子祠,有徐君墓在其旁。元代時即記載有古碑刻“季札掛劍徐君墓處”八字。明正德十一年(1516)在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