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排卵障礙的原因包括:①中樞神經系統性無排卵;②下丘腦性無排卵;③垂體性無排卵;④卵巢性無排卵;⑤多囊卵巢綜合徵;⑥卵泡黃素化不破裂綜合徵;⑦其他:性腺軸以外的其他內分泌系統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失調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營養不良可影響卵巢功能而導致排卵障礙。
臨床表現
1.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完全無規律的子宮出血。青春期女性最多見。出血間隔時間可長可短,可從幾天到數月,甚至1年以上。出血持續時間亦可長可短,常在生活上某些事件如考試、比賽、劇烈運動等後發生。出血量少時僅點滴出血,多時可有大血塊,出現嚴重貧血,貧血時可伴有頭暈、頭昏、無力、食慾缺乏、失眠、多夢等。長期出血時因盆腔充血而下腹墜脹,乳房受雌激素影響而脹痛,亦可出現面部與四肢水腫。無排卵的月經或出血前不伴有痛經。
體格檢查一般無特殊體徵,少數患者可有多毛,提示可能為多囊卵巢綜合徵(但不能確診)。盆腔檢查均屬正常範圍,偶可有單側或雙側卵巢囊性增大。
2.閉經
女孩18歲尚無月經,稱為原發閉經,曾有月經而停經6個月經周期以上者,稱為繼發閉經。
3.不孕
是指正常性生活並未採取避孕措施12個月後未妊娠。排卵障礙或稀發排卵約占女性不孕因素的40%。
檢查
1.一般檢查
若月經周期在26~36天,常提示有排卵,但對於不孕的女性,尚須客觀的檢查明確是否有排卵。而對於存在異常子宮出血、月經稀發或閉經的患者,通常並不須做具體的檢查來明確無排卵的診斷。
2.基礎體溫測定(BBT)
排卵後產生孕激素可使基礎體溫上升,典型的黃體期體溫上升0.3℃~0.5℃,並可維持12~14天,形成雙相體溫,說明一般有排卵,若體溫在周期後半期無上升則為單相,提示無排卵。當然偶有例外,如卵泡未破而已有黃素化時,雖無排卵但有體溫的上升。
3.血清孕激素測定
下次月經開始前一周測定血清孕激素水平可以可靠客觀地反映是否排卵,若孕激素≥3ng/ml提示有排卵。
4.陰道B超排卵檢測
陰道B超可以檢測出直徑4mm的卵泡,月經周期第5~7天可檢測出一組小卵泡,8~12天發展出優勢卵泡,通常只有一個,以後每日以2~3mm速度增大,發育成直徑17~18mm的成熟卵泡。在卵泡排出後,觀察到原優勢卵泡消失或卵泡壁塌陷,可能伴有少量盆腔積液。如果≥2個周期沒有優勢卵泡、優勢卵泡直徑<17-18mm、成熟卵泡不破裂等徵象持續發生,可考慮為排卵障礙。
5.子宮內膜活檢
子宮內膜活檢為分泌期子宮內膜提示有排卵,增殖期子宮內膜提示無排卵。臨床上除非懷疑有子宮內膜腫瘤或子宮內膜炎,否則不建議行子宮內膜活檢術。
治療
1.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年齡、病程、血紅蛋白水平、隨診條件等因素全面考慮。總的原則:出血階段應迅速、有效地止血和糾正貧血。止血後應儘可能明確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選擇合適方案控制月經周期或誘導排卵,預防復發及遠期併發症。
藥物治療是一線治療方法。青春期和育齡期患者以止血、調整周期、促排卵為主進行治療。絕經過渡期患者以止血、調整周期、減少經量、防止子宮內膜病變為治療原則。
(1)止血①雌孕激素聯合用藥:出血量不多時,可於月經第1天口服復發低劑量避孕藥共21天,停藥7天,共28天為一周期;急性大出血,病情穩定時,可用複方口服避孕藥,止血後每3天遞減1/3量至每日維持量,共21天停藥。②雌激素:適用於青春期急性大量出血,止血後每3天遞減1/3量至每日維持量,也可用苯甲酸雌二醇,出血停止後3天開始減量,通常每3天以1/3量遞減,從血止日期算起第21天停藥。③孕激素:黃體酮每日肌內注射,用藥5天;地屈孕酮,用藥10天;安宮黃體酮:用藥10天。
(2)調整月經周期①人工周期:補佳樂,於出血第5日期,每晚一次,連服21天,至服藥第11日,每日加用黃體酮注射液肌內注射,兩藥同時用完,停藥3-7日出血,於出血第5天重複用藥,聯繫使用3個周期。②雌、孕激素聯合法:於止血周期撤退性出血第5日起用複方口服避孕藥,連服21天后撤退出血,連續3個周期為1個療程。③後半周期療法:於止血後第15~16天服用甲羥孕酮,連服10天。3個周期為一個療程。
(3)促進排卵適用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①氯米芬:於出血第5日起,連續5天,若排卵失敗,可重複用藥。②絨促性素:與其他促排卵藥聯用,B超檢測卵泡發育接近成熟時,肌內注射以誘發排卵。
2.因排卵障礙導致的閉經的治療
主要包括:①人工周期療法,用法同前。②單純孕激素治療,用法同後半周期療法。
因排卵障礙導致的不孕:①WHOI型排卵障礙:病變在下丘腦,應脈衝式給予GnRH誘導排卵;病變在垂體:應給予含有LH的促性腺激素誘導排卵。②WHOII型排卵障礙:氯米芬促排卵,用法同前;二甲雙胍口服;卵巢打孔。③其他原因引起的排卵障礙:專科治療基礎疾病,如高催乳素血症、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扔無排卵,可用促排卵藥物誘導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