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失禁

大便失禁即肛門失禁,是指糞便及氣體不能隨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門外,為排便功能紊亂的一種症狀。大便失禁的發病率不高,但非罕見。雖不直接威脅生命,但造成患者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嚴重地干擾正常生活和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排便失禁
  • 外文名:Faecal incontionence
  • 拼音:paibianshijin
  • 原因:涉及肛門括約肌的異常等
  • 又稱:大便失禁或肛門失禁
  • 就診科室:肛腸科
  • 症狀:糞便及氣體不能隨意控制
排便失禁又稱大便失禁或肛門失禁,其原因涉及肛門括約肌的異常、控制括約肌的神經異常、盆底神經異常、陰部神經異常、脊柱神經損傷等。近些年,在該領域人們開發了一些新的技術套用於臨床。
直腸腔內超聲檢查是診斷排便失禁的重要手段,而Wexner評分則是國際上公認的判斷排便失禁嚴重程度的方法,但這些對我國絕大多數肛腸外科醫生來說還非常陌生。日前在北京世紀壇醫院召開的“中美加三方聯合肛腸研討會”上,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秘書長、佛羅里達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Wexner教授介紹了美國排便失禁的臨床診治情況。
人造肛門括約肌(ABS)裝置是近幾年在美國開展的新方法。它利用力學原理,在肛門周圍放置管控裝置,可以控制肛門的關閉和開放,對於嚴重的排便失禁患者有一定療效。該裝置本身和手術過程都比較複雜,在美國已經開始廣泛套用,但在我國基本還是空白。
骶神經刺激(SNS)技術原本是泌尿外科治療排尿失禁的方法,肛腸外科醫生髮現其也有治療排便失禁的效果,便將此技術“移植”過來。國內用SNS技術治療排尿失禁最近剛開展,但用於治療排便失禁國內尚未開展。上述新方法多數雖然還沒有被國內醫生認識和接受,也沒有形成系統的排便失禁評估和治療平台,但在美國卻已有較多臨床研究數據。
除了上述新方法,在美國還有一整套傳統治療方法,每種都有其不同的適應證,醫生可針對患者的不同病因綜合分析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最簡單無創的方法就是飲食的調整,多吃纖維素,增加大便的凝固性。或者採用止瀉藥(如減少大便稀度的藥物)等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是因為括約肌缺損引起的排便失禁,美國一般採用括約肌修補技術,如交叉縫合、摺疊縫合、肛門後修補等技術。這些都是建立在術前直腸腔內超聲等檢查的基礎上,以明確缺損位置、大小和角度。對於內括約肌缺損導致的排便失禁,可使用注射方法,如矽樹脂、自體脂肪、碳包裹微球。此類方法對部分病人效果比較好。射頻治療是使用特殊裝置釋放射頻能量,讓肛門周圍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增厚,達到治療排便失禁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