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十一年前,因為對蘇青小說《續結婚十年》中人物的原型意見不一,本刊的兩位作者黃惲、胡文輝曾在《萬象》上打過一場小筆仗。如今來為此案作總結的,是《掌故》資深而年輕的作者宋希於。這一篇看似是對“隱秘角落”的鉤沉,無足輕重,但對史料的掌握、解讀與運用卻頗可注意。“隱秘角落”的另一面,是“發潛德之幽光”。王鈴“研究《九章算經》的博士論文,實際上已入了中國科技史的章節”,“如果公平的話,王鈴應該是‘第二作者’”,然而王鈴卻毫不猶豫地告訴汪榮祖,“《中國科學技術史》完全是李約瑟的書”。王鈴晚年葉落歸根,所居近處也是我的常游之地,不知尋常巷陌可曾相逢。一代科技史家的瀟灑風神,神往之餘,亦增惆悵。
掌故大家瞿蛻園已故去近半世紀,俞汝捷先生為當年從游者,由片紙再次拾零“蛻老”往事,珍貴可讀。瞿蛻園之孫瞿澤方則敘述其伯父瞿同祖,整體回顧之下,唯有家人才知道的細節遍布文中,溫度觸手可及。謝其章作為老電影迷,倘若能回到1949年前後的演藝界,大約要被黃宗江、孫道臨們引為同調的,由他來復原早逝的戲劇家丁力的“朋友圈”,再合適不過。劉錚通過幾片顧廷龍為*“大字本”題簽殘紙,抒寫出“一個時代的光景”,著眼於老掌故,下筆用新方法。讀者們也許還記得《掌故》剛剛問世時劉錚寫的*篇書評,立意既高,觀察亦深,我們的心事也幾乎被他全然說盡了。唐長孺、張振鏞、許姬傳、孟言嘉,在王延武、劉永翔、趙珩、楊志諸位的筆下,或重其學,或重其事,或重其人,“仿佛若有光”。就是陳曉維筆下那身份尷尬的古董商白堅,也堪為近代藝術品流通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之奔波生計,要與柳向春筆下“讀書種子的吃飯問題”同樣引來一聲嘆息的。
圖書目錄
1.“范其時”不是胡蘭成——重提《續結婚十年》里的一樁公案 / 宋希於
關於《續結婚十年》,黃惲先生評價:“這本書的情節寫得相當接近事實真相。”胡文輝先生則說:“單純從文學角度看,這部小說的價值未必太高;但從歷史角度看,其價值就相當稀罕了。”
28.羅孚日記中的北京生活(下) / 高 林
“我的原意是出了這么一件事,總是感到慚愧的。見了熟人,不免要說一句‘慚愧,慚愧’。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自己承認做了壞事,愧對熟人。怎么去理解,悉聽尊便了。”
51.代筆艷譚 / 胡文輝
我曾說輓聯是“有中國特色的訃告”,那么,小鳳仙挽蔡鍔,周媽挽王闓運,加上曹藎臣挽譚延闓,俱驚才絕艷,堪稱近世“訃告”的登峰造極了。當然,這也是代筆文學的華章,是中國文學史的逸篇。
63.從黃裳到孫道臨:丁力(石增祚,葷齋)的朋友圈 / 謝其章
大家都是吃開口飯的,座談會當然冷不了場,丁力發言多且犀利,端木蘭心只有一兩句話。臨散會時,石揮喬奇們起鬨似的問什麼時候喝丁力端木蘭心喜酒。當年若有手機若有微信的話,這些演員們都可以算進丁力的朋友圈吧。
77.憶王鈴 / 汪榮祖
王鈴毫不猶豫對我說:《中國科學技術史》完全是李約瑟的書。此話並非偶然,我見到他將文稿隨意亂放,並不積極整理出版,甚至被人拿去發表也不在意。他有真才實學,但覺得成就不必在己,他就是這樣的灑脫。
85.有關瞿蛻園先生的片紙零拾 / 俞汝捷
詩初是寫給周鍊霞的,後來在友人中流傳,引來不少唱和。先父也有和詩,我還記得首第二句為“古驛心隨北上鳧”,蛻老看了曾笑道:“我的鴨子是熟的;你的鴨子是生的,還會飛!”
104.大伯瞿同祖的一生(上) / 瞿澤方
婚禮上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瞿鴻禨拒收了袁世凱所送的賀禮銀票。雖然三百兩銀子的金額不算離譜,但是一旦收下,勢必以後要禮尚往來,就無法與袁世凱劃清界限了。
116.追憶清輝冰轍——感悟唐長孺師的“史學方法” / 王延武
唐師聽到此,勃然作色道:“你怎么可以批評金先生?他寫此文時,只有二十幾歲,比你現在小。做點學問容易嗎?我不喜歡自己寫了幾句話,就要批評別人!”說完話後,便仰頭望著房頂,沉默不語了。
125.沈文倬、錢南揚、朱季海——“引進人才”的往事 / 雪 克
一次與沈公閒聊,言及此事,脫口說出了海派學人學風浮誇,不及北方學人之嚴謹。隨便幾句話,惹得沈公勃然大怒,指著他自己鼻子說我就是上海人,也算個學者,當面罵我,你是何居心!
133.半生心力傍梅邊——我所知道的許姬傳先生 / 趙 珩
那次我剛一提到鄭河先,許先生突然向我舉起一隻手,張開五個手指,我一時還真的不明白他的意思,他也不說話,一直張著五個手指頭。我後來猛然回過味兒來,問道:“出診費五塊錢?”許先生笑著點點頭。這個動作大概只有我們兩人心領神會。
149.季海先生片談(下) / 王學雷
我又問了個無厘頭的問題:“您的學問好,還是太炎先生的學問好?”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應該比他好。如果學生超不過老師,說明這個學生是個笨學生,老師也不行。”
158.文學史家張振鏞其人其事 / 劉永翔
一日,生數人者聞其室門隙中有煙味散出,遂鑿言貞用吸食鴉片,哄傳於校,必欲驅之,貞用百口莫辯也。校方察知其枉,而無如諸生洶洶,眾口一詞,止能勉從其請。由是可知生之誣師,蓋自昔有之矣。
172.中國畫研究院談屑 / 胡桂林
一個新的“畫家之家”——中國畫研究院,終於在白塔庵塔下實現了。萬沒有想到,畫院落成之日,也是黃胄被迫離開之時。三十多年過去了,人往風微,真是“事如春夢了無痕”了嗎?
190.顧廷龍為的大字本題簽事 / 劉 錚
這些習字紙,本是顧廷龍不加珍視,隨手棄置的。但我以為,一個時代特有的光景,卻似乎藉由這些紙條反射出來。
198.獨立天風海濤間——記潘飛聲和《獨立圖》(上) / 許禮平
人家說的是立身品格上的“獨立”,而這兩位卻牽扯到政治觀念上的“獨立”。還有更冒失的楊其光,竟用了一句“黨錮應慚出漐人”作為他題詩的結句。這該令潘飛聲為難了。像這樣的圖敢公開懸掛嗎?這圖懸掛了等如潘飛聲要為維新運動袞袞諸公“站台”。
235.白堅的一次東洋之行 / 陳曉維
由於白堅經手的藏品質量高、門類廣,所以想研究近代藝術品的流通史,他是繞不過去的一個重要角色。同時,我們也可以領略這樣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人,是如何在時代大潮的巨浪中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竭力謀求棲身之所的。
250.譚公尤愛沈家菜 / 朱 銘
譚延闓會吃能飲,朋從四海,所到之處,宴遊無虛日,有時一天要趕四五個場子。在《譚延闓日記》里,有不少酒醉的記錄。
258.讀書種子的吃飯問題 / 柳向春
此三人者,都以積學多聞、文獻諳熟著稱於世,所撰、所言均為時賢后輩據為典要。尤其是以上所言三事,於記述者而言,均系當代故實,而皆不經如此。故云:掌故之學,豈易為哉!
273.世間曾有孟言嘉 / 楊 志
在海南島生活了二十四年後,她不習慣美國生活。如果說,她在海南島是嵌入的“陌生人”,那么,回到愛荷華的她,則是久別的“陌生人”。
292.編後語 / 嚴曉星
作者簡介
編者、主要作者介紹
徐 俊,1961年生,江蘇揚中人,現任中華書局執行董事。著有《敦煌詩集殘卷輯考》、《鳴沙習學集》等,另撰有《書札中的雪泥鴻跡——中華書局所藏向達致舒新城書札釋讀》、《附逆之外的梁鴻志——爰居閣譚屑》等。
嚴曉星,1975年生,江蘇南通人,媒體人、學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話》、《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歷史與文獻叢考》、《梅庵琴人傳》等,編有《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等。
汪榮祖,1940年生於上海,祖籍安徽旌德。台灣大學歷史學學士(1961),美國俄勒岡大學歷史學碩士(1964),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學博士(1971)。自1971年起任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現任山東大學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訪問學者、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美國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榮退教授等。著有《史家陳寅恪傳》、《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鹹同光時代》、《史學九章》、《槐聚心史》等中英文著作二十餘種。
俞汝捷,1943年生,浙江上虞人。196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77年秋赴北京,任姚雪垠助手。後為湖北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湖北省文史館館員。著有《仙·鬼·妖·人——志怪傳奇新論》等,主編《中國古典文藝實用辭典》等。
王延武,1946年生,湖南湘潭人。1978年考取武漢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師從唐長孺先生,1981年畢業,後為中南民族大學教授。著有《中國歷代官場漫話》等,參編《中國行政史》、《二十五史人名大辭典》等。
謝其章,祖籍寧波,生於上海,長於北京。藏書家,現代文學史料研究專家。著有《創刊號風景》、《搜書記》、《北京往日抄》、《佳本愛好者》、《書蠹艷異錄》、《春明談往》等,編有《朴園日記》、《東西兩場訪書記》、《書肆巡閱使》等。
朱 銘,筆名星樺,文史學者。著有《關於章士釗》等,輯有《寺韻新唱集》、《孤桐寺韻集》等。
陳曉維,祖籍廣西,1973年生於上海,長於瀋陽。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山濤數碼創始人,藏書家,作家。著有《好書之徒》、《書販笑忘錄》,編有《買書記歷》。
劉 錚,筆名喬納森,畢業於清華大學。現為《南方都市報》文化副刊部編輯。著有《始有集》、《既有集》等,編有《日本讀書論》。文章散見於《文匯報》、《南方都市報》、《上海書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