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016年《掌故》第一集出版,半年內連續印行三次,可以說頗獲讀者好評。2017年,我們推出《掌故》第二集。本集中更是名家雲集,如白謙慎、許禮平、艾俊川、范旭侖、胡文輝、柳向春等十幾位當代知名作者,再次聚焦近代以來百餘年內的文壇、學林、政界、藝苑的人物與故實。
而在第一集精彩亮相、讀者已不陌生的“老作者”們,這回也都出手不凡。尤其是備受讚譽的雪克老人,回憶一代詞宗夏承燾,距離、角度都恰到好處,趣味情致更微妙可喜。柳向春、胡文輝、勵俊都從藝術史上的名作入手,聚焦人與物在歷史中的浮沉進退。“掌故界”的後起之秀宋希於,仍是本集中最年輕的作者,這次貢獻的是《〈沁園春·雪〉在延安的流傳》。繼第一集追溯“掌故”的源流之後,此番還特意邀請何家乾先生介紹四十年前香港的《掌故》月刊,一來向這本同名刊物致敬,二來也正視掌故易於“給夾帶私貨的人開方便之門,拔高自己、添油加醋,或無中生有、罔顧史實”的不足,作為警醒。
封面照片為掌故大家高伯雨(1906-1992)、林翠寒夫婦與友人來維思及古琴家汪孟舒、鄭穎孫等合影(1934年攝於北平東興樓)。
作者簡介
徐 俊,1961年生,江蘇揚中人。198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同年到北京中華書局工作,現任中華書局總經理。著有《敦煌詩集殘卷輯考》、《鳴沙習學集》等,另撰有《書札中的雪泥鴻跡——中華書局所藏向達致舒新城書札釋讀》、《附逆之外的梁鴻志——爰居閣譚屑》等。
嚴曉星,1975年生,江蘇南通人,媒體人、學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話》、《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歷史與文獻叢考》等,編有《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等。
圖書目錄
1 吳湖帆和周鍊霞的訂交與相識/劉 聰
吳湖帆既誇讚周鍊霞有女詞人兼女畫家的才華,同時又不無以趙明誠和趙孟頫自許並暗表君子好逑的意思。我們知道,趙明誠是金石收藏家,趙孟頫是書畫家,均極貼合吳氏的身份。而周鍊霞與吳湖帆相較,詩詞雖過之,書畫卻不逮,恰如李清照之於趙明誠、管道昇之於趙孟頫。因此,這兩個典故可謂使用得十分巧妙。
28 小萬柳堂紀事/艾俊川
掌故家的筆下,時常會出現廉泉、吳芝瑛夫婦的身影,而他們的事跡,多賴掌故以傳。不過細究起來,現在讀到的小萬柳堂故事,幾乎都和真相有些距離,雲環霧繞,難言信史。這固然是掌故的局限,卻難免終成讀者的遺憾,因此有必要讓小萬柳堂走出舊掌故,顯露真面容。
60 唐孫位《高逸圖》軼事/柳向春
雖然楊寬認為將《高逸圖》公開展出三日達到了“闢謠”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正如楊寬自己所述,這場風波並沒有就此結束。1957年7月2日陳夢家在給徐森玉信中,就對楊寬的做法極不以為然……
79 狄平子的鑑藏生涯/勵 俊
民國時期,海上書畫鑑藏活動十分活躍。收藏家以龐虛齋、狄平子、葉遐庵、吳湖帆和張蔥玉為最知名。如今,龐、葉、吳、張皆有表彰,唯獨狄平子聲名式微。其身後慘澹如此,不免令人唏噓。
99 梁鴻志“三十三宋”鉤沉/胡文輝
梁鴻志用力於收藏,不超過三十餘年,於時代,於個人,都只是片時春夢而已。不過,他以失敗的政治家之身,而能坐擁“三十三宋”,終是私人收藏史上的壯觀,也是名士史上的艷談,也足可傲驕了。
119 滬上學書摭憶——從傅山《哭子詩卷》說起/白謙慎
卷子還沒打開,我問陳先生,此卷是否有何紹基的題跋。陳先生答:“有。”我馬上意識到,這即是我十七年前曾經見過的那件《哭子詩卷》。於是,我站了起來,興奮地和陳先生握了握手,告訴他,這是一件我苦尋多年的藝術精品,它和我多年前在上海學習書法的經歷有一段難忘的因緣。
135 畫壇軼趣(上)/周昌谷
那時的學生,很關心洋的東西,創作是極力提倡“單線平塗”的時候。而黃老先生在台上,大談三代六朝,說:“崑崙山上有塊五彩斑斕的石頭,就有了水彩畫。”台下就轟轟然,聽的人很少了。
148 錢默存收女弟子/范旭侖
1992年到1994年,何靈琰年年回鄉,“數次回國想探望先生,而每次都被告知,先生一直住院不見訪客”。“我遵奉大夫囑託,為他謝客謝事,努力做‘攔路狗’,討得不少人的厭嫌”(楊絳《錢锺書手不釋卷》)。
162 在夏瞿禪承燾先生身邊的歲月/雪 克
夏公從不冬烘,亦時尚。閒暇之時,偶與二三知己飲酒小酌,賦詩唱和,聽聽戲曲,看電影和匯演外,尤喜跳舞,且樂此不疲。上世紀50年代,社會上一度興起交誼舞,一次夏公乘興,在校禮堂跳到夜半仍不肯休,師母在家久等不歸,親身前往,滿臉怒容,硬把先生找回了家中。知其事者,一時傳為笑談。
173 讀書種子謝興堯/柯愈春
沈兼士先生見這個青年埋頭檔案做學問,以為路子對頭,指著謝興堯對單先生說:“年輕人的腦子靈,聰明外露。”沈先生幾次說謝“聰明外露”,謝以為這四個字是難得的表揚,細細琢磨沈先生的意思,也是含蓄的批評。在謝以後的治學中,特別注意厚積少露。
201 金“譯匠”與沈仲章的人間“天緣”——金克木與沈仲章:難忘的影子(二) /沈亞明
《譯匠天緣》發表於1997年,算來又有二十年了。我想像父親和金克木伯伯,如今正在“天”上續“緣”,指點星宿,戲談“譯”趣,笑議“匠”、“家”之功敗得失,回顧“黃金的青春與希望”。
223 “走出疑古時代”的背後——從《日記》看顧頡剛與李學勤的交往/雷燮仁
顧李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學術思想還是個人交往,都是學術界經常關心的話題。尤其是“文革”中顧李之間的關係,李如何有“特別的機會”通讀顧的日記,李如何成為顧的鄰居,以及顧的書籍被抄而失散等問題,特別引發好奇之士的關注,包括我這樣的非學界人士。
243 《沁園春·雪》在延安的流傳/宋希於
柳亞子的那篇“考證”文章只說:“寫在紀念冊的一份,當然在我那兒保存著。我從重慶還到上海,這紀念冊便帶了過來。”他隱去了一個重要關節未提,那就是他曾將這本紀念冊托人帶去延安,請中共各方面的負責人題字留念。
261 高貞白與來維思/許禮平
來維思生日時留下的照片,讓我們今日得以瞻見當年大師風采。而更難得的是照片題識上保留了高貞白在1935年前的用名“Ko Nu Shih”。高曾透露“我在上海、南京做事,用的是另外一個名字,後來在1935 年廢去不用了”。
274 香港的《掌故》月刊/何家乾
一般來說,用真名發表的和記錄文藝界人物、風土習俗的文章,真實性都比較可靠;以筆名發表的,事關政治事件和軍政界人物的回憶錄,讀者需要十分小心。刊物的封面說得很清楚,收集“野史,軼聞”,這很容易給夾帶私貨的人開方便之門,拔高自己、添油加醋,或無中生有、罔顧史實,自然不可避免。
284 藝林煙火錄(二)/唐吟方
海派藝術家皆自信,勇於自我肯定。其中以劉海粟、張大千最突出,不光常送別人高帽子,亦善擇高帽自戴。
296 編後語/嚴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