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吏部侍郎徐彥若御史中丞制》是唐代李溪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授吏部侍郎徐彥若御史中丞制
- 作者:李蹊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授吏部侍郎徐彥若御史中丞制》是唐代李溪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吏部侍郎徐彥若御史中丞制》是唐代李溪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授吏部侍郎徐彥若御史中丞制敕︰御史中丞以獨坐為稱,豈特崇貴之而已。昔韋仁約是其官僚耳,猶以鵰鶚自許,不肯押公卿,激揚清風,振駭良吏,況長其屬者,可忽慢哉?兵...
徐彥若,字俞之,祖籍偃師(今河南偃師)。鹹通十二年(872年)進士,累遷至尚書郎、知制誥,拜中書舍人。文德元年(888年),唐昭宗繼位,任命徐彥若為御史中丞,後又改任吏部侍郎。他當時“馳譽清顯”,又與權宦楊復恭關係好,所以平步青雲。初任宰輔 大順二年(891年),宰相張浚因討伐太原兵敗,被罷去相位...
佐徐彥若興元幕。入朝,歷拾遺、補闕、起居郎,後轉司勛、考功、吏部員外郎。徐彥若鎮嶺南,請為節度掌書記,授考功郎中兼御史中丞,道卒。或以為其年九十,以禮部侍郎致仕,乃將其與宋人王渙相混。長於箋奏,尤擅詩文。其《惆悵詩十二首》詠古佳人才子深懷感怨者,哀傷媚嫵,播在人口。著有詞賦詩文約...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自請鎮興元,詔以茂貞為山南西道兼武定節度使,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徐彥若同平章事,充鳳翔節度使,又割果、閬二州隸武定軍。茂貞欲兼得鳳翔,不奉詔。二月,甲戌,加西川節度使王建同平章事。李克用引兵圍邢州,王鎔遣牙將王藏海致書解之,克用怒,斬藏海,進兵擊鎔,敗鎮兵於平山,辛巳,...
宣秉,隱居不仕,更始徵為侍中,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承宮,以左中郎將拜侍中。趙典,四府表薦,徵拜議郎,再遷侍中,出為宏農太守。趙謙,以故京兆郡丞,獻帝時遷為侍中,司空。蘇竟,以趙郡太守拜侍中。楊厚,以議郎三遷為侍中。陰識,以關都尉為侍中,守執金吾。陰興,以守期門僕射遷侍中,拜街尉,領...
徐彥若(?-901年),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孫,吏部尚書徐商之子。徐彥若進士及第,歷任尚書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後以戶部侍郎之職拜相,又任中書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彥若出鎮鳳翔,但因李茂貞兵犯京師,又被召回朝中。乾寧元年(894年),徐彥若再次被拜為宰相。後累進司空、...
庚申,制以太保、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孔緯為荊南節度使,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張浚為鄂岳觀察使。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緯同平章事,御史中丞徐彥若為戶部侍郎、同平章事,昭緯,慎由從子;彥若,商之子也。楊復恭使人劫孔緯於長樂坡,斬其旌節,資裝俱盡,緯僅能自免。李克用復遣使上表曰:“張浚以陛下...
曾祖:崔綜,醴泉縣令,贈吏部侍郎。祖父:崔佶,太子中允,贈左僕射。父親:崔陲,檢校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贈太師。先母:隴西李氏,姑臧郡夫人,贈秦國太夫人。兄弟:崔邠、崔鄷、崔郾、崔郇、崔邯、崔鄯,弟弟崔鄜。在眾兄弟中,崔邠最為知名,事跡在《舊唐書》《新唐書》中有詳細記載;六兄弟在唐朝政府...
唐文宗省察記錄囚徒罪狀,舒元輿奏辨明審,升御史中丞,以本官兼刑兵兩部侍郎、同平章事。時宦官仇士良專權。十一月,李訓、舒元輿和鳳翔節度使鄭注等,密謀內外協勢,剷除宦官勢力。以左金吾衛石榴樹上夜有甘露為名,誘使仇士良等往觀,謀加誅殺。因所伏兵甲暴露,事敗。元輿單騎出走,為神策軍仇士良生擒,...
貞元十三年(797年),為監察御史里行。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後三遷至左司郎中。貞元二十年(804年),武元衡擢御史中丞。元和二年(807年),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不久,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元和八年(813年)召還,復為相。後因武元衡力主削弱河北、山東等地藩鎮的權勢,遭藩鎮忌恨。元和十年(...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赴京科考,中進士,授湖南團練巡官。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累遷監察御史、起居郎,留在京城長安任職。精通歷史,深得文宗皇帝器重,拜為集賢殿學士,轉考功員外郎。會昌元年(841年),唐武宗即位,出任華州(今陝西華縣)、鄂州(今湖北武昌)、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御史中丞、...
公元891年,唐朝,大順二年,辛亥年。主要發生了宰相張浚、孔緯遭貶,楊行密敗孫儒兵,西川罷兵等重大事件。一月至四月 宰相張浚、孔緯遭貶 宰相張浚、孔緯力主討伐李克用,及兵敗,大順二年(891)正月九日,詔削二人宰相職,貶孔緯為荊南節度使,張浚為鄂岳觀察使。以翰林學士承旨崔昭緯和御史中丞徐彥若同平章...
崔胤(853年~904年),清河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字垂休(《新唐書宰相表》作“字垂休”)。唐朝宰相,尚書右僕射崔從之孫,工部侍郎崔慎由之子。崔胤出身清河崔氏南祖烏水房。唐乾符二年(875年)進士及第,累歷御史中丞。景福二年(893年),官拜宰相。與朱溫相結,想要靠朱溫掉除宦官。屢次被罷官,...
賨至長沙,殷表賨為節度副使。它日,殷議入貢天子,賨曰:“楊王地廣兵強,與吾鄰接,不若與之結好,大可以為緩急之授,小可通商旅之利。”殷作色曰:“楊王不事天子,一旦朝廷致討,罪將及吾。汝置此論,勿為吾禍!”初,清海節度使徐彥若遺表薦副使劉隱權留後,朝廷以兵部尚書崔遠為清海節度使。遠...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李曄不滿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侵吞山南,以徐彥若取代李茂貞為鳳翔節度使,並派三萬禁軍護送。宰相崔昭緯與杜讓能不和,於是暗中告知李茂貞,言稱出兵皆杜讓能的主張。李茂貞於是出兵擊敗禁軍,進攻至長安郊外,聲言討伐杜讓能。昭宗李曄無奈之下,賜杜讓能自盡,享年五十三歲,追贈太師。人物生平 杜讓...
夏侯孜(?-約869年),字好學,亳州譙縣(今省亳州市譙城區)人,駕部郎中、大曆十才子之一夏侯審之子。中國唐代官員。夏侯孜於寶曆二年(826年),登進士第,釋褐為幕府僚吏。後歷左拾遺,累遷婺、絳二州刺史。後入為諫議大夫,轉給事中。後出為陝虢觀察使。大中十年(856年),改刑部侍郎。次年,兼御史中...
陳叔達(?-635年),字子聰,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縣)人。陳宣帝子,陳後主弟。唐代詩人,宰相。陳叔達少封義陽王。在陳歷任侍中、丹陽尹、都官尚書。隋煬帝時,任內史舍人,出為絳郡通守。後歸唐,授丞相府主簿,封漢東郡公,與溫大雅同掌機密,軍書詔誥多出其手。唐高祖時,歷任黃門侍郎、納言、侍中等...
永泰(765年-766年)初年,李抱真兼任御史中丞,並擔任陳鄭、澤潞兩節度的留後。他乘到朝中謝恩的機會上奏說:“臣雖然無才,但現在百姓是勞累還是安逸,和刺史很有關係。希望朝廷能讓我試著掌管一州。”代宗允諾,改授他為澤州刺史,兼任侍御史、澤潞節度副使及巡內五州都團練使。兩年後,調任懷州刺史。...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趙郡高邑(今河北高邑縣)人。唐朝唐憲宗時宰相,湖南觀察使李承之子。李藩出身趙郡李氏南祖,四十多歲時,由節度使幕僚起家,唐憲宗時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華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冊贈戶部尚書,諡號“貞簡”。史料記載 原文 李藩傳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
韋昭度 887-888,893 孔緯 889 杜讓能 889-892 徐彥若 898-899 崔胤 903-904 五代十國 韓建 毛文錫 趙光逢 周庠 郭承豐(檢校) 李鐸 李景通 朱洪實 王令謀 宋齊丘 馮道 楊沂豐 李守貞 竇貞固 李建勛 范質 李從善 遼朝 劃設 金朝 徒單恭 張通古 元朝 絳曲堅贊 明朝 丘吉嘉稱(大司徒仁波切)
路隨(776—835年),一作路隋,字南式,魏州陽平(今山東莘縣)人。唐朝中期宰相,御史中丞路泌之子。唐德宗年間,舉明經出身,授潤州錄事參軍。元和五年(810年),擢左補闕、史館修撰,遷司勛員外郎。唐穆宗即位,遷侍講學士,轉諫議大夫。唐敬宗即位,拜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唐文宗即位,拜翰林承旨、兵部...
會昌四年(844年)冬,朝廷命昭義鎮出兵五千,戍守代北。出發前,盧鈞登上城樓踐行,士兵的家人都在帳幕中觀送。昭義軍素來驕橫,與家人訣別時大醉,竟乘機反攻潞州城門。昭義監軍率潞州兵抵禦,直到晚上才撫定譁變。此次事變後,盧鈞被調入朝,拜戶部侍郎、判度支,改任戶部尚書。唐宣宗大中(847年—860年)...
乾元二年(759年),從特進官、右羽林大將軍、知軍事,升任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代理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度。太上皇唐玄宗以其戰河西有功,為其改名抱玉。當時史思明攻陷了洛陽,李光弼據守河陽,叛軍兵力正強,李光弼對李抱玉說:“您能替我守兩天南城嗎?”李抱玉說:...
永貞元年(805年)七月,改戶部侍郎。唐憲宗元和(806年-820年)初年,歷任兵部、吏部侍郎,因事被改授太子賓客,又拜兵部侍郎、太常卿等職。拜相出外 元和五年(810年),權德輿以“陳說謀略多中”,自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參與朝政。他為政以寬厚為本。權德輿任相的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