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1.方言,揪;抓:~頭髮。~著不放。
2.拔(草)。
3.牴觸;衝突:“戎夏交~。”
基本介紹
- 拼音:zuó
- 部首:扌(部外筆畫:8;總筆畫:11)
- 五筆86&98:RYWF
- 筆順編號:12141343412
- 四角號碼:50048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637D
- 首尾分解查字:扌卒(shou zu)
- 漢字部件構造:扌亠人人十
- 筆順讀寫:橫豎橫捺橫撇捺撇捺橫豎
【基本解釋】
1.方言,揪;抓:~頭髮。~著不放。
2.拔(草)。
3.牴觸;衝突:“戎夏交~。”
捽使跪。 3.又如:小孩兒捽住媽媽的衣服;捽著他胳膊就往外走;捽引(揪拉);捽抑(揪住往下按);捽拽(揪住拖拽);捽挽(揪拉);捽搏(揪打;捕捉) 捽漢語大字...
捽捽 象聲詞。 清 袁枚 《新齊諧·大小綠人》:“忽見長丈許人,綠面綠須,袍靴盡綠,自門入。其冠擦頂槅紙,捽捽有聲。” ...
扭捽,拼音niǔ zuó,揪住。...... 扭捽,揪住。 [1] 《元典章新集·刑部·持杖白晝搶奪同強盜》:柯唐保 欲將本人扭捽,本賊用刀唬嚇,不敢向前。...
擒捽是漢語辭彙,拼音qín zuó ,出自《溫州州學會拜》。...... 擒捽是漢語辭彙,拼音qín zuó ,出自《溫州州學會拜》。中文名 擒捽 拼音 qín zuó 注音 ㄑ...
詞語信息【拼音】zuó hú 【注音】ㄗㄨㄛˊㄏㄨˊ 【釋義】揪住頭頸。出處《漢書·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得禽縛之。” 顏師古注引晉灼曰:“胡...
jiū zuó ㄐㄧㄨㄗㄨㄛˊ 揪捽 扭抓。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欲待揪捽沒頭髮。”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只道 劉三 誰肯把...
井捽: jǐnɡ zuó 1.謂各抱門戶之見而互相排斥﹑抵扞。1 語本《莊子.列禦寇》:"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成玄英疏:"夫土下有泉,人各有性,天也;穿之...
捽脫是漢語辭彙,讀音是zuó tuō ,出自《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 捽脫是漢語辭彙,讀音是zuó tuō ,出自《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
捽風是漢語辭彙,讀音是zuó fēng ,出自《水滸傳》。...... 捽風是漢語辭彙,讀音是zuó fēng ,出自《水滸傳》。中文名 捽風 拼音 zuó fēng 注音 ㄗㄨㄛ...
火捽,亦稱“傳湯”。守城戰具。於兩車輪中間軸上,滿扎草木等易燃物,輪側束以帶刺荊棘,以繩索懸吊城上。當敵軍蟻集城下準備登城,或敵由城牆坍壞口進行突擊時...
捽兀是一個漢語辭彙,指傲岸貌。 晉 陶潛 《自祭文》。...... 傲岸貌。 晉 陶潛 《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清 錢謙益 《追和朽庵和尚樂歸田十詠...
臾,yú,從申從乙,草器。象形,古代用草編的筐子,一般用來盛土,通蕢(kuì).束縛捽(zuó)抴(yè)為臾。從申,從乙。——《說文》(束,縛也。縛,束也。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