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系統物理脆弱性的評價及控制》是2018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勇亮、李啟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捷運系統物理脆弱性的評價及控制
- 作者:鄧勇亮、李啟明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 頁數:123 頁
- 定價:4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41762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捷運系統是一個複雜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隨著投入運營的捷運線路越來越多,網路化運營條件下的捷運運營安全問題引起了眾多科研人員和從業者的廣泛關注。捷運系統運營事故的統計分析表明:設備設施易受干擾而產生的性能退化、運行故障及其傳播是導致運營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捷運系統物理脆弱性的評價及控制/重大工程安全風險管理叢書》從脆弱性的研究視角出發,把關注點集中到捷運系統物理脆弱性評價及控制上,分析了捷運系統物理脆弱性的形成機理,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識別和評價了捷運系統的物理脆弱源,並提出了物理脆弱性的控制方法和措施。捷運系統物理脆弱性的研究為捷運運營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的研究成果對提高捷運運行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狀和啟示
1.2.1 安全風險的理論研究與評價方法
1.2.2 脆弱性的理論模型及評價方法
1.2.3 UMNS的研究現狀
1.2.4 不同領域的脆弱性研究現狀
1.2.5 現有研究的評論及不足
1.3 研究目標和內容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1.3.3 研究內容框架結構
1.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術路線
1.5 本章小結
2 城市捷運網路系統物理脆弱性分析
2.1 城市捷運網路系統介紹
2.1.1 城市捷運網路系統
2.1.2 城市捷運網路系統的物理構成
2.1.3 捷運運營特點
2.1.4 網路化運營特徵
2.2 UMNS物理脆弱性的內涵及特性
2.2.1 脆弱性內涵及相關概念研究
2.2.2 物理脆弱性的定義和內涵
2.2.3 物理脆弱性的特性
2.3 UMNS物理脆弱性的影響因素
2.3.1 物理脆弱性的內部影響因素
2.3.2 物理脆弱性的外部影響因素
2.4 UMNS物理脆弱性的形成機理
2.5 UMNS物理脆弱性的研究層次
2.6 本章小結
3 基於複雜網路理論的UMNS物理脆弱域評價
3.1 複雜網路理論概述
3.1.1 複雜系統的含義和特徵
3.1.2 複雜網路——複雜系統的研究方法
3.1.3 複雜網路常用的拓撲特徵量
3.1.4 複雜網路脆弱性測度方法
3.2 UMNS物理網路模型構建方法
3.2.1 Pajek軟體簡介
3.2.2 網路模型構建方法
3.3 物理脆弱域評價的實證分析
3.3.1 建立網路模型
3.3.2 拓撲性質分析
3.3.3 仿真策略分析
3.3.4 評價結果及討論
3.4 本章小結
4 基於灰色關聯TOPSTS方法的UMNS物理脆弱點評價
4.1 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4.1.1 灰色系統理論
4.1.2 TOPSIS方法
4.1.3 模糊集理論
4.1.4 權重賦值方法
4.2 基於灰色關聯TOPSIS方法的物理脆弱點評價模型
4.2.1 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
4.2.2 脆弱點的脆弱性評價模型
4.2.3 權重賦值
4.3 UMNS物理脆弱點評價的實證分析
4.3.1 指標體系構建
4.3.2 數據收集及處理
4.3.3 權重賦值
4.3.4 評價結果及討論
4.4 本章小結
5 基於狀態維護的UMNS物理脆弱性控制研究
5.1 物理脆弱性控制分析
5.1.1 物理脆弱性控制的含義
5.1.2 物理脆弱性的控制機制
5.2 基於免疫理論和熵增原理的物理脆弱性控制策略
5.2.1 免疫理論
5.2.2 熵增原理
5.2.3 UMNS物理脆弱性控制策略
5.3 UMNS物理系統的運行狀態分析
5.3.1 設備設施狀態演化
5.3.2 劣化度分析方法
5.3.3 狀態評價模型及其實證分析
5.4 面向物理脆弱性控制的維護方式決策
5.4.1 維護方式的發展歷程
5.4.2 維護方式的邏輯決策模型
5.5 本章小結
6 基於故障預控的UMNS物理脆弱性控制研究
6.1 面向物理脆弱性控制的故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模型
6.2 脆弱點的故障模式分析
6.2.1 FMECA方法
6.2.2 FMECA的分析流程
6.2.3 實證分析
6.3 基於影響圖理論的故障影響因素分析
6.3.1 影響圖理論介紹
6.3.2 實證分析
6.4 面向物理脆弱性控制的故障影響因素調控措施
6.4.1 不斷完善維護體系
6.4.2 提高工作人員的作業能力
6.4.3 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6.4.4 提高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
6.5 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其結論
7.2 研究的創新點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