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山下英子繼《斷舍離》之後全新力作。整理、捨棄、精簡、享受,四個步驟打造極簡生活。
壓抑閉塞?焦躁不安?困頓乏味?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剩的時代,過剩的物品、過剩的信息、過剩的人際關係,這一切讓身心不堪重負。
其實你需要的,是一個輕鬆舒適、能夠暢快呼吸的居住空間,從食物到思想,從居家到旅行,極簡生活專家山下英子,用極富禪意的理念告訴你,如何回歸內心並開始減法生活。扔掉不必要的物品,清除情感垃圾,放鬆身心。讓居住空間也可以進行良好的新陳代謝,讓壓力和煩惱消散遠去,讓身心回歸純樸,讓生活還原本質。
作者簡介
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透了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便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可以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從2000年起,開始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NHK、TBS、東京電視台、《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各大媒體競相採訪,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全民斷舍離”的熱潮,參加講座的人也日益增多。
除本書外,作者還著有《斷舍離》《歡迎來到斷舍離的世界》《斷舍離減肥法》《俯瞰力》等多部暢銷作品。
圖書目錄
序言 自問:“何謂捨棄” / XI
1 營造清爽空間
讓我們開始“減法”生活
“不足”的不安與“過剩”的不幸 / 003
比之“不足”更應憂慮“過剩” / 005
目標——充滿清爽感與開放感的生活
將情感寄託於物品 / 008
情感太沉重 / 010
你的空間充滿何種“情感”? / 011
別再為收納而努力
掃除分為兩類 / 013
重返寬鬆生活空間之時 / 016
整理善後,邁出新的一步
放置不管的心理 / 018
“開始”之期待感與“結束”之義務感 / 020
整理過後,重拾自信 / 021
讓“收藏家”留在過去與未來
“未能打開的紙箱”意味著什麼 / 024
活在“當下” / 025
如何避免“不知不覺之間物品堆積如山”
窒息之前 / 028
慢慢呼氣並詢問自己 / 030
逃離“下意識”和“不知不覺” / 031
整理空間而非物品
鳥之眼,蟲之眼——結果因視角而改變 / 033
關鍵是“想要何種生活”之戰略 / 034
擁有俯瞰事物的視野 / 036
2擁有捨棄的勇氣
“不會整理”的真正原因
不想整理的物品必須整理嗎? / 041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 043
物品從完成那一刻起便踏上了成為垃圾的征程
“捨不得”的真相 / 046
整理的拖延與轉嫁 / 048
最終的結局還是捨棄 / 049
物品只有被使用才具有存在的意義 / 051
整理的巨大作用
整理伴隨著“強迫感”和“義務感” / 053
心中明白卻無法付諸行動的原因 / 055
用心、用腦、用身體去自我探訪 / 056
從捨棄第一件物品開始
髒亂屋子的三大主要症狀 / 058
從“無法做”到“我要做” / 061
初學者應該做什麼? / 062
因為麻煩才更要做
當口中吐出“麻煩”一詞時 / 063
引發的便是“停滯” / 064
從泥沼中脫身的唯一方法 / 065
擺脫“不安”,“希望”就會來到
擔心將來後悔所以無法捨棄?! / 067
究竟會後悔什麼? / 069
不安的證據物品抑或是希望的絕品? / 070
3減法中的事、物、人
從捨棄第一件物品開始
髒亂屋子的三大主要症狀 / 058
從“無法做”到“我要做” / 061
初學者應該做什麼? / 062
因為麻煩才更要做
當口中吐出“麻煩”一詞時 / 063
引發的便是“停滯” / 064
從泥沼中脫身的唯一方法 / 065
擺脫“不安”,“希望”就會來到
擔心將來後悔所以無法捨棄?! / 067
究竟會後悔什麼? / 069
不安的證據物品抑或是希望的絕品? / 070
關於過度的“極簡生活”
“空無一物的生活”味同嚼蠟 / 086
此非目的而是手段 / 088
“忙碌”“狹窄”“疲倦”的斷舍離
減法伴隨著此種隱憂 / 090
減法帶來寬鬆悠然好心情 / 094
有舍才有得
奉為戒規的老子的教誨 / 096
行善不如戒惡 / 098
立刻付諸實施的“減法行動” / 099
4享受新陳代謝的日常生活
斷舍離即空間的瑜伽
瑜伽是將一切事物與自己連線的工具 / 105
傾聽你對居住空間的意見 / 107
重新締結與被忘卻事物的關係 / 109
物品減少使家務變有趣
愉悅人生的基礎 / 111
物品增多,工作隨之增加 / 113
享受日常生活的秘訣
現實很無聊?! / 115
小小的撫慰在哪裡? / 117
旅行是現實,日常也是現實 / 119
小小的快樂累加起來
“能便宜入手真幸運”的陷阱 / 121
丟棄“幸運”或“不幸運”的念頭 / 123
營造讓人忍不住想深呼吸的開放型生活空間
生命中最重要的 / 125
屏息、窒息生活為哪般? / 127
找回呼吸空間 / 128
“過剩”與“不足”相協調的生活
協調不具有持久性 / 130
新陳代謝營造的“舒適生活” / 132
後記“河流奔騰向前,永不停息” / 135